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需求決策?

本文主要記錄下我是如何做需求收集-分級-設計的

一.框架

1.需求收集

2.需求分類

3.需求決策:僞需求過濾,真需求排序

4.需求設計

二.各項簡單介紹

1、需求收集:各方(運營、用戶反饋、自己感悟、老闆),其中自主產生,可以使用目標拆解:目標- 問題-解決辦法

(目標可以用,在什麼背景下滿足什麼人的需求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問題:達到這個目標當前有什麼問題

解決辦法:可以這樣分析即用戶需求,用戶的需求重點:通常是用戶選擇產品時的需求痛點,或者是用戶遷移產品時的主要成本所在;競爭對手的缺點,和我們的優點)

2、需求分類:功能類、數據類、運營類、體驗類、設計類/體驗修補類,亮點類,戰略類等

3、需求決策:

a.過濾不做需求

1)4個基本考慮要素(這裏面其實就是在考慮這個需求的目標和作用):戰略定位(如起步階段就要商業化的需求不做)、產品定位(如陌生人社區,要導入熟人關係鏈不做)、目標用戶需求(年輕人社區,老年人說字體太小,不做)需求是否可實現(實現不了或者代價太大投入產出不成正比,不做)

①戰略決定產品的位置,戰略可以給出產品當前的目標(具有優勢的,攻擊性的市場準定位),爲需求決策做指導,常見的戰略階段:起步、發展、迭代。起步階段重點在功能迭代驗證產品可行性;發展階段,在於進行功能擴展和完善;到了迭代階段產品基本成熟,需要更注重用戶體驗方面

②產品定位決定哪些需求是必要的、哪些是多餘的、也影響用戶的取捨,什麼是產品定位?我們可以重點思考三個問題:產品服務於誰?解決用戶什麼場景下的什麼問題?邊界在哪裏?

③用戶需求,是否滿足了目標用戶需求

在需求決策時可以使用優劣分析法,同時適當也考慮對競品的影響

2.要做的需求排序

a.需求分位:四象限定位法,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

1)如何判斷重要性

1.價值判斷:用戶價值(使用人數,頻次等),企業價值(產品目標),商業價值(帶來多少收入)

2.給上方綜合打分,一般先考慮產品目標,然後兼顧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

3.判斷時可以使用做了有多大價值,不做損失多少價值,來考慮打分

4.同時也可以加入knao作爲判斷輔助:

需求分爲:一般情況基本(不做很不開心,做了也不會開心)大於期望(不做不開心,做了開心)大於魅力(不做沒影響,做了可能開心)

5.判斷價值的時候也要考慮投入和產出是否成正比,投入如開發資源,產出就是效果

2)判斷緊急

這個根據需求的背景和來源,結合當前的產生目標去判斷,一般可以明確的判斷出來

3)需求分級

排在第一象限是重要又急迫的需求。

排在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緊急的需求。

排在第三象限是緊急但不重要的需求。

排在第四象限屬於不緊急也不重要的需求

然後結合開發資源的投入算投入產出,可以同一象限的也可以排序

6、需求設計(產品設計中的邏輯思維)

這裏只強調下一定要注意: 用戶/使用工具/通過什麼樣的動作/達成什麼樣的目的/在什麼環境裏完成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