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學習】或許是這四個因素限制了你的理解力

最近接觸到兩個學生,一個的單詞基礎比較好,另一個相比之下單詞掌握得差一些,但是考試成績則正相反,單詞掌握得比較好的學生在120分左右,閱讀題基本上做不全對。單詞掌握得不太好的學生卻能考到130以上,偶爾還能達到140分,閱讀題基本上做全對。

其實這種現象並不罕見,一個班裏面總有一些詞彙掌握得很紮實的學生,考不過那些掌握得不太紮實的學生,這種現象不能不令人思考:考高分到底需要什麼?詞彙顯然不是唯一的因素。

經過對閱讀題的對比分析,大致可以確定原因:出錯與問題相關語句和段落的理解不夠準確直接相關。由此可見,紮實的詞彙基礎未必意味着良好的理解能力。

那麼除了詞彙之外——良好的詞彙基礎肯定對理解能力非常重要,這無需贅言——好的理解能力還需要什麼呢?這裏涉及到理解的兩個層面,一是句子的理解,二是語篇的理解。

對於句子的理解,除了理解每個單詞,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語法。句子不是單詞的簡單羅列,而是單詞按照語法規則組成的,所以沒有語法知識,就很難真正理解句子,即便是單詞基礎很好也不行。

對於語篇的理解,除了理解每個句子,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邏輯。語篇不是句子的簡單羅列,而是句子按照邏輯關係構成的,所以不理解邏輯關係,就很難真正理解語篇,即便是理解了每個句子也不行。

這樣看來,良好的理解依賴單詞、語法和邏輯三個要素。

但是我在教學中發現,還有一個隱性的因素也在時時刻刻影響着理解,這就是對語言的感知,也就是語感。

一種語言,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總有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或讓你會心一笑,或讓你拍案叫絕,或讓你若有所思,或讓你怦然心動。這些東西看不見,摸不着,卻總能讓人時時刻刻感覺到,這些或許是一個語言中最本質的東西,沒有對這些東西的感知,就很難說真正理解了語言。

綜上所述,良好的理解能力,需要單詞、語法、邏輯和語感四個要素的協同合作,僅有紮實的詞彙基礎是不夠的,任何一個因素的缺失,都意味着理解能力的缺陷,單詞基礎好的學生考不過單詞基礎稍差的學生也就不足爲奇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