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親吻、擁抱和玩耍外,還要給孩子恰當的限制

皮克斯製作的一個非常有愛的動畫短片,片長只有6分鐘,網上評分卻高達9.3分。其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隻剛出生的小磯鷸,爲了學會覓食而經歷幾次潮水淹沒的危險,客服恐懼心理,最終不再懼怕潮水,還教別人在海浪不停沖刷的海灘上更高效覓食的方法的故事。



小磯鷸剛剛出生,它的媽媽去附近的海灘覓食,它天真地以爲媽媽會帶回食物餵它,它高興地長着嘴巴等着媽媽回來。


它的媽媽沒有給它帶回食物,而是在一個貝殼旁呼喚它。

它高興地飛奔過去,以爲媽媽要餵它,依然高興地張嘴等待食物。可是,它的媽媽沒有餵它,而是在它面前敲開貝殼,啄出貝肉——吞到了自己的肚子裏。



它終於懂了媽媽的意思,它媽媽是要它自己覓食。它高興地學,可是海浪衝過來,所有的鳥兒都避開了潮水,它躲避不及,被衝成落湯雞。它跑回巢中,瑟瑟發抖,驚恐萬分,不願意出去覓食,張着嘴要媽媽喂。它的媽媽推着它再次走到海灘覓食,它多次翻滾,跑回巢裏。



它戰戰兢兢帶着恐懼再次出來覓食,潮水沒到,它就跑開躲起來。一隻小寄居蟹的出現,成了小磯鷸的老師。



潮水來的時候,它沒有再跑,而是學寄居蟹的樣子,把頭埋在沙中。寄居蟹敲敲它,讓它睜開眼睛。



在潮水中,小磯鷸看到的全是貝殼。原來貝殼不必特地去找,它們就藏在腳下的沙子中,潮水來的時候把它們都暴露了出來。退潮的沙灘上冒着泡泡的地方,就是貝殼的所在之處。


它興奮地向媽媽展示自己的新本領——從沙子地下找到新鮮的貝殼。它找到了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貝殼。它興奮得如同一個人類的孩子。

小磯鷸已經是一個覓食高手和勇士,不再畏懼潮水,而是勇敢地迎接潮水,接受生命的又一次挑戰。

這個故事裏,你也許看到的是小磯鷸的勇敢和成長,但是我看到的更多是它的媽媽給它設定的限制(讓它自己覓食),和它自身的限(個頭小,剛出生沒有生活經驗),正是這些限制,給了它突破侷限的可能,和創新(迎接海水,看清貝殼的所在地,精準覓食)的可能。因而,它獲得了更大的自由——自由覓食, 不像其它磯鷸一樣受潮水限制。



西班牙的權威心理學家阿爾瓦羅•畢爾巴鄂,是歐洲大腦科普類暢銷書作者。他作品《孩子的大腦:智商與情商的真相》被翻譯成11種語言,長踞亞馬遜網絡書店教育類圖書銷售榜首。作者在書中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不僅科普了腦科學知識,還揭祕瞭如何幫助孩子發展智力、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視覺智力、自控力和創造力,讓孩子成爲一個自信、篤定、樂觀、高情商的孩子。

在這本書裏,我想跟大家分享以下三點感悟:

一、擁抱、親吻、陪孩子玩耍比講道理更重要

二、合作式和雙向式交流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三、優秀的父母懂得給孩子設定恰當的限制條件




一、擁抱、親吻、陪孩子玩耍比講道理更重要

後葉催產素促進親子聯結

人體在分娩和哺乳的時候會大量分泌後葉催產素。這種激素可以止痛、使人鎮定,並且推動人樂於參加社會活動。

人腦中有一個部位叫杏仁核,後葉催產素直接影響人腦的杏仁核,它影響人的社會交往,感知、儲存和處理人的情感和情緒反應,比如抑制與人交往過程中產生的焦慮情緒。後葉催產素對杏仁核有直接影響。

擁抱孩子、給孩子穿衣梳頭、洗澡,與孩子嬉戲玩耍等肢體接觸會刺激大腦產生後葉催產素,這些激素使你和孩子相互信任,親子聯結越來越緊密。

因而,爲了增加後葉催產素的分泌,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孩子一起玩耍,經常親吻、擁抱孩子。

現在所謂的"喪偶式"育兒,大多數是隻孩子父親在親子關係中缺位。經過觀察,我發現,他們並非沒有時間,而是嫌陪孩子太麻煩。他們寧願拿着手機,叼着一支菸,坐在陽臺上刷朋友圈,看搞笑視頻。任由妻子一個人處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屎尿屁和玩。

如何讓這些缺位的父親主動參與到育兒親子關係中來,是關係親子聯結是否緊密的關鍵。

有個好辦法就是,將陪伴孩子列入日程計劃

進家門熱情呼喚孩子的名字,放下手機陪孩子玩遊戲,讓孩子可以沒大沒小,自由地在你身上爬來爬去;把孩子放在膝蓋上,給他講睡前故事;陪孩子玩手影,陪她們做手工,陪她游泳,陪他踢一場足球,等等。

計劃每天必須參與一次孩子游戲,上面列出來的,看情況選擇一樣,要做到並不難。

我給十一個月大的二寶洗澡的時候,他喜歡把洗澡毛巾扔出浴盆,我拾起扔盆裏,對他說"你這小屁孩,搗蛋,別扔了",可是孩子繼續扔,我繼續撿,我看到他眉頭緊鎖——不開心。

