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升职加薪必备的文案写作课!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籍是《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十分适合步入职场,或即将步入职场的人士阅读。

本书的作者是前麦肯锡顾问高杉尚孝倾力之作,归纳了麦肯锡公司盛行数十年的经典写作方法,结合作者自创的表达技巧,干货颇多。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能掌握以下四种技能:

逻辑思考的能力。遇到问题思考周密严谨,不重复、不遗漏。

讲述故事的能力。搭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结构框架,使用金字塔结构和SCQOR故事展开法,一气呵成讲述吸引老板的商业故事。

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时一眼看出问题要害,并快速作出正确的处理,提升解决效率。打造自身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稀缺性。

说服他人的能力。逻辑思考加上心理学技巧,一句话就能让客户心动买单,销售靠的从不是口才!

本文是我读完此书后总结的笔记,摘抄了书中我认为对职场晋升有帮助、对个人成长有价值的内容,主要是书中的2-7章的内容。

个人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是第四章【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第五章【有说服力的故事如何展开】,可细度,其他章节可略读;如果对销售感兴趣,第七章【文案的高明说服技巧】也会非常适合你。

如果大家对本书有兴趣,可私信我领取免费电子书资源。

二、写出流畅有力的文案

主语、连接词、具体性,三大重点

善用主语,影响别人思考

文章一气呵成,就是逻辑思考

用字具体,表现负责的态度

分段:表达多个信息的窍门

2.1善用主语,影响别人思考

想要刺激思考,用及物动词(门要关了VS列车员要关门了)

想要对方照办,用不及物动词(门要关了VS要关门了)

视情况刻意省略主语(比如“我个人这么认为”容易引起反驳)

主语与谓语应该靠近一点,才能表达事情“怎么了”、“是什么”、“谁应该做什么”等信息。

×业务部长在前天的例会中,听到各业务据点报告的业务进度比预期来得好,以及各据点关於伦理提升所做的说明之后,感到非常满意。

√业务部长在前天的例会中感到非常满意,因为他听到格尔乌据点报告的业务进度比预期来得好,也听到各据点所做的关於伦理提升的说明。

2.2文章一气呵成,就是逻辑思考

状况一:你想“追加”说明,还是“归因”结果

由于市场不景气,各企业开始陷入困境,住宅行情持续下跌

追加说明:除此之外,而且

因果关系:由于,所以

状况二:你想追加说明,还是强调手段?

削减各国课予的业务,推行排放交易,为一种有效方式

追加说明:并且推行排放交易

强调手段:目的是推行排放交易

连接词是文章通顺的灵魂

检查完语句衔接,再重新检视全文的脉络

2.3表现负责的态度

少用抽象词语如“重新评估”、“推动”、“调整”(如果只想表明方向,可用抽奖词语;如果要进入具体层次的概念,要用具体词汇)

“XX性”、“XX力”,滥用让人没性又没力

具体表现可以静心,可以动情

2.4分段:表达多个信息的窍门

段落可以随性,分段不可随意(分段指主旨切割)

分段就是以完整区块传达单一信息

三、你的思想,如何以精彩文案呈现

表现思考的技巧,你能运用自如吗

金字塔结构:逻辑思考的核心技巧

信息的设计:我要表现什么?用哪种表现技巧

用什么信息做推论

摘要法:把多个具体信息整理成一个抽奖信息

抽象化,化繁为简的技巧

由上而下法

主题金字塔,解析的利器

MECE的技巧,意义在于“思虑周延”

3.1金字塔结构:逻辑思考的核心技巧

金塔结构:一件事情要想到三层

主要信息:最终提案信息就是主要信息,结论

关键信息:每章就是关键信息,背景、优点、风险、实施的体制等

次要信息:分段信息(几个段落形成一个分段,每个分段都有标题)

金字塔分两种:并列型和直列型

并列型:任何一个下层信息都和上层信息有直接关系。纵向关系强,横向关系弱

直列型:下层信息的横向关系较强,只有最右侧的下层信息支撑着上层信息

用金字塔结构表达的好处:确认双方主题在同一层次

3.2信息的设计:我要表现什么?用哪种表现技巧?

