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地位决定价值

今天先给大家分享3个例子:

第一个,前两天有位同学希望能得到我的咨询帮助,我也给他回答几个问题,然后他希望我能帮助他梳理逻辑,整理一份文档,并且改改简历。然后我就没有回答他,他又问问我了几次,我还是没有理他。

第二个,我向一位产品前辈请教问题,发了100元红包,他没有接。只是简单的与我寒暄几句,并潜在的话语中告诉我,他很忙,没时间帮我。但是他经常会在朋友圈晒一些他给他的学员培训记录。

第三个,很久之前朋友圈中有个人到处加好友,组建社群,可是很少有大佬会理他。最近他做出了成绩,拥有了自媒体,也出了不少的课程,甚至实现了盈利。现在大佬们都开始找他合作推广自己的课程,打造个人品牌。

这几件事对我的触动比较大,也让我明白了产品经理这个行业内也是有369流,也是有鄙视链,没有人真的的愿意无私的奉献。其实大部分人都是一样,不是不愿意帮你,而是帮助你对我一点好处也没有,而且还会招到埋怨,所以宁愿不帮。

拥有一款拿的出手的产品

万事什么最硬,本事最硬。一个好产品是产品经理最大的背书。

拥有一款别人无可比拟的产品,比做100件事都强。你做的好,别人就会佩服你,正如最开始的抖音,多少人都不看好这个市场,觉得没有前景,觉得短视频只是一时之物,可是最终呢,所有人都站起鼓掌。

这是我最想说的,打磨出一款自己的产品,有人用,而且有很多人用;或是说,有人付费,而且付费不低。如果你的简历上写上负责的产品日活百万,或是产品月营收百万,我想没有哪家单位会“放过你”,怎么也会邀请你来聊聊天。

对行业有特别深刻的理解

还有一种人,叫业界评论员,他们会分析市场的动态,点评一个行业的兴衰。

反正您甭管对错,我说来的东西总是会有一定道理,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肯定是能忽悠住一批人,这叫关心时事。

他们的本事很厉害,总是能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和案例,然后撑起自己的观点。往往这类内容很容易吸引小白菜、小韭菜。所以会把自己的名气变的特别大,有没有真本事,这另说。但就是这样的人总是会把一个风口给吹起来。

还有一种是资深的从业者,经常会探讨事物的本质,有大量的逻辑学、心理学术语,有种超脱凡事的感觉。看他们的评论很烧脑,属于精神派,他们的确看待事物有不一样的视角,但一般人是看不明白的,或是觉得很高大上,实际上还是经验层面上没到达那个水平。正如你给一个小朋友讲解什么是高数一样,当你有了这方面的实操,自然就能理解他是什么意思。

广阔的人脉和关系

人脉和关系是个好东西,这是不要再好的东西。

就比如你去医院,发现没有床位,怎么办。如果你认识个主任,是不是就能安排一下,行个方便。我们都想要高端的人脉圈,可平时也不出门也不交流,哪来人脉圈。

也不完全是,你只要把自己经营成人脉,就自然有人会来找你。比如你去谈的客户,他在当地有知名度,这样你也可以给他介绍给别人,也可以自己留着用。我有一个同事,原来做医疗软件,长期在医院部署环境,和他们的医生特别熟悉,人家再离开的时候,医生还告诉他,如果来看病可以找他帮忙,你看这样不就是拓展了人脉圈。

所以说产品经理总是要走去去,你的前同事,你同事的朋友,你朋友的朋友,都是你的人脉资源,不用刻意的经营,只有心里有他就好。不要总觉得自己身边没关系,其实你的关系自己发掘一下不少的,就是在于你不会用。

拥有高级别的title

你加人微信,介绍自己,如果你说自己是某公司高管,有事请教。你放心,对方很快就会通过,这就是title带来的好处。

甭管是创业公司还是大公司,名头拿出来就是吓唬人用的。但是这东西千万不要造假,得不偿失,你说自己是产品总监,实际就你一个产品经理,这说出来就没意思,人家问两句可能就没兴趣了,说不定还看不起你这个人。

级别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所以你得不断的往上爬。我曾经以为阿里巴巴P8已经很厉害了,当我接触到阿里的P10,我才发现不要更厉害,你看他在专业领域上基本上是人前人后。因为这个title就值得我们尊敬。

最后说回来,要想人别人看得起你,要么自己变的有名,要么让自己厉害,要么付出等倍的钱,没有人会跟“好处”过不去。

我也曾教过一个同学,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好,想要求人,那你就上钱。这份额就是随缘,你给钱了,你们就是平等的契约关系,而不是低三下四的关系,他说的不好你可以骂他,甚至让他退钱。但如果你啥也不付出,人家不帮你也无可厚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