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被嘲笑该不该减肥?《奇葩说》里的误解。

周六晚上十二点看完《奇葩说》,我码字到凌晨三点,有些观点实在刺耳,不吐不快。

这篇文章,关于如何评判政治正确,关于如何应对他人的嘲笑,关于如何理解真正的包容和多元。如果你思考过或有兴趣思考这三个话题,这篇文章将饶有趣味。


先说背景:

《奇葩说》这一期主题是:我因为太胖,被同学嘲笑欺负,我该减肥吗?

看到这个题的时候,我的想法是:这有什么好辩的。因为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不会因为别人的嘲笑而减肥,我会因为自己受不了胖的自己而减肥。

按这个观点,我是站在反方,也就是不会因为别人的嘲笑而减肥。虽然如此,但我不太赞同反方的论点。我们来以反方辩友的论点为材料,进行逻辑思考。


论点分析:


二遍席瑞的主要论点是:不要谴责受害者。

他认为,胖子在被嘲笑的过程中,是受害者,我们应该去遏制施暴者的嘲笑行为,而不是让受害者改变自己的行为。

这个论点很有道理,因为这是占据道德至高点上做的论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治正确。政治正确是无法辩驳的,因为政治正确的事不管多难执行,但在原则上都是对的。政治正确因为其正确性,往往把坚信它的人带入糟糕的处境。

以政治正确的危害举个例子。如果一位女士,在凌晨三点的夜里,衣着性感地走在公园偏僻的林荫道上,被非礼了。试问,这位女士有错吗?

她是没有任何错的。为什么?因为何时外出、如何着装、走在何地,都是她的自由、她的权利。错误的是非礼她的那个恶人起了色心,违反了法律的底线,践踏了女士作为公民理应享受的权利。

那我问你,你如果是一位女士,会选择在凌晨三点、着装性感的在公园没有灯光的道路上瞎逛吗?都别说这么极端的情况,现在女生出去夜跑都要结伴而行,并避开行人稀少的小道。

为什么我们明明没有错,却要改变自己的行为,连出去夜跑都要提心吊胆了呢?这可是你的自由、你的权利啊!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才是错的,我们应该去改变那些坏人才是,为什么要因为那些坏人、那些施暴者而改变我们自己呢?

你是不是会开始意识到政治正确的微妙了?政治正确在原则上是对的,是你无法反驳的,难道你会否认我们要去约束恶人吗?当然不会。但你会因为它是正确的,而选择凌晨三点衣着性感地在公园散步,以捍卫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吗?我想你也不会。

所以在开头我说这道题,不是一个值得聊的辩题。作为旁观视角,我们会提倡:胖子没错为什么要改?嘲笑他人才是错,让嘲笑的人改才是。但作为受害者,如果想不受到伤害,恐怕只能不得已改变自己的行为,夜跑的女生如是,胖子亦如是。

那说到底,作为胖子被嘲笑,该不该减肥呢?

我认为,在嘲笑者屡禁不止的情况下,作为被嘲笑的胖子,有三种选择:心胸宽广不把嘲笑和胖当一回事;减肥以免受嘲笑之苦;用你优点的光芒掩盖你的弱点,让嘲笑成为尊敬。


三辩庞颖,她的论点值得我们批判与反思。

1.如果我们对自己都如此狭隘,我对别人的宽容,我觉得也是一种虚伪。

庞颖认为,如果我们只能接受瘦的自己,却不能接受胖的自己,那就是对自己不宽容。如果我们对自己都不宽容,那我们所谓对别人的“宽容”就是一种虚伪的宽容,而我们平常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也不是真正的自由、平等。

我听到这个观点非常气愤。我不知道庞颖是因为真的不明白什么是宽容,而讲出这样的话,还是为了赢,牵强地掰出这样的观点。

首先,她认为严于律己是对自己不宽容。

变胖是两个因素叠加的原因:①摄入了大量高糖、高脂的食物 ②运动量过少、消耗能量太少。如果我们摄入了过多的能量,而又消耗得太少,那么盈余的能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下来,于是变胖。

“胖”分明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所导致的结果,是自律差的一种体现。而“瘦”则是在饮食或运动上有所控制的结果,是自律的体现。

庞颖却认为,不能接受胖的自己,也就是不能接受那个不自律的自己,就是对自己的不宽容。按这个逻辑推理,如果我不能接受自己堕落,那也算是对自己不宽容,为了宽容自己,我们人人都应该自甘堕落?荒唐可笑。

