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行業的龍爭虎鬥:淺析抖音與快手產品差異性

正文共: 3497字 8圖

預計閱讀時間: 9分鐘

短視頻行業的誕生迄今爲止已經有十五年了,2005年Youtube成功註冊,土豆和優酷等視頻平臺也在同期創建,UGC視頻開始興起,在這個時期,還是以長時期爲主,視頻時長大多數在五分鐘以上。而到了2011年之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例如快手、秒拍、美拍等等的短視頻平臺開始上線,但是在這個時期當中,短視頻還沒有得到大衆的青睞,短視頻平臺也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16年之後,Papi醬等網紅利用短視頻爆火,而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線,也掀起了短視頻APP爆發的時期,至此,短視頻行業的發展進入了成熟階段,各大勢力所佔的市場格局也逐漸穩定,馬太效應也愈發明顯,後起之秀再難撼動他們的地位。

短視頻的興起有着諸多原因,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的讓短視頻的傳播有了更有利的環境,碎片化的短視頻也更適應於當下忙碌的生活節奏,大數據雲計算的成熟讓平臺能夠給用戶精準投喂感興趣的視頻,手機硬件設備的進步也讓短視頻的製作門檻降低,當然了,還有社交電商、短視頻電商、直播電商等等市場因素的推動作用。

 

迄今爲止,短視頻的用戶人均使用時長牢牢佔據了泛娛樂領域的首位,同時還在不斷的擠佔其他娛樂行業的時長,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春節期間,泛娛樂移動互聯網行業中,短視頻使用時長佔比爲17.3%,手機遊戲使用時長的佔比爲12.2%,而在2020年平日中,短視頻使用時長佔比爲15.2%,手機遊戲使用時長佔比爲8.5%,可以說短視頻的使用時長還是死死的壓住了手機遊戲。

而在諸多短視頻平臺當中,抖音和快手可以說是短視頻行業的雙龍頭,用戶規模和日活都在行業前茅。根據2020年初抖音發佈的《2019年抖音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超過了4億,而在QuestMobile發佈的數據當中,抖音在2019年6月的日活躍用戶爲2.56億。同樣的,根據2020年初快手發佈的《2019快手內容報告》顯示,快手的日活在3億+,而2019年6月快手的日活在2.12億,可以說這兩位龍頭老大都保持着驚人的增速。不過在QuestMobile發佈的數據報告當中也顯示,快手和抖音的用戶重合數也在不斷的上漲,2019年6月的數據顯示,重合用戶數在抖音月活比例超過30%,在快手月活超過45%,還在不斷的提升當中,可以表明,雙方的競爭也在不斷的加劇當中。


抖音和快手的用戶重合度在不斷的提升當中,那麼這兩款產品的同質化是否也在加劇呢?抱着這個問題,我們從產品和運營的角度去看看抖音和快手的差異性。

產品定位

 

 

雖然在我們看來,抖音和快手這兩個產品都是短視頻社區,似乎是兩款同質化非常嚴重更多產品,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的研究一下的話,我們會發現,其實這個這兩款產品從產品定位上去說,就是差異性非常大的產品,而產品定位的差異,也就直接影響了抖音和快手這兩款產品的內容生態、推薦算法、交互設計和運營方式的不同。

抖音是一款中心化的產品,他的產品定位比較的聚焦,主打的是年輕白領的市場,主要是迎合年輕人追求好玩、個性、有趣、美好的態度。而抖音的主要特徵在於以少數的大V、KOL、網紅、明星等等的頭部用戶爲中心,大多數的流量都是聚集在了這些少數的用戶上。這樣的好處在於,這些頭部用戶能夠產出更爲優質的內容,但是壞處在於普通用戶比較難得到流量扶持。

而快手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產品,他的內容更多的是日常導向,平臺流量分佈在了大多數普通的用戶身上,而大家都能得到比較平等的展示,不會刻意的偏向頭部用戶。所以快手比起抖音來說社交的氣氛會更濃一些,有較好的用戶存留。但是也存在比較重要的問題在於,很難留住KOL,很多在快手成長起來的KOL,最後都流向了抖音。

推薦算法

 

 

其實抖音和快手的推薦算法是類似的,或者現在的內容平臺大多數採用的也是基於協同過濾、邏輯迴歸+內容推薦的複合算法。根據用戶的歷史行爲決策建立模型去預測用戶可能對於哪些物品感興趣或者用一些有關物品的離散特徵去篩選類似性質的物品做推薦。

標籤權重:平臺會根據用戶(USER)的一些行爲特徵去給用戶打上標籤,例如愛好音樂,愛好運動,喜歡貓狗,社交偏好重,消費能力強等等,建立一個用戶畫像。而上傳到平臺的視頻(ITEM)也會根據內容、標題等等去打上一些相關的標籤。而後將視頻推薦給相對應標籤的用戶。