信息设计的模式:由下而上、由下而上

由下而上:三段式金字塔结构,由金字塔底部的次要层级开始,依序往上为关键层级、主要层级(精炼)。

①由下而上法是将信息分组 ②先给主题命名,再将信息分组。

主要方法:①结论法 ②摘要法。

搞清楚,老板要你做结论,还是做假设?

3.3结论法:用什么信息做什么推论

记述信息:使用因果论证法和实证论证法

评价信息:根据评价条目或评价标准来论证

规范信息:行动原理的论证方法

3.4摘要法:把多个具体信息整理为一个抽象信息

信息这多,你得一句话全抓住

抽象思考的摘要,不是删除而是萃取(把地球精简成地球仪)

通常是:先抽象,再推论(摘要法与结论法双管齐下)

再学习:先推论,再抽象(比如根据具体词汇推论抽象词汇)

3.5抽象化,化繁为简的技巧

太具体和太抽象都很难懂

“部分抽取”不是抽象化,“一言蔽之”才是抽象化

3.6由上而下法

由上而下法:将信息加以分解

由上而下,拆开解析:理由法和详述法

详述法:告诉别人如何做(指导策略)

用由上而下法验证由下而上法;二者经常同时进行

3.7主题金字塔,解析的利器

每一层的主题都具体,逻辑就清楚

主要主题只能有一个(最多两个)

关键主题最好三个,可以五个,最多七个

3.8MECE的归类技巧,让思考完整周全

MECE:不重复、不遗漏(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想不出自己的MECE架构,先用现成的(比如物理模型,3C)

养成MECE的习惯(平常多做归类思考)

些微重复无妨,切勿遗漏

设定“其它”为主题,并进行整理,可预防遗漏出错

商务文案,切忌主题散落

先构思好金字塔,就容易设计信息

四、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迅速提升你的做事能力

解决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发现问题

第二步:设定具体的课题

第三步:确定课题后,列举替代方案

第四步:评价各替代方案

第五步:实施解决策略

4.2第一步:发现问题

“问题”,就是现状与期望之间有落差

问题分三种:恢复原状、预防隐患、追求理想。

恢复原状:将已损坏的事物修理好。(别让恢复原状成了找替罪羊)

预防隐患:放任不管,未来会产生不良后果的问题

追求理想:期望现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个问题会包含上述多种

能够解决对方的问题,才是好提案

4.3第二步:设定具体的课题

高杉法:问题的类型不同,对应的课题也不同

恢复原状:分析原因、状况掌握、应急处理、根本措施、防止复发(核心:掌握状况)

预防隐患:假设不良状态、诱因分析、预防策略、发生时应对策略(核心:诱因分析、预防策略)

追求理想:资产盘点、想要的理想状态、实施策略(核心:选定理想、实施策略)

4.4第三步:确定课题后,要列举替代方案

三类问题各有相应的替代方案

用头脑风暴法构思替代方案

不能批评别人的想法

尽量提出大胆的想法

欢迎自由奔放的发言

发展别人的想法

4.5第四步:评价各替代方案

根据必要条目和优先条目来评价

替代方案不能只评估好处,风险也要评估

4.6第五步:实施解决策略

如果问题太简单,公司就不需要你了

不管什么策略,实行不外乎五步骤

设定实施的终止期限

选定实施项目

学习知识或技能

制作实施进度表

修正期限以及开始行动

“动脑的”别忘了和“动手的”沟通

学会高杉法,局面立刻扭转(特有的两个步骤:问题类型化、课题范围的设定)

五、有说服力的故事,如何展开

你会说“商业用”的故事吗?

故事的本质

用SCQOR铺陈

SITUATIONG(设定状况)

COMPLICATION(发现问题)

QUESTION(设定课题)

OBSTACLE & RESOLUTION(克服障碍、解决收尾)

故事的核心部分如何展开?

