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後2018時代”:當抖音不再只有搞笑,當微信朋友圈不再製造社恐

相信時常看新聞或微信公號的人,多多少少知道些這樣的新聞和身邊動態:爲什麼被造出來遠離QQ騷擾、清爽交流的微信,最終讓越來越多人選擇朋友圈僅三天可見?爲什麼本來用以提供 “最後5公里方便” 的小黃車ofo和摩拜,竟然大肆堵塞人行道,結局是把自己也不得不葬送 “墳場”;爲什麼抖音除了讓人開心大笑,分享做飯等生活小技能的同時,還讓人刷抖音成癮;今日頭條也被人一直詬病,個性化推薦這樣的優勢技術,竟讓人新聞越看越傻(機器正在馴化、圈養人類)……

起初我以爲這是“現代性”的必然問題:我們在享受現代性帶來的高速發展和進步的同時,就必須承受它給予的束縛和限制,甚至是異化(Alienation)。但最近通過閱讀卡羅爾·德韋克《終身成長》和斯蒂芬· 平克的《當下的啓蒙》,才明白很多問題肯定不能“一刀切”或者用二元對立的思維就能解釋清楚,這裏面有人的問題、也有制度滯後的問題。

2018年冬天,是名副其實的寒冬。資金鍊一斷,倒閉潮、裁員潮接踵而至。震動最大的案例無疑是小黃車ofo的轟然倒塌,以及摩拜、知乎、美團、滴滴、錘子一系列大大小小震盪。

有頹勢,就必有逆市上揚者。其中知識付費風口就大有給人異軍突起的假象:比如《得到》APP,北大網紅教授薛兆豐的一門課,單課銷售額就突破 199 X 30 多萬份> 6000 萬。怪不得他連北大教授之職都可以“扔”掉。

無論口碑還是營收,得到APP無疑已成爲知識付費領域的頭部。

2016 年通常被稱爲知識付費元年,由分答、值乎引爆;隨後,喜馬拉雅、得到(羅輯思維)跟進,後來者居上;豆瓣時間、十點讀書、有書;樊登讀書會、新世相讀書會等等百花齊放,看似將知識付費的蛋糕越做越大。

爲什麼我要在這篇文章裏重點關注知識付費,實則是微信、抖音、共享單車,普通人的參與感不會太強,要麼全盤接受它的便利和隱患,要麼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出去,我們做不得主。權衡之下,有人選擇朋友圈三天可見(前提是微信開放這個功能),也有人一年只發幾條朋友圈。

但知識付費不一樣,它更像保溫杯之於中年人,一份報紙一杯茶之於老幹部,是要拿來“續命”的主。根本上,是因爲互聯網已經實實在在地深入我們生活的肌理和骨髓,離不開了。在如今的社會混,沒點學習能力和終身成長的本事,大浪滾滾,可能早被甩沒影了,而落伍的下場只有孤獨終老,不容嘴硬。如果有孩子的,這份感受會更深。

這一方面,不得不承認,互聯網讓普通人以相對低的金錢付出,就可以得到高智慧含量的學習資源,除了自己讀書外,沒有比這更好的保持學習和終身成長的方式了,比如混沌大學。更別說那些比你優秀、還比你更努力的人,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財富自由,有了想要的滿意生活、名利雙收,人生價值得到了極大釋放,比如樊登、羅胖、李誕、高曉鬆、Papi醬……況且,人是羣居動物,學習這麼苦哈哈的事,很多時候非常需要名師指點、同伴互助。

另一方面,由於互聯網太方便、信息太龐雜,而且非常善於包裝和隱藏,必然要求普通人都得有點分辨信息真假、蒐集有用信息,以及避免被幹擾信息、垃圾信息誤導的排毒功能,最終在互聯網的信息海洋裏練就一身百毒不侵,同時還能自由遨遊、滋養身心的過硬本領。如此,對於得到、喜馬拉雅、各種讀書會和拆書稿們才能保持一個安全距離、理性視角;不得不說,現代人擁有更多的成名機會,是互聯網、是持續努力和終身學習,才讓鹹魚翻身成爲可能。

喜大普奔前,我們得想清楚幾個問題:爲什麼會在 2018 這兩年颳起這陣風,是妖風嗎?如果不是,這個風口會持續多久?普通人要怎麼做,才能“抓住”這陣風,完成順勢上揚?


