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傑:他是酷似王志文的臺灣老戲骨,卻活出了年輕人的樣子

7月17日晚,話劇《演員實驗教室》的導演、主演金士傑老師見面會在西安音樂廳舉辦,交響大廳上下三層大概有三四百人。八點左右,大屏幕上播放完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臺灣最有開創性戲劇團體“蘭陵劇坊”的一些介紹,主持人上來串詞,舞臺側門打開,金士傑登場。

淺藍色牛仔長袖,黑色褲子,運動鞋,身材修長,大踏步走進來,金士傑看起來一點也不像68歲的老人,他露出標誌性的微笑向臺下招招手,坐下,用慎重又好奇的目光面對着觀衆。

近距離觀察金士傑,發現他跟王志文實在太像了。兩個都是清瘦相,銳眼疏眉,看人的眼神像鷹似的,嘴脣紋路相似,年輕時都有點桀驁不馴的勁兒,中年之後散發出內斂和狂放結合的氣質。只不過金士傑的眼睛裏充滿好奇,雙眼皮很有表現力,王志文的眼神更多是自省,眼袋搶鏡。

曾經的王志文演過《柳亞子》、《南行記》裏的民國人物,書生氣十足。金士傑是《暗戀桃花源》裏風度翩翩的江濱柳,難忘過往,帶着中國文人式的軟弱和深情。

後來的王志文善於塑造心有城府的複雜人物,比如《黑冰》裏的郭小鵬,《北京遇上西雅圖2》裏的賭客,他爲人物注入了自嘲的詩意,極具個人特色。

金士傑最廣爲人知的電影角色是《繡春刀》裏的陰險狡猾的魏忠賢,他很好地拿捏住了人物身體的虛弱和對他人超強控制慾之間的對比,而在《唐人街探案》裏和王寶強的一段雙人舞,幽默瀟灑,可謂驚鴻一瞥。

兩人音色都好,咬字細膩,臺詞功力不俗,王志文在《黑冰》監獄裏的大段獨白被奉爲“臺詞教科書”,金士傑《剩者爲王》裏扮演的老父親將對女兒的殷切叮囑傳達給相親者,讓人感動不已,他還在《大魚海棠》裏配音,一開口那種靈婆的感覺就從動畫後面透過來了。

短短一小時多的分享會,金士傑回答了主持人提出的幾個官方問題,他說話聲音不大,肢體動作非常豐富,周身流露出來對錶演、對舞臺的熱愛讓佛系的年輕人自愧不如。他講自己小時候喜歡想東想西,着迷於幻想出來種種事物,對正經功課不那麼上心,但也沒有違背家裏人的願望考上了農業大學,畢業之後去屏東養了一年多的豬,之後遊蕩到臺北打工,打工之餘在小房子寫東西,寫好了也不拿給別人看,就放在抽屜裏,直到後來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學戲劇愛好者,參加“蘭陵劇坊”,接手團長,演出了轟動一時的《荷珠新配》……

“有人跟我說,臺北的年輕人被房價害死了,當然,全世界的年輕人都一樣。”金士傑笑道。屏幕上出現三十多年前“蘭陵劇坊”訓練的日子,大家都不是專業演員,但爲了心底的那點熱愛凝聚在了一起,既要忍受體力上的煎熬,又焦慮不已這樣的日子何時纔是頭,因爲當時導演不立刻排劇,只讓他們訓練、感受。正是這段“青春無爲”的歲月讓金士傑有了大把時間閱讀,寫作,表演,思考,爲以後的爆發做足了準備。

當回憶起這段時光,金士傑流露出無限留戀,那是一個老人想起童年遊戲仍津津有味的表情,原來保持年輕的祕訣就是保持初心。

金士傑仍然在做年輕時熱愛的事業,在7月20/21號將要上演的《演員實驗教室》裏每個演員講自己難以忘懷的一段真實的私密故事,企圖打破自我的硬殼,渴望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赤誠相見,其中有的老演員比如李國修2013年已經離世,金士傑他們越來越成爲一種行爲藝術。

結尾時,有觀衆提問金士傑:“當下你腦海中印象最深刻的臺詞是哪句?”他愣了一會兒,認真思索道:“沒人能孤獨地存在,我們必須相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