SCQOR实例

5.1故事的本质

有逻辑的故事,就是“关键层级”环环相扣(SCQ-O-O-O-R)

连接词,将你的故事情节变紧凑精彩

5.2用SCQOR铺陈

故事展开的基本步骤: 设定状况→发现问题→设定课题→克服障碍→解决收尾

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发现问题并归类→选定课题→选出替代方案、评估替代方案、实行解决策略

SCQ为“起”;O为“承、转,承、转,承、转”;R为“合”

5.3SITUATION(设定状况)

先介绍主角

然后叙述持续至今的稳定状况

要设定好故事的涵盖范围(地球、亚洲、日本、东京;行业、企业、部门、产品)

一开场的状况描述要勾起认同感(正因为接受者已经了解,所以更应该讲出来;千万别以为“他们已经知道了,所以不讲也没关系”)

5.4COMLICATIONG(发现问题)

颠覆现状,让对方引起共鸣(C颠覆了S的稳定状态,发现问题。问题分为恢复型、预防型、理想型)

打破开场时给对方的安定感

5.5QUESTION(设定课题)

恢复原状型问题

掌握状况

应急处理

分析原因

根本措施

防止复发

预防隐患型问题

假设不良状态

诱因分析

预防策略

发生时的应对策略

追求理想型问题

资产盘点

选定理想

实施策略

思考周全,以免当场被问倒(是要按部就班铺陈整套课题,还是只讲一两个课题,必须视情况/需求而定)

故事的导入部分“SCQ”务必紧凑(用最简短的语言来表现)

5.6OBSTACLE & RESOLUTION(克服障碍、解决收尾)

“OR”找回失去的安定感(O的过程是故事展开的核心,篇幅最长占全文六到七成)

5.7故事的核心部分如何展开

Q决定了O→R的故事铺陈方式

恢复原状型问题,故事要提到“说明状况”

故事的精彩之处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应对策略要聚焦,切忌什么方法都提出(比如处理应急问题时,先灭火,再分析火灾的原因)

预防隐患的故事,一定要分析“诱发原因”

给对方三个选择条目,太多反而会显得你糊涂(根据O的状况,考虑R的篇幅)

追求理想的故事,一定要说出“实施策略”

必须提出如何达成理想的实施策略提案

故事收尾要简洁有力,未必要有大结局

5.7SCQOR的实例

开场紧凑、过程精彩、结尾简洁有力(故事参考原书)

有主题、有标题、有摘要式的故事展开(桃太郎)

六、金字塔结构,如何转成报告和简报

展现逻辑说服力的文案,你得这样写

用金字塔结构当设计图

金字塔如何写成“报告”

简报,怎么用金字塔结构呈现?

6.1用金字塔结构当设计图

讲故事,要先想好架构

先写出“主题金字塔”(导入部分,SCQ→桃子的解析与对老婆婆的意义,3O→结论,R)

填入信息,建成上半层金字塔(填入关键信息,即每段的标题/结论)

建成完整版金字塔(主题下加入摘要,标题下加入次要信息)

6.2金字塔如何写成“简报”

参考原书:“桃太郎”报告型格式范例

内容很长,就将主要摘要放在前面(简报一般为A4纸大小,可以不加摘要)

标题要犀利,主题可以省略(主题是一句话的信息,表明你想要讲什么,不在非省不可的情况下建议保留)

标题别凭空而出,正文中也要提到

在每个分段的最前面,标题显示你最想传达的信息。因此,你最好能在文章中再次提示一次跟标题一样的信息,但未必要字字相同。

请注意,不要将标题兼做正文的结论使用。标题是标题,正文是正文,不宜将标题视为将正文抽象化处理后的结果

6.3简报,怎么用金字塔结构呈现(参考原文:简报资料概念图,位置79%)