1. 邏輯層面:管它是不是妖風,都不如找到那片海、那山谷


我嘗試用一臺視野望遠鏡,將知識付費火爆的底層邏輯置於更大的趨勢、以及趨勢背後的大時代發展需求下看,發現

其實早在知識付費風口前,先是互聯網的春風已經吹進了千萬家。

比如淘寶、京東屬於生活消費的網購紅利;小米和蘋果屬於智能手機紅利;滴滴、ofo,甚至共享充電寶等屬於互聯網+在出行等既定場景下擴張的紅利……而 2018 寒潮來襲,基本宣告互聯網人口紅利期,遍地黃金時代的結束。

毫無疑問,知識付費無非也是生活在互聯網經濟下的個體,所面臨的終身成長紅利。

但目前市場預期對互聯網經濟的基本判斷是:人口紅利期正在隨着 2018 年末的這陣寒風悄悄溜走

如果將鏡頭拉到更早的 20-30 年前,則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基礎設施建設的人口紅利(規模效應),因此一批搞工程的包工頭、下海的外貿商人,這些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後順勢成爲今天的萬科地產、永輝超市等。大家不凡去扒一扒這些行業大佬的成長軌跡,可見一斑。

而這一點在 2018 尾聲最火的國產劇《大江大河》裏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當全中國上下鼓勵一切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發展是硬道理,市場經濟被無限激活、放大,人民追求物質生活的豐富和提升,其中包括住上新房、穿上新衣、吃上豬肉,於是就有了主角雷東寶帶領下的小雷大隊的磚廠、兔毛收購站、預製品廠、建築隊、養豬廠等等一系列發家致富的時代大事。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說:自下而上,分別是生理、安全、歸屬感(社交)、被尊重、自我實現。但底層大需求就是物質性和精神性需求兩大類

從1978-1988 年(改開過渡的 10 年),1988-1998 年(基建飛速發展的10年),到1998-2008 年(互聯網新時代過渡的 10 年),2008-2018 年(互聯網經濟飛速發展的 10 年),這四十年,我將其歸納爲中國人民物質性提升的關鍵 40 年。

到了2019的今天 ,物質生活已經相當豐富,但精神生活沒有跟上,中間差距不斷拉大,於是這個時代的人們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精神空虛、生活無意義感、空心病,生產了更多的精緻利己主義者,以及貧富差距拉大、優質資源緊缺帶來的焦慮感和壓迫感,平均幸福指數竟然不升反降。

幸福就像一根蹺蹺板,綜合表現爲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的平衡,任何一邊失衡了都會有問題。

比如:遠離家鄉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租房很大程度上就是滿足生理層需求,僅停留於Sleep;但如果一旦上升到結婚問題,需求就上升到心理層的安全感問題Shelter。但是在愛情和房子(安全感)之間,很多人還是選擇了後者,雖然明知道真愛更難尋!

不得不說,丈母孃們對中國房價的貢獻功不可沒,反過來也讓真愛更加瀕危、稀缺,少了點彼此的尊重和人情味。

在需求問題上,看似是必須嚴格地“先物質後精神”,先有面包後談愛情。其實不然,物質和精神一直並行,愛情所代表的精神追求從來沒有,也不會退出歷史舞臺。

比如以前上山下鄉那會,物質照樣貧乏,但精神卻多有富足;現在恰恰反過來,年輕人被一套房子壓得喘不過氣,雖生活已極其便利,但精神卻空前的空虛和焦慮了起來。這是上一代人很難體會的——他們要麼內心還無比崇敬地仰望着國家偶像,因此精神富足;要麼改革開放雖然讓人的物質生活已經比過去豐富太多,但人容易犯“總量謬誤”,更願意關注“不患寡而患不均”,總覺得自己還不夠,沒趕上車、沒得到好處,所以注意力也就只剩下房子、車子、票子那點事。

