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的未来,不止是各种高科技,还是充满了文学的未来。

科幻文在现在并不稀奇,电影电视剧更是层出不穷的,所以我本来对这本《造物者之歌》并没有多么期待,可是才看了几页,我就发现自己真香了,拿起来就根本放不下,一页页往后看,就想知道作者还有什么奇思妙想。

故事设定好,矛盾点突出,且不可调和。

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故事的设定。它发生在人类大灭绝之后的夏历5001年,真实的人类也就是原人数量锐减,无法满足社会的工作,在5137年就创造出了纸人,来帮助人们工作、学习,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纸人的存在就大大减少了原人的工作机会,毕竟纸人靠化魂笔、点睛和造魂纸,就能成百上千,原人看不起纸人,纸人饱受欺凌,但是纸人的人数多,也有自己的想法,说不定到了某个临界点也会爆发,现在双方的矛盾是越来越深了,故事也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说句题外话,纸人的设定有些像人工智能机器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也让我们这些真实的人类有危机感,比如现在初步被代替的流水线工人,延伸到生活里的方方面面,可能之后也会出现这种对立的情况,到时候或许还会更糟糕,我的想法是不太乐观的,毕竟新生事物的出现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好奇,而是害怕,害怕它的到来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不管它是好心还是恶意的。)

关于纸人制造的那些事。

只有原生人类才拥有造纸的天赋,被制造出来的纸人不行。而顶尖的造纸师更是万里挑一的,我想这本书的男主简墨应该不是普通纸人,肯定是人类,还会慢慢成长为顶尖的造纸师,同时揭开他自己的身世之谜。

而说到造纸,所有的工具都可以靠他人代替,唯有写造,――给纸人创造人设的这一步,还得靠人来。

哈哈哈,看到这里,作者表述其他造纸师写人设就是姓名,男女,年纪,喜好等的记流水账,确实有些搞笑了,如果我们的未来文明都是这样枯燥无味的记叙文,那对我这个书虫来说,简直是一天都无法忍受的吧。

而矛盾也发生在造纸师之间,关于传统派和写实派,传统派就是不同於单纯记录人设,而是描写人物的一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读起来唇齿生香,思来想去荡气回肠的文字。写实派,顾名思义就是记流水账。

其实如果要大批量生产纸人,如果要尽善尽美都写得如同天上日月星辰般璀璨夺目,确实也不太可能,但是总要有人去写这样的文字,让人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好,去滋养我们的灵魂。而发展到高度文明的时代,还是否需要这样的文字,我自己都有些怀疑起来。

大概身边朋友喜欢看书的少,喜欢看纸质书的更是凤毛麟角,甚至还有要好的朋友说,一看见文字的东西就头晕眼花,买回来的书还占地方,不晓得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做这种“无用功”。

我只说我喜欢,而对方仍然是一脸的不以为然。

如果说真的,未来真的枯竭到没有文学了,大概人们也能活着,也会有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我不行,没有文学的未来,就像在干涸的沙漠里长途跋涉,而文学是我的水源,我的精神食粮,我赖以生存的空气,如果这些都没有了,我要这未来有何用呢?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