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改號詐騙、山寨充值卡與不對稱結算

  一、手機改號詐騙和山寨充值卡
  最近幾年,各類電信詐騙案件層出不窮。
  有些詐騙門檻極低,比如“響一聲電話”和“短信詐騙”;只要運營商沒有100%實施實名制,此類詐騙就無法徹底杜絕。而另外一類詐騙,有很高門檻,必須得到某些運營商的配合,比如“手機改號詐騙”和“山寨充值卡詐騙”。
  所謂“手機改號詐騙”,是指不法分子利用手機改號軟件,冒用受害者的親朋好友或者公安機關等特定電話號碼,進行網絡電話詐騙。公安部曾經在網站上提醒過市民提防此類詐騙。雖然回撥一下就能判斷真假,但大部分人都不會回撥,所以該類詐騙成功率很高。
  所謂“山寨充值卡詐騙”,是指一些人出售一些資費超低的電話卡,號稱費用只有普通電話的幾分之一。等到用戶將錢充進去後,開始幾天還能打,但過不了多久往往就打不了,原先售卡的人自然也是渺無影蹤。
  從表面上看,這兩類詐騙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是,事實上,這兩類詐騙具有極大的共性:都必須具備接入運營商通信網的能力,即必須能夠找到運營商“落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這兩類詐騙開始冒頭的時間,正好也是“單向收費”開始全面推廣的時間。
  這並非巧合,因爲這些詐騙的背後是回撥卡的泛濫,而回撥卡氾濫的緣由又是因爲當前單向收費環境下的不對稱結算政策。
  
  二、回撥電話分析
  回撥電話是一項將主叫轉化成被叫進行套利的業務。
  這項業務由來已經,很早以前就有一些國外運營商利用結算差價進行回撥套利。而國內某些運營商搞回撥主要利用了單向收費規則和不對稱結算規則。
  回撥電話的實質是將A呼叫B,變成C呼叫A和B,這個C就是回撥服務器。這樣一來,A和B都是被叫,按照單向收費原則,都不用收費。
  顯然,這個業務不是所有人都能開展的,因爲只有運營商才能控制電話的接續。所以說,回撥電話問題的根源必在於某些運營商。
  回撥電話具體情形有兩種:
  1、運營商自己的主動行爲
  這幾年,一些固網運營商憑藉不對稱結算之利,利用IP電話中繼,大搞所謂“回撥卡”、“一號通”,給移動運營商帶來不少損失,也把用戶收到的號碼搞得亂七八糟。
  2、運營商內部敗類行爲
  上樑不正下樑歪。
  既然運營商自己敢這麼做,那麼內部有人對外出租中繼、謀其私利也就不足爲怪了。早些年某些運營商就出過私自出租中繼的事情,現在肯定還有,否則國內不可能有這麼多搞回撥電話的公司。
  
  2007年的時候,我對回撥電話問題做過一個專題分析,這幾年也一直在做跟蹤。
  我對回撥電話的分析主要利用網關話單,並結合用戶的總體通話行爲。另外,也請網絡片同事做過接通率統計和一些信令數據的提取。
  回撥電話並不是小打小鬧,其影響已經非常之大,甚至對網間電話接通率產生嚴重影響:
  BLOG52A.jpg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同樣時間內,與某家運營商的網間接通率極低,而這幾個地區也正好是分析出回撥電話話務比重最高的地區。
  
  運營商之間本來對網間通話怎樣送號碼有嚴格的要求。但是一些運營商爲了搞回撥電話,置這些規範與腦後,什麼號碼都敢送:
  BLOG52B.jpg
  
  從上圖可以看到,對方運營商往中國移動送的號碼居然是10086。爲何送10086?因爲當時單向收費還只是部分實施,送10086號碼的話被叫就免費了。另外爲了逃避網關攔截,對方往往在10086號碼後加各種各樣的數字,還長短不一。
  既然對方能夠送10086,其實就意味着能夠送任何號碼。現在的“改號軟件詐騙”,不過是這些運營商內的某些人將這種能力出售給外部而已。
  2007年,信息產業部特意發佈過一個文件:《關於現階段暫不允許開展電話回撥業務的通知》(信部電函[2007]86號),明文禁止運營商開展回撥業務。
  可惜這個文件的作用還比不過稻草人,除了一些大張旗鼓的宣傳被禁止外,其餘基本沒有任何作用,回撥業務從來就沒有真正停止過,甚至還有向外部蔓延的趨勢。
  
  三、回撥的泛濫源於不對稱結算
  我做過一個測算,僅浙江這邊,某家運營商的回撥行爲每月給移動造成的損失就在千萬以上,但其獲得的收益也就幾百萬。這家運營商之所以能夠獲益,主要的依靠就是固網和移動網之間的不對稱結算;若是雙向結算,那麼對方根本沒法盈利。
  所謂“不對稱結算”,是指手機撥打固話,移動運營商要給固話運營商按0.06元/分鐘結算;而固話撥打手機卻不用付出任何結算。
  這個政策由來已久,是當初固網運營商無比強大,移動運營商非常弱小之時制定的政策。當時的說法是固網運營商承擔普遍服務義務,而移動電話是雙向收費。現在這兩個條件早已改變,移動運營商投入到“村村通”工程的費用已經不低於固話運營商,99%的用戶也已經實施單向收費。
  不對稱結算加上回撥電話造成的結果就是:移動不僅付出了網絡資源,還要付出網間結算費用,但卻沒有任何收益。
  結算政策的不公,造成了通信秩序的混亂,最終成爲各類電信詐騙行爲的幫兇。這樣的結算政策,是不是應該動一動了?

 

  =====================================================================

  改號軟件詐騙案例:騙子冒充郵政工作人員 電話詐騙女子246萬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89955.htm


    福州張女士最近接到了一個開頭顯示爲10000號的電話,對方自稱是上海市郵政局的工作人員,她問張女士信用卡收到沒有,張女士根本沒有辦理過信用卡,這 時對方告訴她那一定是個人資料被盜用了.隨後電話被轉接到上海浦東公安分局,電話裏的警官證實她的個人信息被盜用,並提供了一個上海銀監局的號碼 021-38650100.不久,張女士果真接到了這個電話,對方問了情況後,要求張女士迅速將所有資金存入一個安全賬戶內.在對方的指導下,張女士不但把全部存款,還把股票、首飾紛紛變現,一共分23次將245.6萬元匯入了對方指定的賬戶.直到六天後,張女士才發現受騙了.

    實際上張女士接到的電話來自馬來西亞,騙子通過任意顯號軟件,冒充政法機關、電信和金融等部門,以電話欠費、汽車退稅和銀聯卡異地消費等名義詐騙錢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