每一页只放三个要素

标题:这个页面中最想传达的信息,最长不要超过两行

主题:该页的主题

支持性的信息:①支持标题的信息 ②基本上需要三个论点,最多五个 ③必须非常确定使用的是直列型或并列性,别忘了使用逻辑连接词

页面的顶端放“标题”

每一页都设定一个主题(主题是信息的容器,为整个页面做出定义。如果连续好几页都在说明同一主题,说明主题范围太广或细节太多)

并列型支持信息使用“追加”连接词(再者、还有)

直列型支持信息使用“追加”以外的连接词(因为、因此)

简报封面:标出主要主题(如有必要,标出时间、地点、场合,即TPO)

摘要页面:先“一口气”讲完整个故事

关键信息页面:逐条列出整篇内容(包含主要信息、主要主题、关键信息。这页类似目录,但非单纯的目录,因为里面放的关键信息是要用来当做支持信息)

一开始就重复,好处多多(对于接受者而言,是第一次听到的信息)

以次要信息支持关键信息

最后以摘要页面结尾

七、文案的高明说服技巧

逻辑思考,加上心理学技巧,说服人不必口才犀利

信息传达,由上而下效果最好

问题有三大类,如何提案让客户愿意掏钱

风险不能避免,只能管理

替代方案给几个?提出顺序有学问

规范信息如何提高说服力

描述信息,一样有说服力

7.1信息传达,由上而下效果最好

商务文案,一开始就讲重点(主要信息-关键信息-次要信息)参考:故事的传达顺序

由上而下,先说结论让对方安心

由上而下,借用对方的思考能力(联想补足未知部分)

由下而上,勾起的是敌意而非兴趣

别让听众一路猜结论

慢慢导入结论,害你无暇捍卫自己的观点

7.2问题有三大类,如何提案让客户愿意掏钱

高价商品或服务怎么销售?想想“预防隐患”

没有顾客愿意花大钱只为“恢复原状”

你想帮他“追求理想”,结果他把你延后处理(产生效益具有延后性,缺乏迫切性)

效益大、情况急,潜在问题值得花大钱

教我赚一百万,不如教我怎么不赔一百万

预防问题之后追求理想,效果更好

公司高层只想“追求理想”,别跟他维持现状

别固执于你的认知,对方的认知才是重点

7.3风险不能避免,只能管理

解决方案必须提及风险(鼓励把风险告诉对方)

“万一...怎么办?”的疑问,不可闪躲

可以回避的风险,不叫风险

对方容许的风险范围才是重点,你做保证没用

损失金额与发生概率,决定是否承担风险

承担风险时,只看金额、别管概率

什么时候可以不提风险

假如对方十分了解风险,正在犹豫该不该答应时,可以只提利好,避开风险

7.4替代方案给几个?提出顺序有学问

单一选择就是没得选

给出替代方案,以三个为原则

第一个方案,会产生心锚效应(比如介绍产品时,先介绍5万元,再介绍2万元;和先介绍8千元,再介绍2万元)

第一印象,通常也是永远的印象(第一印象会长时间影响顾客对于商品或服务的形象)

一般人喜欢中庸,请给他中间选项(比上便宜,比下高级)

在设置选项时,把你最想推荐给对方的选项,放在中间位置

7.5规范信息如何提高说服力

和他的命题一致,才能说服他

先设想对方的规范命题是什么,然后再提出呼应这项命题的根据

规范命题:人在无意识中的行动依据

善用规范命题,不下命令也能改变行为(健康、有利、守约...)

对方无意识,你得意识化

强化实利命题,人人都吃这一套(命题包含:实利性、伦理性)

应该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应该回避对自己不利的行为

强调伦理命题,但是别讨人情(注意自己是否有强迫别人遵循道德之嫌)

伦理和实利,软硬兼施

7.6描述信息,一样有说服力

说因果,举实证,描述现象变成规范行为

用对评价命题,一句话就让人心动(比如:富有设计感的车子为好车子)

用因果与实证来推论时,想象不宜太跳跃


本文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