盛開與衰敗的花

春天開的花特別多,此起彼伏的。

大部分花期都不長,半個月左右,就枯萎了。

人們總喜歡看那些正在盛開、或將要盛開的花,而很少再去看那些正在枯萎和已經枯萎的花。不管那些花當初盛開時多麼漂亮、吸引人的眼光、令他們讚歎。

我自己也是這樣。

爲什麼人們喜歡看正開的花,而不再關注衰敗的花?人們對花的這種喜新厭舊,是一種本能呢?還是文化養成的?

我觀察,那些枯萎的花其實倒也不算很難看,它們自身好像也不恐懼衰敗與死亡,但人們就是不想再看它們了。

不過話說回來,有新開的更好看的花,幹嘛不看呢?這也說得過去。

但對於大地來說,對於自然界來說,那衰敗的花也不是無用的。它明豔之後,在落寞裏萎頓,默默地離開枝頭,掉入腳下的花叢和泥土,重又融入大地,滋養大地。

人們開始讚美它的精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好吧,原來我們對它身形美的欣賞,化爲了對它精神美的讚揚。這也算是它的靈魂不朽吧。

不知人們對美女與老嫗的審美也與花類似?大多數人,大約還是喜歡欣賞美女、樂於與美女相往來的。

而年老色衰的婦女,除非有着特別的勢力、能力和成就,大多是門可羅雀、門前冷落鞍馬稀,漸漸被男人們所冷落了。

女人的一生,大概和花兒一樣。不知這到底是本能呢?還是文化使然?

但就像落花的精神一樣,年老的女人同樣更有一種內在的涵養與財富。她們經歷了一生,歷練了很多,感悟人生也已深刻。可以奉獻給身邊人及這個世界更多的美好、愛和智慧。

所以,作爲女人,年老之後,萬不可妄自菲薄,自我設限與傷感。

其實,女人每個年齡段都有它美的特點。

即使那些皺紋,它僅僅也只是幾條道而已,又說明什麼呢?它們不具有任何意義。

事物的意義都是文化賦予的,也是自己賦予的,我們要識別出那些對我們不利、讓我們不舒服的觀念與意義,重新改寫它們。

年輕是年輕的美,年老是年老的美。女人的美是一生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