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6 如何對待孩子的無心之失

繼續說《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裏的內容,哈佛大學行爲經濟學家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在著作《稀缺》裏提出一個概念:心智帶寬。

心智帶寬是指我們大腦工作的內存和容量,包括我們處理事情、思考問題用到的認知能力與執行控制能力,可以簡單理解爲腦力資源。

穆來納森在書中指出,心智帶寬是非常有限的。長期的貧窮或者忙碌狀態,都會給心智帶寬帶來負擔,造成腦力資源的稀缺和不足,讓人們無法清醒思考,做出明智的決定和行動。

科學奶爸王立銘由此反思:日常的親子溝通中,我們給孩子傳遞的信息有沒有在不經意間給他們的心智帶寬造成負擔?

比如孩子在餐廳喝東西,不小心打翻了果汁,他有點害怕,愣在那裏。這時候,家長會怎麼處理?

他的這個反思引出了我的愧疚。

上週末晚飯時,我兒子想把雞湯從大湯碗倒進自己碗裏,結果沒對準,雞湯撒了一桌。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生氣,責怪地問他,是怎麼回事,倒個湯還弄了一桌子的。內心直白是,這熊孩子真不省心,就知道給我添麻煩。

我兒子看見媽媽在生氣,有些害怕,於是愣在那裏。見我收拾乾淨後沒那麼生氣了,纔開始吃飯。

事後想想我做的真不應該。他並非故意爲之,如果我的這種責備成爲習慣,那麼他將來在遇到同類甚至更大的突發事件時,腦海裏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不是該怎樣處理眼前的問題,而是小時候言猶在耳的責備、抱怨,小時候的羞愧、內疚和挫敗。情緒而非理智,佔滿了他的心智帶寬,使他難以專注地解決眼前的問題。

想想自己剛工作時也會遇到類似情形。工作上出現紕漏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怎麼處理這個紕漏,而是擔心領導知道後會如何反應,會不會因此受到訓斥。這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會瞬間遮蔽理智,再也騰不出腦力去專注地思考如何補救,這纔是當下真正需要做的。

同樣,這也能說明爲什麼有些人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是甩鍋、推卸責任。因爲當下TA已經被緊張不安的情緒給籠罩了,沒法理性思考,得趕緊把鍋甩出去,這樣緊張不安的情緒才能得以緩解。

這種心智模式很大程度與小時候犯錯時被對待的方式有關,自己的無心之失被父母嚴厲斥責,多次以後形成了心理慣性,一犯錯就很容易造成緊張,並因此害怕犯錯。

如果下次我兒子再出現類似情形,我想我會這樣做:首先,阻斷自己的條件反射,調整態度,沒有訓斥而是平和;接着,啓發他該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比如自己拿抹布擦乾淨;最後,告訴他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形,盛湯最好用勺子而不是倒,讓他自己用勺子重新盛一碗喝。

這樣處理下來,應該就不會給孩子造成“你總是那麼不小心”的心理負擔,這也是對孩子心智帶寬的保護。同樣也提醒自己,不要因爲一時的情緒影響孩子的心智帶寬,要把自己和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問題的解決和補救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