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生「有用」起來


最近跟朋友聊天時,說到很多人其實都是快樂地生活在謊言中。

雖然我自己沒有什麼具體證據,但可能是受一些影視劇的影響,也認同這個說法。人們口中的真相,似乎永遠處於一種變動的狀態。說不定周圍的一切都只是某些精英設下的局,絕大部分人只是極少數人手中的玩偶。

我由此想到,其實這個社會很多人都是無用的。下面簡單說說一些想法。

1、未來,當越來越自動化的設備和人工智能出現時,這個問題將會愈加顯現。AI把過去大多數人所做的重複性勞動甚至於某些腦力勞動都替代了,那剩下的人呢?除了一小部分操控局面,剩餘的很大一部分估計都只是被動地消耗資源和娛樂至死,還有爲AI提供數據食糧,沒有任何其他作用。

2、很多人的生活只是浮於世俗表面,很少去追問一些本質問題,尤其是年齡變大、被生活的瑣碎磨平了思考的觸角之後。於是我們喜歡避開痛苦、習慣短視、貪得無厭、追求安穩舒適。很多人的生活都是順着人性的,並且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以爲自由就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殊不知這只是運行事先寫入大腦的基因代碼罷了。

於是,只要給這些人足夠的吃喝和娛樂,滿足最基本的生物層面的慾望,便能使他們安定下來,快樂地生活着,無聲無息地達到操控的目的,就像《美麗新世界》裏面那個快樂的烏托邦社會一樣。而背後的操控者,正是那些有意識地做反人性的事情,並且研究人性,加以利用的人。很多遊戲、社交軟件不都是一小撮精英操控一大幫烏合之衆的例子嗎?

3、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一片生活氣息濃厚的菜市場和街區。看着路上來來往往的老人家,慢悠悠地買菜和聊天,有時候會不禁想:忙忙碌碌一輩子,最後安享晚年,這樣的話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況且很多人都是一個很普通的人罷了,並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除了留下基因。就是說很多人生活的意義就在於找對象結婚然後繁衍後代,這種行爲在某種程度上的確能給人帶來一種意義感。社會越落後,人們生的孩子往往越多,原因之一或許就出於內心的空虛感,讓他們唯有把意義寄託在下一代——即把人生的意義縮減到最基本的生物性層面:繁衍。

但是,以最基本的生物性爲生存目的的人生,除了把基因傳下去,豐富整個地球的基因庫,還有什麼其他意義嗎?

人類,和其他動物不一樣的地方或許就在於,我們除了具有生物性,還具有神性。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文化。我們除了受基因驅動,還受文化驅動。我們生存的意義除了能留下基因,還可以留下meme——這個詞最初是源於《自私的基因》一書,與基因類比,就是指文化的基本單位,通常通過模仿等過程進行傳遞,如一個觀念、一篇文章、一首歌……所有的meme,都是思想的產物。

所以,讓我們從無用變得有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嘗試去創造。這多多少少會有違本性,因爲我們總是習慣於享受別人創造出來的東西:想法、消費品、活動、歌曲、書本、遊戲、電影……但是卻往往不會主動去創造什麼。要去創造,意味着就要學會痛苦。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創造都是好的,有些只是爲了譁衆取寵,我們要確保創造的最終目的是爲了愛與美。

方法之二,就是通過一些靈性的探尋,進入生命的深層,接近神性。例如一些宗教信仰者、修行人。這些能很好地讓人剋制本能的生物衝動,喚醒沉睡在心中那個充滿愛的真我,完善自身。

無論是什麼方法,一開始都是會有點痛苦的。可以這麼說:學會享受痛苦,生命纔會開始變得有意義。吃喝玩樂終究只是低級的刺激,帶來的爽快很快會消除,我們無法從中得到永恆的滿足。而懂得痛苦,才能帶來最長久最持續的通暢,那纔是真正的自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