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決策力

這兩週一直在和同事聊一個話題,“在一個公司如何能獲得到成長“。然後我發現,幾乎身邊所有的產品經理都存在這樣的焦慮。同時我也發現,大多數產品做着做着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沒意思,第一沒人能給予指引和期望,第二自己在做的過程中無法獲取成就感。換句話說就是爲了做而做,所以覺得自己沒有提升。

我剛做產品經理的時候,我很焦慮如何能快速學習產品知識;

做一年產品經理的時候,我很焦慮能不能有個更大的平臺,學習系統的搭建;

做兩年產品經理的時候,我很焦慮能不能撐起一攤業務,帶來可觀的成果。

到了第三年,我覺得自身的能力還是欠缺,沒有個人的資源,沒有成熟的體系,面對一切未知的迷茫和恐懼,這份工作並不能持續的帶來滿足。

後來我仔細回顧了最近3個月的筆記本,獲得了一些新的體會,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結果導向,制定長週期的目標

我們現在焦慮的事情,一年以後,肯定不再是一個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們等不了一年啊,一年以後我要的肯定更多。就好比我們現在是1,我們想要1.5;一年以後我們達到1.8,這時我們想要3,成長的速度永遠達不成自己的期望,所以呢,我們要學會利用時間。

2018年的時候,很佩服朋友圈裏面一個做裂變的,每天都會發布動態。他說,希望自己1個月後能有30個付費轉化,1個月後達成了43個轉化,一個月內加了至少300個人,做了20幾個微信羣,到了2019年已經是頗有名氣的流量操盤手。

對比上面的例子,產品經理在做產品規劃的時候,幾乎很難達標,理由很多,但是原因只有1個,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只去執行了,卻沒有想到結果。

我建議產品經理做一個“投名狀”的目標,1個月定一次,目標不要多,就一個,並向上級彙報,逼迫一下自己,想盡一切辦法去實現目標。一個小例子,當一個功能完成開發,我要推動整個項目完成一次簽單,或是讓使用人數或次數得到120%的提升,哪怕只是用戶的一次好評,這些都可以。否則你就是在浪費開發資源。

我知道這很難,有時看起來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可就是在極限的情況下,越是能催發一個人的動力。不揹負KPI的產品經理,最後只能淪爲一個功能型產品經理。

請大家不要罵我,制定KPI是最直接的方法,只有你經歷過KPI,你纔能有業務上的壓力,你才能說出“產品經理不應該揹負KPI”,因爲你只有懂了業務的核心和壓力,你才能更好的規劃產品。

否則,1個月也能實現,3個月也能實現,爲什麼非要1個月強行上一個功能,大家可以好好想想這個問題。

增強判斷力,拎得清楚事情原委

說實話,我覺得自己的判斷力一直不咋地,尤其是“急智”,一個問題我要是想清楚,可能需要一週的時間,還經常容易陷入“個人主義”的怪圈。

尤其是在業務壓力較大的時候,你不確定下來一個標準,技術團隊不能開工,時間就白白耗費在那裏。因此,總會推翻之前定下來的標準,“重構”就是我們常說道的一個詞語。

那該怎麼辦呢?

1、預留更多的時間。

比如說我要規劃一個產品或是功能,但是我並不瞭解。所以我現在需要給自己設置一個時間節點,在這之前我要保留出更多的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一般建議不要超過1周,因爲你還要用1周時間來設計原型和評審。

我會用額外的時間,比如加班,或是週末來思考如何應對這個規劃,將重點的內容記清楚。這樣時間越多,我所能考慮的也就越豐富。

2、列舉重點問題

什麼纔是重點,這個我們必要要定下來,這是所有工作的基礎。

我給大家拋磚引玉下,給你1個月讓你做一個外賣配送系統,你覺得第一期你應該怎做。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研究過,也不懂其中的流程和邏輯,從純產品經理的角度來試着分析下:

核心的問題是,我們要把訂單配送給騎手。

(1)接單中心,要有騎手搶單,人工派單兩個模式。

(2)要考慮區域劃分和運力,避免一個區域騎手扎堆,另一個區域沒人接單的現象。

(3)還要考慮配送時間。

現在有很多同學,看待一個問題只是停留在需求表層,做也行不做也行,有壓力就做,沒啥壓力就不做。這可不行,如果這其中沒有重點,那隻能將這個需求向後放,即使面臨用戶流失,也要先把重點的事情做掉。

3、獲取有用的信息。

信息太少,我們就會個人主義;信息太多,容易理不清重點。這時,我們要對幾個重點進行調研和討論,獲取我們需要的、有用的信息。

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對一套業務流程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只有到一線去看,去操作過後,才能理解他們想要的是什麼。實際上,現實並不允許我們有這麼多的時間去做這類工作,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招到相關業務人,詢問了解。

即使這樣,我們依然會經常做不好一個系統,但這遠比我們不懂裝懂的來的更實際。因爲這個系統雖然不夠好,但最起碼能用。

4、決策時堅持你的理由。

做決定的時候,一定會遭到上級、團隊的質問和挑戰,我想請你堅持住你認爲正確的理念。我知道有人會看你笑話,期望看你失敗,來驗證他是對的。

首先,你的理由一定是要有足夠的理由支撐的。你的調研結果,你的訪談記錄,你對行業的理解,你去對比競品的做法,這些都能成爲你的後盾。

但是,你不一定會有上面的理由,你可能有的只是一個想法,一個沒有經過任何驗證的想法。你不確定用戶會不會用,能不能買賬。請記住,一旦你決定了,你就要承擔這個目標,你要把這個目標告訴大家,比如“我會實現一個業務訂單的轉化,我會提升20%的使用”,所以現在你們要幫我實現功能。

現在我對產品的快和慢又有了新的理解:

慢,是精於思考,想清楚大體架構和目標,不要拍腦袋決策;

快,是重於實現,推動團隊完成目標,快速入局,獲得成果;

最後分享一段孫子兵法: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