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與結果的經濟學》:學會因果邏輯推理,做複雜世界的明白人

媽媽學會了手機上網,微信朋友圈轉發,我的微信總是收到她轉發的文章,裏面內容有關生活經驗、小竅門、小知識,但也不乏大量不實,甚至是誤導、謠傳的信息。我可能接觸網絡的時間比媽媽早一些,長一些,有很多都是已經闢謠過的信息,媽媽卻是深信不疑。

比如前陣子,媽媽在吃飯的時候,鄭重其事地對我們講“千萬不要桃子和西瓜一起吃,手機上說了同時吃會中毒,還會死人”當時我雖然有點範嘀咕,桃子和西瓜都是我們日常生活裏最常見的水果,平時吃的頻率比較多,兩者一起吃的機率也比較大,如果一起吃真的會中毒的話,應該早早就會宣傳的,怎麼一直都沒有接收到這方面信息呢。飯後閒暇時,我就在網上查了一下,在回答平臺很多認證爲醫院醫生的都一致回答桃子和西瓜一起吃不會中毒,此外我還找到一則之前某電視臺有關這件事的調查節目也表明兩者一起吃不中毒。於是,我將網上查詢的結果轉發給媽媽。

這是我在聽到信息時有疑問纔去調查,但有很多信息卻是聽上去“頭頭是道”“有條有理”,一副很邏輯的樣子,例如經濟學上著名的“破窗理論”。

破窗理論說的是,一個頑童把窗戶打破了,窗戶的主人就要去買玻璃,這將刺激玻璃的生產。製造玻璃的工人完成訂單以後,有了錢,就可以去買麪包,麪包工人又可以去買衣服。這樣就推動了一連串的生產。破窗理論的支持者說,有破壞纔有進步,多難興邦,破壞本身就是好的。--《薛兆豐經濟學講義》

這裏面的邏輯好像是因爲頑童打破窗戶,所以窗戶的主人要去買玻璃;

因爲窗戶的主人買玻璃,所以製造玻璃的工人就有錢買麪包;

因爲玻璃工人買麪包,所以麪包工人就有錢買衣服;

因爲麪包工人買衣服,所以。。。。。。

因爲有破壞,所以纔有進步。

真的是這樣的麼?

這裏麪包含了我們最熟悉的因果關係,就是因爲什麼什麼,所以什麼什麼。但是在“破窗理論”裏,這些因果關係真的成立麼?我們該如何判斷諸如此類模棱兩可的因果關係的真僞呢?

這裏推薦一本書---《原因與結果的經濟學》,只要你能掌握裏面的“因果邏輯推理”方法,就能輕鬆判定生活裏那些表面上看似很有道理,實則毫無關係的因果邏輯了。

如果兩個事件中,前一個事件是後一個事件的原因,後一個事件是前一個事件的結果,則兩個事件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如果一個事件變化後,另一個事件也隨之發生變化,但二者不屬於原因和結果的關係,則稱它們之間存在“相關關係”。

一、因果關係中最基本的就是要明確原因和結果分別是什麼。

這樣做的意義在於把要判定爲因果關係的事件具體化,比如因爲投放了廣告,所以引起銷售額增長。這裏要明確的原因就是廣告,而結果則是銷售額。而廣告也包括很多東西,什麼廣告費用了、投放面積、投放時長等等,同樣銷售額也是有很內容,比如是指稅前利潤,還是指銷售收入?這些都需要具體化、明確化,形成一一對應關係,纔好判斷是否爲因果關係。

從定義上,我們可以看出因果關係與相關關係很接近,都是兩個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去判斷到底是因果關係,還是相關關係。

二、其實判斷因果關係有三個要點:

1.看事件是否“純屬巧合”?

比如“吉卜力的詛咒”,據說只要日本的電視臺播出吉卜力工作室的電影,美國股市就會下跌。吉卜力工作室就是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宮崎駿所領導的工作室。曾經美國《華爾街日報》就報道過這條法則,還引起了廣泛熱議。但我們都知道這就是巧合,放一個電影和遠在大洋彼岸的股市之間能有什麼聯繫?如果這個詛咒真的起作用,那日本一直播放吉卜力的電影不就能把美國股市搞垮了,把美國經濟搞垮了麼?統計學上,將這種兩因素間根本不存在因果關係,卻被誤認爲存在的情況稱爲僞相關。

諸如此類的僞相關還有許多,像尼古拉斯·凱奇一年參演電影的部數與泳池溺亡人數;美國小姐的年齡與因取暖設備喪命的人數;商業街的總收入與在美國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的人數等等,從統計數據上看:趨勢走向、起伏位置、程度均呈驚人的相似。但實際情況就如以前電視劇片頭所言“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兩個沒有直接聯繫的事情,再怎麼相似也只是巧合而已。

2.看事件是否存在“第三變量”?