後來大女兒要求幫弟弟洗澡,他們玩起了毛巾你扔我撿的遊戲。只要毛巾扔到他身上時的"啪啪"聲越響,兩姐弟就笑聲就越大。

可見孩子天生會將新事物看成是有趣好玩的,在這種天性驅使下,她們心甘情願地去做這些令他們感到快樂的事情。爲什麼後來孩子們就不喜歡了呢?是因爲我們以成人無趣的視角看待一件事,經常在孩子耳邊叨一些大道理,導致他們的興致越來越低,直到最後,喊也喊不動,說也說不聽。你越吼,孩子越抵觸。

沒有人會對一件毫無興致的事情表現得很積極。把自己當成孩子,融入孩子的世界裏,就是最好陪伴。



二、合作式和雙向式交流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學會向孩子請求幫助

面對孩子滿地的玩具,你偶爾收拾幾次還沒什麼,收拾多了你會開始厭煩。於是命令孩子收拾凌亂的玩具。孩子也跟你一樣,收幾次還行,再後來再也不願意收,你命令的聲音提高了好幾個分貝,直到朝她吼,她也越來越不想收拾自己的玩具。

阿爾瓦羅•畢爾巴鄂建議在這個時候試試合作是交流,對孩子說:“我們家快連站的地方都沒有了,如果把玩具收拾好,就會很寬敞,你可以幫幫我嗎?”

合作式交流會使孩子更容易與成人進行合作。作者在《孩子的大腦》裏指出,合作式交流的主要優點並非是讓孩子更好地合作,而是在於促使孩子的思維與成人的思維產生聯結。

讓孩子提供協作,使個人任務變成了團對任務,這樣可以確保合作式交流有效進行。

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就是讓個人任務變成一項團隊合作。——阿爾瓦羅•畢爾巴鄂,《孩子的大腦:智商與情商的真相》

孩子不願意合作,僅僅可能因爲他沒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比如,孩子早上不願意起牀,無論你喊多少次“快起牀,不然上學遲到了”,她依然賴在牀上不動,或者慢悠悠地把睡衣脫下來,在衣櫃裏翻今天要穿的衣服。

你可以嘗試着跟孩子說:“你看,現在還有15分鐘,如果不早點起來的話,校車就要走了,我們就得走路去學校了。”

學會雙向交流

曾經有一段時間,每次接女兒放學,我都會問她同樣的問題:“你今天在學校裏吃什麼?有什麼開心的事發生嗎?”

剛開始,她會興高采烈地跟我講述學校裏發生的趣事。可是,突然有一天,她反問我:“爲什麼你總是問我這些問題?我不想告訴你。”

原來,沒有人喜歡被“審問”。作者在書裏建議我們別總是問孩子讓孩子被“審問”,多給孩子分享你的每天的經歷,他們會喜歡聽的。



三、優秀的父母懂得給孩子設定恰當的限制條件

設定恰當的限制條件

人類的大腦內部有一塊叫做前額葉皮質的區域,它專門用來設定諸如限制條件、保障規矩的有效執行,並幫助人適應遵守規矩時產生的不適感。

爲什麼要給孩子設定限制條件呢?

設定限制條件的當然是有好處的:

1、對不當行爲加以限制可以避免孩子大腦中那些不利於智力、情感和社會能力發展的神經元之間形成連接。

2、設定限制不但可以減少孩子的不當行爲,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3、設定限制可以促使孩子尋找其他的替代方法,使孩子更具靈活性和適應性。

採銅在《精進2》裏提到限制的三大功能就是激發創造、縮小範圍、提供線索。

我認爲設定限制最大的功能是激發創造力和提高適應性。

正如前文提到的小磯鷸,正是它媽媽讓它自己覓食和它自身條件的限制,才讓它突破了自身限制,找到了創造性地覓食方法,獲得了更高的適應性——適應潮水的沖刷。

當命運需要你們逆風飛翔的時候,就不能隨風而去。——電影《少年班》

第一臺電腦——臺式電腦——平板電腦——手機,這三種電子產品的功能有重疊之處。每種產品都受到空間的限制,而且越小受限制越大。要知道,人類發明的第一臺通用計算機“埃尼阿克”可是一個龐然大物,它的佔地面積150平方米,總重量30噸。單在重量上,“埃尼阿克”就被現在的智能手機秒成了渣。

手機在空間上是受限制最大的,同時,它也是最容易攜帶,最靈活的產品。但是同樣的手機,它們都必須包含幾個重要的組件,那就是主板、電池、迷你攝像機、揚聲器等。

在iPhone X的結構設計中採用了雙電池、雙主板的構造,兩塊電池呈“L”形放置,而主板是分成兩片、上下兩層疊放(見圖),這樣一來,主板和電池太佔空間的問題就緩解了,也更容易跟其他零部件緊湊地排布在一起(顯而易見,蘋果公司的結構設計師們也一定是世界一流的行李箱打包專家)。——採銅,《精進2》

                                                   


                                                          (圖片來源《精進2》,採銅著)

一部iPhoneX僅重174克,厚7.7毫米,屏幕尺寸僅5.8英寸。第一臺通用計算機與iPhoneX比起來,無論是在體積上還是在性能上,都是雲泥之別。

雖然手機零部件被限制在了巴掌大的空間裏,但是卻在性能上和靈活性上得到了幾何級數質的飛躍。這就是限制條件激發人類的創造力的絕佳案例。從這個角度來看,正是空間的限制,讓手機獲得了“埃尼阿克”無法獲得的——移動自由。

因而我們說,有自控能力和自律能力的人才擁有自由。這種自由是創造力、靈活性和適應性的自由。

如果你能戰勝自己,那麼你就能征服世界。——保羅•科埃略

無論怎樣,自信、冷靜、態度溫和,對孩子充滿愛意,是育兒最重要的前提。

總結

一、擁抱、親吻、陪孩子玩耍比講道理更重要

二、合作式和雙向式交流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三、優秀的父母懂得給孩子設定恰當的限制條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