其次,她把对自己的要求,等同于对别人的要求。

庞颖的这个论点还有后半段,就是:如果我对自己不宽容,那我对别人的宽容就是一种虚伪。这里的意思是:因为我对自己不宽容,所以我对别人也不宽容。

我们探讨过,她所谓的“对自己不宽容”,指的是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也就是自律;而“对别人宽容”,对应的就是他律。

这里有个概念一定要注意,自律是指对自己的要求,他律是对他人的要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庞颖却为他们画了等号。

所以,作为专业辩手的庞颖提出这个论点,要么是前期准备不足和基本功不扎实,要么是为了赢得比赛不惜传导错误的价值观。实在可怕。

此外,希望大家能明白自律和他律的概念,在生活中,能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包容的底线在哪里,才知道什么可以包容,什么需要禁止,做一个知分寸、懂包容的人。


2.人主动地保留一些显而易见但是无伤大雅的缺点,不见得是个坏事。

庞颖认为,如果我们在社交中,主动保留一些显而易见但又无伤大雅的缺点,能让朋友互相开些小玩笑,产生更轻松的氛围,有利于社交。

这个论点没有深究的意义。我把它放出来只想吐槽一句,各位就别老想着自己要刻意保留个什么缺点了,即使不刻意保留,谁身上还没几个缺点?哪有完美无缺点的人啊,花点功夫干正事吧各位。


在开杠阶段,庞颖讲的话是最值得探讨的,也是能挖得比较深的内容。

庞颖:杨贵妃以胖为美不会介意自己胖,而现代以瘦为美就会介意自己胖。是不是因为社会的嘲笑,所以你自己以为自己介意。

庞颖的意思是,我们之所以会介意胖,是因为现代社会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念。而这个观念是社会灌输给我们的,并不一定是我们自己真正的观念。我们应该做自己,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在意他人眼中的评价。

这个观点实在害人不浅。

首先,我们并不能做到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在每个人都活得痛苦不堪并强调个人意志与精神自由的今天,“不在意他人眼光做自己”是许多人的准则。

但是你会发现这句话是追求也是牢笼。因为你可以不顾一切地做自己,但却很难做到不在意他人的眼光。

因为人本生就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最重要的本事之一就是议论他人。《人类简史》里有说过,我们智人祖先之所以能战胜其它生物、战胜其它人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开始议论他人并有议论他人的能力。

议论他人在人类文明叫做长舌妇,但在原始人时代,议论他人的能力代表有统一、精确的语言。语言能帮助祖先们更有效地传播信息,比如“在部落西边的树林里,有一只老虎”,从而规避风险,也有利于团队合作。

我们就是因为具备议论他人的能力并喜欢议论,才让信息更快速、精确地传播,为进化为人类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议论他人、在意别人的眼光这种事,是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我们与生俱来的。既然我们得了它的益处,也必然要承受它的恶处。

其次,我们的所有观念本就是社会灌输的。

庞颖还表示,我们嫌弃胖是因为现代社会以瘦为美,我们以瘦为美的观念是受了社会的影响,并不是我们真正的观点。

关于这点我想说,我们所有的观点都是社会灌输的,或是约定俗成的,哪有什么自己的观念?我们使用的文字和语言,遵守的规则和法律,不都是社会灌输给我们的吗?

我们信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不也是听了陈寅恪的话吗?穿衣要得体、讲话要体面,我们处处都在按照社会的某个标准行事,哪有完全的“自己的观点”。

但值得说的是,社会有许多个标准,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去选择一个认可的标准,但同时也要尊重其他人所选择的标准。比如你选择减肥,即使你不认同不减肥的人,但你也要尊重他。就如同,你可以不赞同某人的话,但你要尊重某人讲话的权利。

这才是真正的多元和宽容。


最后,对我的观点做个总结:

①谨慎政治正确的观点,它们听起来很对,但却极可能因正确把你带入险途。

②我们应该多点尊重,少些嘲笑。如果你是被嘲笑的人,你可以选择海阔天空,少在意你的弱点;或者弥补自己的弱点,强大自己;用你优点的光芒覆盖你的弱点。

③选一个你赞同的标准生活,并尊重其他人所选择的标准,做一个多元、包容的人。

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在选择相信之前,请先怀疑。


以上。




李大人,专注个人提升,只写干货。

如果喜欢,点个赞和关注^_^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