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B端好产品

有关于做产品,我们从业这么长时间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什么是好的产品?好产品应该包含什么样的要素?这几个基本问题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或者是认识不够全面。在这近几年产品设计方法论如火如荼展开,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将“产品”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尽管B端硬件产品有不同于当下火热的互联网行业,从产品的体验设计角度来看基本思路是相通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互联网C端产品设计产品概念,移用到B端硬件产品设计中,也许会产生新灵感。(部分内容的观念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私信联系,将修正处理)
对于这样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每个人都能够从某一个维度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看到有些大神们对‘好产品’的分析文章,很多观点阐述还相当的深入、有见地。最常见的分析从「需求」和「用户体验」的角度。一个关注到某个特定的维度去分析什么是好产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要定义一个好产品要站立在更高的视角,以综合维度去评价,更加全面地去审视和思考问题。近期在网络上看到对好产品描述非常到位的一句话:
可以恰到好处地满足用户需求,拥有完善的技术实现方式,同时可健康持续的创造商业价值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请注意这几个要素:恰到好处、完善的技术、健康可持续。

满足用户核心需求


第一层,一个产品首先要「有用」,能够解决用户的问题,能够给用户带来好处,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一切「好产品」的前提。举例来说,12306购票网站的购买体验并不怎么样,但是相比于排队买票来说,它是「有用」的。所以这个维度,它初步符合好产品的定义。对于「需求」这一层面,好产品还应该努力做到「恰到好处」。实现需求,但不添乱。不盲目的增加需求,只做好核心功能。比如微信就专注做好社交,比如大疆就做好航拍。
对于B端硬件产品来说,首先的要素是有用,能够解决客户实际存在的问题。笔者先从事的医院物流配送机器人,很多同事都会提出能不能增加一些功能,诸如:光感、大屏、消毒、清扫等功能要素,让产品功能更加丰富,更加高大上。从配送机器人这个产品基本要素来看,这个产品的核心就是在医院场景下实现准时、准确、安全地配送物品。最核心的[有用]就是解决无人工干预配送问题,实现节省成本、过程可追溯。真正能实现无人化、自动化、信息化配送,这才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具有完备技术实现路径


第二层,技术要可以实现。技术这个维度,首先,必须是技术上可实现的。技术层面,只是「能做出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完善」。类似「性能」、「运行速度」、「稳定」等等因素,归根结底,都是「完善」这个定语所表述的。从产品的价值性来说,完善的技术实现也要考虑当前的实现成本,技术风险,成品率。如果在技术实现上并不具备完善的实现路径,那么就不是一个好产品。比如早先提出的AR、VR产品。这些产品的概念是非常好的方向,但是在技术实现上尚不具备完善的技术路径,因此在目前阶段算不上一个好产品。
同样以医院物流配送机器人来说。当前现状下,该产品还不算一个[好产品]。在现有技术可实现性上,技术路线还未形成封闭。依托于目前如火如荼展开的自动驾驶技术、激光雷达、VSLAM等技术,配送机器人解决场景技术应用了其他领域技术成果,但是目前状态下仍然存在着很多未知的技术难点。当前情况下还不能长时间做到完全无人工干预实现全程配送。国内相关友商的产品也是只能在一定环境下、一段周期内实现医院智能无人配送。如果该产品能够完全实现无人化,从技术路径来看可以是一个[好产品]。

具有可持续商业价值


第三层:商业价值方面。如果产品只是一锤子买卖,或者依靠欺骗、忽悠用户,有时候也能创造商业价值,但这种方式不可持续,不算「好产品」。
很多大公司,例如BAT这种,他们的产品是一个体系。在这种体系下面,不一定所有产品都是直接「赚钱」的,但有些不赚钱的产品,可以辅助其他产品赚更多的钱,或者可以「赚」到其他价值。例如,微信本身是不收费的,但是有了微信,才有微信支付,才能分发游戏,后两者很赚钱;再比如,大公司几乎都会有社会责任相关的部门,做公益往往是不赚钱的,但是可以赚到人脉、渠道,以及名声。而所有这些,对于一家企业,最终都是为「商业」服务的。所有商业产品最终都要回到最朴素的逻辑,能给企业带来[收益]。这些收益可能是显性的金钱收益,也可能是隐性的品牌收益。
B端产品商业价值也会有显性和隐性层面的考虑。因B端硬件产品很多情况下会为某一个厂商或者某一个行业定制,单并不意味着是一锤子买卖。尤其是在B端,一旦在行业内的名声出问题,很大可能会被整个行业抛弃,行业的圈子非常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