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雨大时,记得回到这里

今年的夏天至此,凉爽到以为过的是假夏天。

入了三伏,天却一直热不起来,或者确切地说刚热两天,接着便是大雨天,一下子就浇灭了刚刚要燥起来的热浪。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四季的分明才是一年到头对时光最好的记录。三伏天,没有了盛夏该有的热,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缺的不止是夏的热,还有我对生活的热情。我的生活之树似乎忘记了眼前正值盛夏,一步跨过夏和秋,来到寒冷的冬,经霜沐雪、枝枯叶败。

这个夏天,黝黯、潮湿、抑郁。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我生活中的八九之事全来了,一个都没缺席。

女儿的学校没着落、老公的工作受重挫、我的意外受伤、我撞上了一辆出租车、老爸开车碰了一个快临产的孕妇,一位至亲好友身陷险境…接踵而至的倒霉、再三逼人的是非变故。

一堆事,像疹子一样发出来,内心再强大也不够应付。除了承受一波又一波向我袭来的焦虑、不安、恐慌之外?我挣扎了好久,也想了该想的办法,接下来还能做些什么?——等待…

等待生活之树为我一点一点展现新绿。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要好好吃饭、早睡早起、规律生活、平复情绪,也唯有这些是我可控的,如果能再积极乐观些,少失望于“我以为”,应该会更好吧…

那段时间,夏雨多,几乎隔一天就会有雨,我深居简出,每天很早入睡,滴滴答答的雨声如骊歌伴我入梦,会做同一个梦,自己在半梦半醒间,眼睛半睁半闭,美好就在眼前,具体是什么说不清,好像是女儿刚出生时的眼神、打开读了一半的书、杯中刚刚倒好的茶、一桌妈妈做的家常菜、是好天气和一处桃花源,…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种模糊的珍贵感。

别天亮。这个奢望终于还是被到来的白日碾压。

一日,清晨醒来,夜雨未停倒是越下越大,像从天上倒水下来。开车送女儿上课的途中,我的坐骑小白在风雨中像一位勇士,经风历雨,勇往直前。我双手紧握方向盘,目不转睛地盯着被大雨冲刷的道路,我告诉自己也告诉小白,历经风雨终见彩虹,落时坚守自己,静待潮起,尽管那可能被人贬为消磨、笑柄、罪过,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义。

雨越大思绪越狂飙…大雨在午后渐驻,下午时分竟雨过天晴。

雨歇微凉,我来到院子里,身边夏风阵阵,远方云朵相拥,这里被勤快的妈妈和邻居们妆扮得生机盎然。种了各种蔬菜、绿植,还搭了些竹架子,爬满了高低错落的葫芦藤,结了大大小小的葫芦,翠叶细细碎碎,一碧如洗,阳光从叶间洒下,风吹葫芦动,藤蔓间摇曳着福气和好运,这一隐喻似迎风借来的火,在我心头闪烁,变暖。

站在葫芦藤下,时间变得特别慢,却又似经历了一生繁华,一世平庸。不禁感叹,天地,万物逆旅;光阴,百代过客。立于天地间,光阴里的小院儿静静地就在那里,以至于在此住了二十多年的我,对它习以为常,不曾好好看过。

平日里忙碌的我,每天一大早离开,下班后匆匆进屋给孩子辅导作业。无暇停留,更没有心情欣赏小院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变化。

这样的小院儿在高楼林立、楼间距小到阳光成了稀客的城市里,少有、老派、珍贵。匆匆流逝的光阴在此处慢下来。

真好,纵使诺大个城市浮躁不安,起码这里很心安。

小院有独特的味道,四季流转中见证着我的悲喜,再疲惫的肩膀和脚,一回到这个院子,也就舒缓了。

小院里每天不同的时段会有不同的气味:

清晨,热腾腾的早点香;

中午,刚煮好的米饭香;

下午,晒过阳光后洗干净的衣服香;

黄昏,从外归来的人们洗去一天的疲倦和尘埃后的沐浴香;

还有,如今天这般雨后初晴的草木香…

这些被忽略的“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味道,只有在历经世间繁华或跌入万丈深渊后才懂得它的可贵。

这里有妈妈温暖的目光;有家人默默相随、永不辜负、无可取代的爱,它们牵着我,迫不及待地想回家。

在小院里驻足片刻,目光所及是慰藉,一呼一吸是治愈。 无论外界阳光明媚,还是风雨交加,退一步还有这里,泼墨煮茶,闭口不谈世间繁华,令我心安。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院吧,这个小院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远的,可以是近的;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具象的…

无论它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对于在外奔波劳碌的人们来说,这里希望尚存、这里另有怀抱、这里待你如初见。回到这里,就是回家,就是回归本真的自我。

2019年的夏天,我正经历着一段彻底坏掉的时光。

可,我还是想向这段坏时光说声:你好。

有些坏事,不可预料。

同样,有些好事,超出想象。

静候、接纳接下来所有好的坏的吧,生活的万花筒我要笑着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