年輕一代本就不一樣,因爲起點不同。房子重要,但在我們心中的分量總不至於那麼重。多多少少見了大世界,還是要追求點更高的東西,即便非常難。

另外一個大影響因素是,社會風氣不正,媒體導向過於偏執。因爲消極信息更容易吸引眼球,更容易鋪天蓋地,人的關注點被帶歪,信息可得性偏差,導致人愈加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挑戰同時誕生機遇,因此物質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的落差就必然醞釀出對更高精神滿足的追求,無論是高品質娛樂、社交關係、成長動力、學習探索等等,就像一個U型水管的兩邊,水位總要回歸到同一水平線。



2. 現實層面:用心感受風,風往哪兒吹,人往哪兒走


前 20 年,國家一直在集中解決人們生活中的生理和安全等物質性需求,房地產、醫療、教育等三大問題突出;後 20 年,社會財富和活力會自發性地流向大健康、大體育、大文娛和更好的教育(終身成長),即集中解決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終身成長)等精神性需求,這會不斷刺激下一代開啓對高質量社交和心靈成長的追求。

顯然,強調社交和普惠價值,是互聯網經濟時代的兩大特徵。微信、抖音的粉墨登場,包括 #Metoo# 等女權運動興起,都是如此——底層需求邏輯決定誰該上場,就像我們已經普遍相信:任何一個人都應該有權利享受互聯網時代帶來的便利,並且自由接入和退出。

前面說了,改開前 20 年基本解決了中國人民在生理層面的生存需求,後面 20 年互聯網經濟崛起,釋放巨大人口紅利,像在滾滾向前的車輪按上風火輪,極大豐富了我們的物質生活,淘寶、高鐵、外賣、共享單車,成爲新時代中國人引以爲傲的四大發明,以 2018 年中國人均 GDP 破萬爲重大標誌。

2018已過,2019已來 ,未來 10 年,世界將發生哪些變化?互聯網經濟接下來如何走?已成爲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

通過下面幾個案例,努力截取時代發展的側面,在風雲變幻之中,並不難看出背後經濟大勢的規律。只要我們不忘用心感受風:

一,消費分層日趨明顯。

2018年末消費大數據顯示: 奢侈品店、豪車等一衆品牌依舊穩步上漲,但吉利等國產車失去補貼之後,銷量大量下滑,兩種形成鮮明對比;拼多多大熱,帶來消費降級的“謠傳”,但有吃榨菜、喝紅星二鍋頭的人,必然也有一輩子能鍾愛茅臺,去進口便利店遠遠多於去超市的人。可以看見,消費力量背後的價值取向和階層分化正在起作用。

二,未來是行業互聯網時代。

像ofo這種手裏攥着錢,肆意揮霍的純資本模式已經玩不轉,如何實現行業資源的集聚、資本利用率的提升,將是未來大勢所趨。類似便利店(便利蜂)、品質家居(無印良品)、智能家居(小米)的生態或平臺型玩法,“深挖洞、廣積糧”穩紮穩打,提升行業壁壘,深度挖掘用戶應用場景,真心能夠解決用戶痛點的做法將成爲主流。

三、精神性消費領域瓜分半壁江山。

下一個春天,將誕生於文娛、大體育、大健康、教育等行業。很明顯,這些是當下人痛感最明顯的地方。因此,誰能讓最多人感到快樂、不寂寞、保持健康、生活得有充實感、幸福感、意義感,對未來持續產生希望而不是焦慮,誰就能稱王。

比如不只有鄉里巴人,也有陽春白雪的下一個抖音;

比如還原社交本真,而不再讓人社恐的下一個微信;

