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概論——(十)德國翻譯

德國翻譯

沃爾弗拉姆·威爾斯

生平

Born in 1925

前聯邦德國薩爾大學應用語言學、筆譯和口譯系教授,他是翻譯科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年從事翻譯教學與翻譯理論研究,他的研究主要側重於翻譯的宏觀理論,主張“翻譯是一門科學”

主要著作:《翻譯科學:問題與方法》《翻譯行爲多面概念探索》《何爲技藝性翻譯》等。其中《翻譯學:問題與方法》爲他的代表作,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觀點: 1)強調譯者必須具有分析文本的能力; 2)認爲翻譯包括語內翻譯和語際翻譯;3)爲翻譯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瞭解答,還爲分析譯本錯誤和評估譯文質量提供參考。

觀點

Wilss是薩爾派的主要人物,是對Nida翻譯理論在德國最具體的運用者。wilss的翻譯理論基於德國的理想主義:1.普世語言觀,包括普世的語言形式和共享的核心體驗。2.相信通過闡釋過程,深層轉換是可能的。3.語言翻譯從深層到表層,存在生成模式。4.文本從高到低,從藝術到科學文本。威爾斯認爲翻譯科學論不是封閉的,自足的,而是認知性的,解釋性的。聯想性的。他借用了喬姆斯基對語言能力和語言行爲所作的區分。接受了奈達所持的語言能力中包括語境成分的觀點,認爲文章的可譯性得到語言學及人類經驗的自然邏輯中的普遍範疇的存在的保證,如果一個譯本還是不能具有與原文同等的質量,不是因爲這種目的語本身的句法或詞彙存儲量不夠,那是因爲譯者篇章分析的能力有限,但是威爾斯堅持翻譯是可能的,他認爲雖然不同的語言表層結構彼此排斥,但在深層卻十分類似並且深層結構能夠生成表層結構。這證明威爾斯實際上採用了喬姆斯基對語言能力,語言行爲以及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所作的劃分。

德國翻譯功能主義學派

主要人物:

凱瑟林娜•賴斯(Kantharina Reiss)

漢斯·威密爾(Hans Vermeer)

賈斯塔•赫茲•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

克里斯蒂安•諾德(Christiane Nord)

階段

第一階段:凱瑟林娜.賴斯(Katharina Reiss,1923-)

在她1971年出版的論著《翻譯批評的可能性與限制—翻譯質量評價的類型及標準》中首次提出了功能派理論思想,把“功能類型”這個概念引入翻譯理論,並將文本功能列爲翻譯批評的一個標準。她提出翻譯應有具體的翻譯要求(translation brief) 和基於原語和譯語功能關係的功能批評模式,有時因特殊需要,要求譯文與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理想的翻譯應該是:原文本與目標文本在內容、語言形式和交際功能等幾個層面與原文建立起對等關係。這本《翻譯批評的可能性與限制》也被認爲是德國功能學派翻譯理論形成的起點。

第二階段:漢斯·威密爾(Hans J.Vermeer)
功能派的奠基理論——目的論

目的論的核心概念是:翻譯方法和翻譯策略必須由譯文預期目的或功能決定。威密爾提出“翻譯是一種人類行爲”,而“任何行爲都具有目的”,“翻譯是一種目的性行爲”。因此,翻譯是“在目的語情景中爲某種目的及目的受衆而生產的語篇”。

第三階段:賈斯塔.赫茲.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
進一步發展了功能派翻譯理論

她提出區別“翻譯”和“翻譯行爲”。翻譯行爲(translational action)指爲實現信息的跨文化、跨語言轉換設計的信息傳遞過程;而翻譯只是一種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轉換活動,翻譯是翻譯行爲的具體操作。此外,她還強調了翻譯過程的行爲、參與者的角色和翻譯過程發生的環境三個方面在翻譯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就這樣,功能派翻譯理論從譯入者的全新視角來詮釋翻譯活動,使翻譯從原語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

第四階段: 克里斯汀娜·諾德(Chritiane Nord)

她提出區別“翻譯”和“翻譯行爲”。翻譯行爲(translational action)指爲實現信息的跨文化、跨語言轉換設計的信息傳遞過程;而翻譯只是一種文本形式上的跨文化轉換活動,翻譯是翻譯行爲的具體操作。此外,她還強調了翻譯過程的行爲、參與者的角色和翻譯過程發生的環境三個方面在翻譯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就這樣,功能派翻譯理論從譯入者的全新視角來詮釋翻譯活動,使翻譯從原語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

卡特琳娜·萊斯

生平:

Born in 1923

畢業於德國海德堡(Heidelberg, 德國西南部城市)大學翻譯學院,長期在大學從事翻譯研究與教學工作,20世紀70年代德國功能學派創始人之一。

代表作《翻譯批評-潛能與侷限性》《翻譯批評-潛力與制約》《翻譯批評的可能性與侷限性》

翻譯思想:

一、翻譯過程:萊斯從功能角度闡釋了翻譯過程,將其分爲分析階段(phase of analysis)和再次詞語表現階段(phase of reverbalization):
分析階段(phase of analysis):譯者必須分清源文本的功能:
1.確定源文的功能類別2.確定源文的文本體裁3.分析語言風格
再次詞語表現階段(phase of reverbalization):
利用詞彙、分局、句子、段落等組織好目標文本的線性結構。

二、不同類型的文本採用不同的翻譯方法:
信息類:語言直白無冗餘,根據需要使用技巧;
表情類:傳遞原語的審美性和藝術形式;
操作類:使目的語接收者產生預期的反應;
視聽類:需要輔助,加上影像和音樂。

三、理想的目標文本應該從概念內容、語言形式、交際功能上與源文本對應,實際上卻不可能。所以爲了特殊需要,目標文本功能會與源文本不同。不僅注重文本的功能,還非常重視讀者的反應。譯文要以目的語用途爲中心,給譯文的讀者提供他們熟悉的語言表達形式。由於文化關係,翻譯會出現意義走失。

漢斯·威密爾

生平:

Born in 1930

漢斯費米爾( H ans J. Vermeer) ( 1930 - 2010), 德國人, 畢業於德國海德堡大學, 師從德國著名翻譯理論家, 功能主義翻譯理論的創始人凱瑟琳娜 賴斯( Ka tharina Reiss)。費米爾在世時任教於德國海德堡大學翻譯學院, 長期從事語言和翻譯研究, 是翻譯學教授和著名的翻譯理論家。費米爾在世時曾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和出版過多部譯學作品, 論文主要包括《普通翻譯理論的框架》 ( 1978)和《翻譯行動中的目的與委託》 ( 1989 ); 書籍主要包括《關於翻譯理論》 ( 1983), 與賴斯合著的《普通翻譯理論基礎》 ( 1984)和《翻譯目的理論: 正論與反論》∀ ( 1996)

翻譯思想:

漢斯·弗米爾(Vermeer)提出了目的論,將翻譯研究從原文中心論的束縛中擺脫出來。該理論認爲翻譯是以原文爲基礎的有目的和有結果的行爲,這一行爲必須經過協商來完成,翻譯必須遵循一系列法則,其中目的法則居於首位。也就是說,譯文取決於翻譯的目的。此外,翻譯還須遵循“語內連貫法則”和“語際連貫法則”。前者指譯文必須內部連貫,在譯文接受者看來是可理解的,後者指譯文與原文之間也應該有連貫性。這三條原則提出後,評判翻譯的標準不再是“對等”,而是譯本實現預期目標的充分性。弗米爾還提出了翻譯委任的概念,即應該由譯者來決定是否,何時,怎樣完成翻譯任務。也就是說,譯者應該根據不同的翻譯目的採用相應的翻譯策略,而且有權根據翻譯目的決定原文的哪些內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調整或修改。

費米爾認爲,翻譯中的最高法則應該是“目的法則”。也就是說,翻譯的目的不同,翻譯時所採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換言之,翻譯的目的決定了翻譯的策略和方法。對於中西翻譯史上的歸化、異化之爭,乃至近二三十年譯界廣泛討論的形式對等與動態對等,“目的論”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釋。翻譯中到底是採取歸化還是異化,都取決於翻譯的目的。由於功能翻譯理論就是以“目的原則”爲最高準則,而任何翻譯活動都是有目的的行爲,片名翻譯的最終目標和主要功能是幫助人們瞭解影片的主要內容,並激發觀衆的觀看慾望。因此我們需要對功能翻譯理論尤其是“目的論”流派做簡單瞭解。

克里斯蒂娜·諾德

Born in 1943

翻譯研究派(功能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德國海德堡大學和馬格德堡理工大學教授。其功能加忠誠的翻譯理論是對功能學派翻譯理論,尤其是弗米爾的翻譯的目的論中的不足給出了改進範式,是功能學派翻譯論的達到巔峯的重要人物。

學術研究範圍:

文學翻譯,翻譯理論,西方翻譯史,莎士比亞戲劇,女性文學,性別研究,語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等。她的代表作有《翻譯的語篇分析》《目的性活動—析功能翻譯理論》

翻譯思想:

功能加忠誠理論

功能指的是譯文在譯語環境中按照預定的方式運作的因素(爲實現譯文預期功能,進行必要的調整,包括改寫甚至刪減)

忠誠指的是譯者、原文作者、譯文接受者及翻譯發起者之間的人際關係。忠誠原則限制了譯本的功能範圍,強化了譯者和客戶之間對翻譯任務的協商

和對等論中fidelity(誠實)的區別:fidelity屬於人際、道德範疇,loyalty指原文和譯文的關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