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風口下,“社區便利店”將何去何從?

導讀:在8月28號的阿里“零售通”的戰略發佈會上,宣佈要在2018財年打造10000家“天貓小店”,同時零售通將覆蓋到100萬家小店,聯想到之前京東宣佈“百萬便利店”計劃,線下便利店可謂是巨頭密集入局。那麼這些巨頭以及新入局創業者爲什麼都盯着社區便利店這塊蛋糕?又將會遇到些什麼問題?社區便利店未來的形態又將走向何方?

筆者最近幾個月恰巧參與改造線下便利店的工作,本文主要談談“社區便利店”這一塊,所說的社區便利店,在本文就是常說的“夫妻老婆店”,將使用如下目錄分析描述,與大家一起討論:

一、便利店市場狀況
二、新零售產生背景
三、傳統社區便利店與新場景
四、社區便利店目前的問題
五、社區便利店將走向何處?

一、 便利店零售的市場規模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6-2021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在便利店發展極爲發達的日本,便利店的營業額總額已經超過了百貨公司的營業額總額,成爲日本零售行業的頂樑柱,大體爲54%:46%,並且還被日本國民譽爲“國民生命線”。

我國目前的實體零售市場,便利店和超市的佔比大體是8%:92%,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中國超600萬的線下小店中,70%以上在3-5線城市及農村,市場分佈零散,這些小店就像毛細血管一樣,滲透着經濟。

二、新零售誕生的背景

自去年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圍繞着“新零售”的投融資一樁接一樁;無論是阿里的“盒馬鮮生”--線下體驗,鼓勵線上下單、永輝的“超級物種”這種龐然大物,還是無人便利店、新型便利店,抑或者是辦公室零售,都在對新零售做着不同方式的摸索。

那麼爲何會出現“新零售”,新這個詞從何而來?

1)、電商發展遇到的瓶頸
最近幾年線上電商已然遇到了一定的瓶頸,線上的流量獲取成本提高,都迫使線上電商期望從線上走向線下,獲取線下流量入口,同時作爲一個可控的線下數據採集點

2)、消費體驗的升級
無論是線上市場還是線下市場的消費羣體,從60、70後,已經逐步變成由80、90後主導,這類人羣更關注生活品質,有着自己的生活主張,更加個性,傳統的零售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這類人羣的需求。

他們對體驗(要求更好、更高效、更便捷)以及消費意識(從“買得到”到“買得好”)的改變,反向要求傳統零售店需要發生變革。

3)、技術的變革
有幾個決定性的因素,也是促成了新零售在這個時間點出現:更加智能、更加快速、高效的物流供應;更加智能的網絡服務、以及其他新技術的出現。

日本的零售業相較於國內來說,體驗好的很多。線下體驗好、以及有意識的數據記錄等,他們的電商發展就不如國內。

三、傳統社區便利店與理想的新場景

1、在傳統零售場景中
貨:供應商提供貨源
場:接着就是開店位置的問題,在傳統便利店中,開店位置決定了營業狀況
人:供應商通過便利店,批量式的提供給消費者

在傳統的渠道中:
1)商品並不能及時、準確的觸達消費者,消費者是處於一個非常被動的狀態
2)供應商無法獲取到終端用戶對商品的訴求
3)便利店沒有對消費者充分的數據分析

2、理想的新場景

1)、以用戶體驗爲中心:這可能正是新零售最大的一個變化點,以用戶體驗爲中心,同時針對用戶的行爲數據分析,給出更加個性化的推薦。

2)、商品更加及時、高效觸達消費者:在未來的渠道模式,流通模式將根據不同的消費需求,不同的客戶需求,充分運用不同的渠道,有效解決商品流通效率問題;更加高效的物流配送,所以可以看到現在的快消B2B平臺紛紛下沉,無論是自建倉配還是合作加盟,都紛紛佈局線下物流這塊。

3)、數據化:流通渠道必將通過終端、連接與數據化,真正改變行業效率,使得渠道更加高效率。

4)、更爲精細的商品管理,在做商品分析時,將根據是根據銷量、顧客的喜好,把不同品類商品分爲不同的單品,通過單品管理掌握商品每一時刻的動態變化,實現備貨的精準化,針對不同用戶人羣提供不同的商品。

四、社區便利店目前的問題

如果你認爲新零售下的“夫妻老婆店”有這麼容易融入、或者改造成新模式,那麼可能是暫時太相信“天貓小店”“京東百萬便利店”等等講的故事了-----供應鏈-物流-終端-人-多種服務-數據模式。


在我們實際走訪與調研中,發現很多情況跟設想的還是有些差距,這裏闡述一小部分,調研對象主要爲35-45週歲用戶人羣。 以下是其中一張針對用戶常用到或者關注的內容模塊調研:可以看到店主對商品管理,大多不使用應用;額外的增值服務也用的少;對數據極少的關注。而在收銀中,現金收銀佔了大多數。

那麼當前主要針對“夫妻老婆店”的打法中,大都集中在補貼或者門店改造,期望通過補貼培養用戶使用習慣,而平臺自身期望獲取數據、掌握供應鏈、物流、支付、用戶環節(這個強運營的活)。
1)、如果補貼沒有了,怎麼辦?哪些是用戶的剛需?
2)、在流量足夠好的門店,即使不依賴於第三方。僅僅依賴於“場”,本身就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你如何讓它獲得更多,多多少?
3)、 如何真正的提高人效,提高坪效?

五、社區便利店將走向何處?

隨着線下零售形式的多元化,競爭的加劇,線下零售正在進入形式創新的快速時期。新業態、新業種、新的零售形式不斷出現,零售+餐飲模式、咖啡+零售模式、零售+社交模式、無人店模式、社羣零售模式等等模式。

無論是目前採用換門頭切入,或是從社羣切入,或是從收銀切入的大大小小平臺,這些便利店如何要在未來的五年活的更好?

1)、融入到相對完備的供應鏈、物流、支付體系中,成爲改造型便利店
2)、從源頭入手,徹底使用新模式、新業種
3)、跨界,做更多的嘗試

結語

毫無疑問,在探索新零售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不過商業正是這樣,這或許正是她的魅力所在。我們期待這場“以用戶爲中心”的變革,期待更多的跨界,碰出更多的火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