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資治通鑑2023-02-24

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1、帝見中原已亂,無心北歸,欲都丹陽,保據江東,命羣臣廷議之。內史侍郎虞世基等皆以爲善。右候衛大將軍李才極陳不可,請車駕還長安,與世基忿爭而出。楊廣無心北歸,等於拋棄了自己的根本,但是在南方又沒有建立起穩固的根基

原创 脈動中國2023-02-23

第18講,爲什麼 歷代統治者都喜歡“外儒內法”戰國時代,權力逐漸向君主集中,政府需要一種新的治理方式,法家應運而生法家法理術:法、術、勢。君勢爲體,法術爲用。更主要用於對付貴族、官僚。西周:對貴族齊這以禮,對百姓用之以刑。戰國:儒、攜手打破

原创 脈動中國2023-02-25

第21講,如何在不自由中獲得自由中國人的精神靈魂中,除了孔夫子,還有一個莊子,在順利得意的時候,都是儒家,在失敗落魄的時候,都變成了道家。《莊子》,晉郭象編撰,道家思想之集大成者。用寓言體會人生玄理。莊子的養生哲學,是對心靈自由的追求:獨立

原创 脈動中國2023-02-24

第19講,“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有合理性嗎?儒家的兩個勁敵:墨家,楊朱——道家的第一階段:貴生、避世、爲我楊朱最重視生命: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中國思想史最早的個人主義)——魏晉時代:感官與慾望滿足的現世快樂主義,身在亂世,“且趣當生,

原创 脈動中國2023-02-21

第16講,陽明心學是儒家的“新教改革”嗎理學VS心學:鵝湖之會。心學:程顥——陸象山——王陽明——民國新儒家背景:1、理學官方化後,成爲壓抑人性的僵化意識形態,需要心靈解放;2、晚明政治混亂。士大夫需要放大心靈秩序。王陽明:格物致知——龍場

原创 脈動中國2023-02-20

第15講  “存天理,滅人慾”,究竟什麼意思宋明理學奠基人:程顥(心學)、程頤(理學)——世界是一個還是兩個:理學:兩個,抽象的理的世界,具體的心的世界;心學,一個,心就是理。儒學的唐宋轉向:天人感應——天人合一朱熹:抽象的理先於具體的事物

原创 脈動中國2023-02-19

第14講 儒學是如何起死回生的到宋朝,儒學有了第三期發展,誕生宋明理學,重回孔孟軌道。東漢末年,佛教的道教流行,儒學衰落。孔子儒學關心人的本身,是倫理道德學,對本體論探究較薄弱;孟子心性論部分補充了孔子的缺陷,但認識不夠深入;董仲舒不談心性

原创 資治通鑑2023-02-20

恭皇帝元年,丁丑,公元617年1、淵開倉以賑貧民,應募者日益多。淵命爲三軍,分左右,通謂之義士。裴寂等上淵號爲大將軍,癸巳,建大將軍府;李淵高調做事,低調封官,連王都不稱,後世朱元璋的榜樣。2、李密復帥衆向東都,丙申,大戰於平樂園。密左騎、

原创 脈動中國2023-02-15

第8講  爲什麼說孟子是成功的老師,倒黴的國師一個偉大的思想門派,通常有兩個開山鼻祖。儒家: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孟子幼年喪父,母親嚴格,“孟母三遷”。“天民”:無論貴族還是平民,在人性上是平等的,都有善根。《論語》“述而不作”,《孟子》有“述

原创 資治通鑑2023-02-17

恭皇帝上義寧元年,丁丑,公元617年1、春正月,右御衛將軍陳稜討杜伏威,伏威帥衆拒之。稜閉壁不戰,伏威遺以婦人之服,謂之“陳姥”。稜怒,出戰,伏威奮出,大破之,稜僅以身免。伏威乘勝破高郵,引兵據歷陽,自稱總管,以輔公祏爲長史,分遣諸將徇屬縣

原创 脈動中國2023-02-16

t第9講  對於同類和生命,人爲何會有不忍之心儒家的兩個勁敵:楊朱、墨翟。墨翟心中無父親,楊朱眼中無君主,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VS告子:人性善惡。人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有道德之心。君子與小人的差異也在於此。環境會影響人性,但行爲與人

原创 資治通鑑2023-02-16

卷第一百八十三  隋紀七 煬皇帝下大業十二年,丙子,公元616年1、春正月,朝集使不至者二十餘郡,始議分遣使者十二道發兵討捕盜賊。連朝廷正常的運作秩序都受到影響了,部分國土“失聯”,已經被起義軍成片佔領了。2、詔毗陵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數萬人

原创 脈動中國2023-02-18

t第13講 “三綱說”還能老樹發新芽嗎董仲舒“天人感應”:災異是天對皇權的警告——高園殿火災幾乎被殺——不可妄議朝廷“三統說”:五德終始說SE版。黑統、白統、赤統,三統輪流統治——革命多(新天命)。既保守又革命:保守,現存秩序合法,代表天命

原创 資治通鑑2023-02-18

義寧元年,丁丑,公元617年1、密得秦叔寶及東阿程咬金,皆用爲驃騎。選軍中尤驍勇者八千人,分隸四驃騎以自衛,號曰內軍,常曰:“此八千人足當百萬。”咬金後更名知節。羅士信、趙仁基皆帥衆歸密,密署爲總管,使各統所部。都是後來的名將2、己亥,密帥

原创 脈動中國2023-02-17

第11講 爲什麼說兩千年來皆荀學譚嗣同《仁學》: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荀子學說當道,儒家禮教主宰中國人兩千年曆史。秦:韓非、李斯;漢:董仲舒——中國古代政治和社會的基本格局。齊國VS秦國:1、地方分權的五都制VS中央集權的郡縣制;2、重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