以及,不再只靠販賣焦慮、追商業熱點,而是真的能幫助人終身成長的下一個“得到”。


但現狀不容樂觀。

抖音影響小學生學業,讓人成癮;江湖大喊苦微信久矣,卻沒有能打的替代品;“得到”精品課完課率和復購率太低,還一直被人詬病哄篇小白、販賣知識焦慮。

再如知乎,本身就面臨變現能力弱、商業模式不清晰的痛處;因爲滿足人的高級需求從來都不容易,何況現在需求斷層明顯,精神性需求往往命運未卜;同理,作爲物質性需求代表,ofo的倒閉也存在某種必然。因爲共享單車商業模式實在缺乏底層需求的支撐:即不像奢侈品,是身份尊貴的象徵,滿足受人尊重的需求;也不像吃穿住行真的解決生活上不可替代的痛點,而只說是 “健康城市生活方式的迴歸”,實在乏善可陳。



回到最開始拋出的問題,我的答案:

知識經濟的春天將攜着代表高級精神娛樂和終身成長而來。

這既不是什麼妖風,也不是颱風、龍捲風級別,頂多是綿綿不絕卻又潤物細無聲的江南春雨,給一顆顆焦慮又飢渴的心靈帶來清洗:爆發性不強、生命週期長,但穩紮穩當,適合終身學習。

很簡單,雖然精神追求無法替代物質追求,但精神性提升比物質性提升更難,所需積澱更厚,時間更久,涉及到一整個民族的文化水平和人民的綜合素質,也一定是靠一撥人先富帶動另一撥人後富。而真正的增長點定是在教育、文娛、健康、藝術等領域出現。

顯然,我最願關注的永遠是教育領域。畢竟從上學到工作,30年裏有20多年都在教育圈子裏。但正如大家切身感到的:教育領域的發展和變革恰恰是最滯後、最緩慢的,幾百年如一日。還記得前年大火的教育紀錄片《最有可能成功的路》。




3. 問題層面:普通人要怎麼做,才能避免被割韭菜?


對於教育,一方面因爲優質教育資源依舊極具稀缺性,另一方面自我教育、終身成長是保障精神上意義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因此具備很可觀的連接性和增長潛力。

藉助自己已形成的對當下教育行業整體發展態勢的觀察法則——“IOD”(IN-OUT-to DO),即基於成長型思維,通過持續學習,系統且有計劃的輸入(IN)、形成有價值思考的輸出(OUT)、微項目化的實踐檢驗和激勵回饋(To-Do),從而實現終身成長。

如果不滿足這個相對的學習閉環,說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基於這個法則,再去看時下的得到、喜馬拉雅、樊登讀書、豆瓣時間、饅頭商學院、新媒體號的線上課程等等就有了比較清晰的判斷:

這些平臺,一方面幫助學習者彙集更優質的教育資源、降低學習成本,並通過建立社羣、引入技術,解決與專家名師討論、答疑等需求上起到功不可沒的作用,也有平臺在嘗試“成長營”的變革模式(豆瓣時間)

但總體上由於:

1. 一開始就缺乏具有連續性、系統性的課程設計。

2. 缺乏基於受衆羣體個性化需求的深度識別和穩定互動。目前仍停留在追熱點的簡單逐利階段,而不是通過真實解決人的持續學習和終身成長問題爲驅動。

3. 以及,缺乏對“成長實踐導向”和“全面學習評價”進行專業機制的設計和社會化表現平臺的搭建。比如PBL在中國大小課堂上的遇冷。

這三座大山不解決,知識付費很可能就只是在隔靴搔癢,就像碎片化的信息轟炸,不斷製造僞學習快感,無法真正成爲補充大教育之不足的一支利箭,那麼一切就還需要再醞釀、再發酵、再打磨,纔會有最後那句發自肺腑的“真香”啊!。

對於普通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持續利用好互聯網時代的人羣連接性和資源開放性基礎上,實現個人品牌的建立和自我核心價值梳理,從而讓自己實現終身成長。

2018後時代,爲了不被知識經濟這個風口無情地戲弄或者拋下,我們只有通過基於自我通識教育的持續學習和終身成長,才能完成個體視野、能力、身份、財富的躍遷,最終成爲物質精神雙豐收的人生幸福贏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