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全民目擊》:你所看到的都不是真相

林泰(孫紅雷飾)是當地名噪一方的富豪,六年前結髮妻子病逝留下女兒萌萌與他相依爲命。近來他正籌備與歌星楊丹的婚禮,不料媒體卻爆出“楊丹與某男子車震/一夜情”.....令人震驚的是楊丹慘死地下車庫,兇手竟然是林萌萌。法院審理了林萌萌故意殺人案,庭審過程中卻發現事情並不簡單。林泰長期與司機孫偉妻子有染,孫偉懷恨在心蓄意報復;高價聘請的律師周莉(余男飾)卻暗自出賣林泰,高價收購對林泰不利證據;公訴方代表童濤(郭富城飾)十幾年來一直收集林泰違法證據,極力置林泰與死地.......錯綜複雜的案情,讓真相本身撲朔迷離。

幾乎所有人都說這是歌頌父愛偉大的故事。林泰被捕後,周莉以律師身份約見林泰要求做林泰的辯護律師還原事件真相,林泰說“現在的結果所有人都滿意,這就是真相。”編劇用最不經意的臺詞道出這部電影的真實意義:公衆所看到的真相是自以爲是的真相。

影片一開始鏡頭鎖定在記者雲集的法院門口,在長槍短炮的矚目下司法人員陸續走進本應該神聖莊嚴的法庭。一連串的鏡頭揭示了當今的社會現象:輿論給法律壓力,輿論掩蓋真相。試想,如果死去的不是著名歌星,殺人嫌疑犯不是富豪之女會有如此大的社會影響力嗎?真正需要輿論拯救、曝光的事件往往在起訴之初就被各種暴力摧殘至夭折了。

陳思成飾的幕後導演,像極了事件背後的吃瓜羣衆。一邊無關痛癢地評論“你們說,林萌萌被抓的時候會不會說,我爸是林泰啊?”,一邊又像其他吃瓜羣衆傳遞最新事件發展進度。他深深知道觀衆心裏在想什麼、他們想看到什麼,所以在林泰下車的時候他會像見到面包的乞丐一樣高喊“特寫、特寫啊!”也會在律師周莉在庭審過程中沉思的時候說“這就是個水貨!”因爲案件真相如何與他全無關係,他只是吃瓜羣衆而已。

人們根本不關心某某明星是否真的家暴,是否真的出軌。人們要的是公衆形象的反差,在茶餘飯後的聊天裏我們就可以說“沒想到他是這樣的人,唱出那麼深情的歌確是吸毒”、“他那麼年輕,我看過他挺多電視劇,他居然家暴!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也有人會悲憫地感嘆“賺那麼多錢有啥用,老婆還不是出軌了”、“明星真可憐,全世界都知道他戴綠帽子了”......

法院門前圍堵的記者,林泰接受的“女友和女兒掉進河裏先救誰”的弱智問題,前線記者發來的“案件最新進展”都和現實生活中的各路媒體、小報記者無異。你以爲那些記者的弱智問題真的是無腦嗎?其實他們的新聞稿早已經寫好,只要林泰回答一句“救女友”或者“救女兒”,標題黨立刻會把“一萬富翁只爲情,親生女兒都不行”的標題發表在當日的娛樂頭條上。

自媒體人追求熱點,炒作熱點。觀衆接收來自同一方向的輿論引導,逐漸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網絡言論自由的時代觀衆的情緒受到輿論方向引導,時而憤怒、時而熱血、時而感懷。人們在網絡平臺上肆意發泄各種情緒,言辭無不激烈,每一次“社會熱點事件”都有網絡暴力被害人。事件中心的當事人往往成爲“人型靶子”,任由網民言語炮彈的攻擊。

互聯網發展後,“網絡言論自由”成爲大家經常討論的話題之一。近年來新媒體發展,全民新聞人更加劇了這一項“言論自由”的熱潮。在某些網絡學習平臺上,隨處可見“教你怎樣運營新媒體”“教你寫作月入過萬”的培訓班。所謂的新聞人通過觀察、揣測公衆心理,總結出什麼樣的標題最吸引公衆眼球,怎樣偏激的言論會引起全民關注和討論,甚至他們知道怎麼引導輿論的方向可以發酵出社會熱點事件。所謂的媒體人熟練運用各種語言技巧撩撥人們的好奇心和發泄欲,從而完成事件炒作。

童濤代表的公訴方,簡直就是現實社會自媒體的代表了。沒有證據,全程靠直覺辦案。“我覺得司機孫偉有問題”、“我覺得林泰不可能束手就擒”、“我覺得事情並不簡單”簡直和自媒體思維一模一樣。在無憑無證的情況下指認林泰爲兇手、臆測事件發展,引導大衆輿論方向,從好人或者壞人的標準都從他一個人的評價標準來評估,然後把他評估的標準告訴周圍的每一個人。

律師周莉是知道事件整個發展過程和真相的人,過程中她推波助瀾完成了公衆意義上的“真相”。作爲律師她深諳撩撥公衆輿論對法律的重要性,用盡各種手段煽動輿論影響。當她想把事實意義上的真相公之於衆的時候,發現根本無力抵抗強大的輿論壓力了。她說“我是個律師,我要爲真相負責。”現實生活中,多少人忘記自己的本職身份了?

林泰可以說是整部電影裏最強勢的人了,有錢、多金、名噪一方,社會上多少女性夢寐以求地希望榜上這位鑽石王老五。有多少人羨慕,就有多少人嫉妒。可望不可及的財富,美女傍身的風流,使嫉妒的人開始仇恨,希望這位富豪從山峯跌入塵埃,希望知道他背後的家庭一團亂麻,“女兒殺後媽”、“女友出軌神祕男子”“正妻病逝,十年小三終扶正”等等,一切狗血的家庭倫理鬧劇人們更希望發生在他身上。人們仇恨他,這就是公衆的真相。

去年的“保姆縱火案”,一場大火燒燬了一個溫馨的家以及一個母親和三個孩子的生命。事件一經報道就成爲社會焦點案件,在未查明真相之前網民們通過自己的主觀臆測編造了“保姆情殺女主人”“保姆和男主人偷情已多年”等等不堪入耳的話語,甚至事件真相公之於衆還有人會說“男主人一定不是什麼好鳥兒”“不過是假惺惺博同情的事”。我不明白爲什麼4個生命的隕落從一些人的嘴裏說出來是如此的輕快?

我們在課文裏都學過古代的“文字獄”,現今的網絡暴力與文字獄又有什麼兩樣?誠然,自由本身就是相對的,大部分人言論自由就意味着小部分人的言論自由必須被壓制。輿論給明星壓力,逼迫她們爲口誤爲無心之失,甚至爲一句玩笑道歉;輿論給法律壓力,於是法庭不得不考慮民憤給當事人高於正常的刑罰;當法律都可以被輿論左右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懷疑所謂的法律是否還具有其公正性。

所謂的價值觀,可能只需要幾個大V,幾個粉絲過萬的自媒體就可以衡量,輿論的力量代表主流價值觀。雖然有時候錯的離譜,錯的可笑。東野圭吾在《嫌疑人X的獻身》中有一句經典臺詞:“你對真相一無所知”。

《全民目擊》的結局是一個開放式結局,無論是還原真相,還是順應輿論真相,我們都希望每一個輿論的事件的背後是愛的故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