因果關係當中只有原因和結果兩個變量,而相關關係則會有第三變量,又稱“混雜因素”,它可以把純粹的相關關係包裝成因果關係,干擾人們判斷。比如前面講的投放廣告引起銷售額上漲的例子中,就有可能存在第三變量,比如經濟形勢好。因爲經濟形勢好,你投放的廣告更容易通過,然後纔有銷售額上漲。如果把第三變量忽略掉了,就會直接判定因爲投放廣告,所以銷售額上漲的因果關係了,顯然這是不嚴謹的;再例如有的家長認爲體力好的孩子學習能力強,孩子跑步、打球、彈跳,樣樣拿手,學習成績很好。那就能說孩子因爲體力好,所以學習能力就強麼?要知道,學習能力包括很方面,像學習環境,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等等,就連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能成爲第三變量,而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因此,判斷因果關係一定多加分析,看是否存在除原因、結果之外的第三、第四變量,這是關鍵。

3.看事件是否存在“逆向因果關係”?

逆向因果關係也好理解,就是你原本以爲的原因恰恰是結果,你以爲的結果卻是原因,就是和你以爲的因果關係相反。例如警察與犯罪,你能說因爲一個地區警察部署的多,所以該地區犯罪案件就多麼?難道是那些犯罪分子都要來挑戰警察和法律的權威麼?這是不符合常理的,所以只能是因爲這個地區的犯罪案件多,所以才部署了多的警察。因此,在判斷是否爲因果關係時,還要對原因和結果進行置換,看是否成立逆向因果關係。

綜上,如果兩個變量是因果關係,那麼當原因再次出現時,相同的結果也必將會出現,並且不會存在“純屬巧合”、“第三變量”和“逆向因果關係”三者中任一個。換句話講,看是否存在“純屬巧合”、“第三變量”和“逆向因果關係”三者任一,就是判斷因果關係的關鍵所在,那麼如何證明它們不存在?

三、方法就是對比現實與“反事實”。

我們將現實中實際發生的事稱爲“事實”,所以將設想的與現實完全相反的情況稱爲“反事實”。

有人會問,反事實又將如何能做到?難不成要先造個時光機,穿越回去麼?

時光機一時半會是造不出來的,但我們可以用最貼切的值來替換無法觀測到的反事實的結果。還是拿投放廣告引起銷售額上漲的例子來說明,投放廣告的反事實就是不投放廣告,但是已經投放過了,不能再撤銷重置。那麼我們可從其它未投放廣告的地區調取數據來充當反事實。當然了,這個未投放廣告也不是隨便找的,一定要和投放廣告的地區可比較,即兩個地區的人口、居民人均所得、流行敏感度等所有影響產品銷售的因素方面都得非常接近才行,不然是不具備比較資格的。

“破窗理論”講因爲有破壞,所以纔有進步。真是這樣麼?故事如果窗戶沒有被打破,這戶主人所擁有的資源,就可以用來從事其它生產,可以產生更多的財富,我們可以從他沒有被打破窗戶的鄰居那看到。在整個購買環節裏充滿了巧合和第三變量,如果玻璃工人不餓沒有買麪包呢?麪包工人沒買衣服呢?因爲破窗才推動的一連串生產還存在麼?

“破窗理論”有個變種,說的是,有些國家走了彎路、做了錯事,但回過頭看,發現幸好當時做了那些錯事,這個國家纔有了後來的發展,比如德國經歷了二戰,日本遭到原子彈轟炸,所以後來才發展得很快;

我們不妨用剛剛所學的“因果推理”來應用下。

先來整理下其中的“因果關係”,明確原因與結果。

有些國家因爲走了彎路和做了錯事,所以纔有了後來好的發展。

接下來就要用對比現實與反事實的方法來驗證是否“純屬巧合”、“第三變量”、“逆向因果關係”三者任一。

而製造反事實的方法就是用最貼切的值來替換。

有些國家走了彎路和做了錯事,德國、日本經歷了二戰,我們可以選取美國來做最貼切的值。美國雖然也參加了二戰,但其大陸本土幾乎沒經歷二戰的洗禮,暫且當作未經歷二戰的反事實。我們粗以GDP爲參照來看兩國發展,1937年,美國和日本的GDP分別爲919億美元和283億美元;到了2011年時美國和日本的GDP分別增長至159242億美元和6157億美元。在這74年間,美國的GDP增長了173倍,而日本的GDP則僅僅增長至21倍。(一切數據均來自網絡,如有出入,還望多包涵)這當中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但從粗略的對比上,也能看出,如果日本沒有發動戰爭,它能發展到更高的高度。那些“走了彎路、做了錯事,纔有好發展”的說法是站不腳的。

正如《薛兆豐經濟學講義》中所言“認識破窗理念謬誤之所以困難,是因爲連經濟學家自己往往也說不清楚,那些節省下來的時間、人力和資源能到什麼新的工作和生產上,而那些多花費的物資又會帶來多大的隱形利益。”

那些製造僞因果、僞相關的不良人就是利用偶然的巧合,忽略其中第三、第四、第五變量,掐頭去尾,留一副表面看似相關的“原因”和“結果”給你看,讓你上當,強行徵收你的智商稅。我們不能讓如此陰險的勾當得逞,拒交智商應從因果推理入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