流量池算法:這也是一個協同過濾的過程,根據用戶的一些行爲去判斷視頻是否受歡迎,例如點贊、評論、轉發數據以及完播率和復播率。其中轉發權重>評論>點贊。數據越好推薦也就越好,作品的數據高於平均水準(或者某個數值)時就會被放入二級流量池獲得更多的推薦量。

疊加推薦機制:這個機制很多人的見解不同,個人認爲是抖音獨有的算法吧,我們看抖音經常會有一些舊的視頻突然爆火,這個一般是因爲某個視頻的指標突破了一定的閾值,然後被疊加權重推薦(大數據算法加權),從而爆火。所以視頻作者可以通過文案內容去引導用戶評論或者轉發,可能能夠有意外驚喜。

熱度權重機制和發佈時間權重:這個應該是快手獨有的一個算法,也是快手相較於抖音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謂熱度權重,就是視頻在發佈初期,會隨着視頻熱度的上升而導致曝光量上升。但是在視頻達到了一定的閾值之後,視頻的曝光量會不斷的減少,起到一個擇優去舊的效果,也是爲了給大家有更好的展示機會。而抖音的話,如果一個視頻爆火,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被推薦,一直保持一個熱度。

基於這兩個算法的不同,我們看抖音的時候發現被推薦的基本上是五十萬贊,一百萬讚的,而看快手的很多都是十萬贊以內的,這個就是因爲熱度權重機制和發佈時間權重。而相對應的,我們看快手的時候看視頻的發佈時間基本上都是一個月以內的,而看抖音的時不時會刷到幾個月以前的視頻,這個就是因爲疊加推薦機制。

交互設計

 

 

在抖音和快手的產品架構和交互設計上呢,也有着較大的區別,主要在於這兩款產品的產品中心和產品邏輯是有差異的。

着陸頁佈局

快手:快手着陸頁的佈局是比較傳統的瀑布流的佈局,用戶在着陸頁查看自己感興趣的視頻然後點擊進去觀看,切換視頻的方式是先退出視頻然後再選擇一個新的視頻進去看。就像是在逛朋友圈一樣,看到感興趣的點開看一看,不感興趣再退出。

抖音:抖音的着陸頁是大屏視頻,只要進入後就會直接播放,相比起快手來說,抖音給用戶選擇就更少一些,儘量減少用戶的選擇,通過大數據推薦去投喂用戶感興趣的內容,通過用戶的行爲去訓練模型讓內容貼合用戶的口味。

相較而言,抖音的切換模式會更容易讓用戶上癮,用戶只要上下滑動就可以看到新的自己感興趣的視頻,不用思考太多,所以用戶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沉迷抖音幾個小時了。但是相對應的,都應的這種切換模式讓用戶的切換成本更低,用戶看到推薦的視頻如果三秒鐘不能夠吸引用戶的話,就會選擇划走,而快手的話,切換視頻的路徑更長一些,使得用戶願意多給幾秒鐘去看看視頻是否能夠給自己驚喜。但是總的來說,開頭如果不給用戶一個看的理由的話,抖音還是快手都留不住觀衆。

下拉布局

抖音和快手都有上劃(也就是下拉)視頻的交互功能,但是這兩者的佈局還是有較大的的差異的。抖音的下拉交互就是直接切換下一個視頻,這個在上面也說過了,這樣的佈局更容易更用戶上癮。

而快手的下拉布局則是評論區,這樣的設計,其實讓很多用戶都不習慣,因爲在抖音當中,評論區是在彈層當中,用戶可以在不打斷視頻的同時去評論,而快手則難以邊評論邊看視頻(或者說聽視頻,畢竟抖音評論的時候也看不了,擋住了。)但是這麼一個交互設計卻讓這兩款產品產生了不同的調性,用知乎@張抗抗的說法:

·抖音下劃,下一條:作者對不起,我要走了。

·快手下劃,評論區:作者你好,咱倆嘮一嘮。

一次兩次下劃,一次兩次再見;千次億次下劃,千次億次嘮一嘮。小小的動作持續萬億次後,就有可能造成社區關係的顯著差別。

所以說這兩款產品的社交氣氛不同,在很多細節化的設計上就已經決定了的。不過在快手最近的版本當中,已經出現了大屏模式的切換選項,切換至大屏模式的話,其佈局等等和抖音的幾乎一致了,這個大概也是爲了用戶的日活和使用時長考慮吧。


不過即便這兩款產品的的推薦方式,產品邏輯有一定的差異性,但是我們細細去統計這兩個平臺的紅人的話,其實他們的還是有一定的重合率的,比如在2019年快手內容報告當中出現的一禪小和尚、狗哥傑克蘇、朱一旦的枯燥生活、阿拉丁狗蛋等等,我們會發現在抖音平臺也一樣的活躍,擁有龐大的粉絲羣體。所以對於運營者們來說,用戶的屬性,平臺的調性都不是最重要的,內容爲王,內容纔是各平臺的硬通貨幣。

文章來源:布衣

圖片來源:pixabay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