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學習的【道法術器】打造學習的利器,學會剋制做到極致

寫在前面——

很多時候其實並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我們付出的努力沒有累積到一起,永遠從"0"開始,永遠達不到終點。

很多時候,我們學了很多東西,但是邊學邊丟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爲我們缺乏一個知識管理系統,而知識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打造一個讓信息能夠存留,並且高效收集,彙總到一個知識庫裏的機制。

生命是一條大河,河裏川流不息,無時無刻流淌的是我們不斷攝取、理解、消化、內化、輸出的信息。生命本身就由各種各樣的信息構成的。生命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是一片DNA,而DNA的本質其實也是信息。

在人生中,我們需要不斷處理各種各樣的信息——如何去做出一個選擇和判斷,如何在工作、生活中選擇自己的目標,如何爲了實現這些目標而努力,

其實這些都是信息的收集、處理、內化、輸出,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信息流的質量決定了生命的質量。

我希望的就是:和大家從源頭改善人生的信息流,真正的會學習,有效且高效地學習。

希望您能和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個人VX:(banchengyanyu1111)

公衆號:(半城煙雨沙)

傳送門——

(1)信息斷舍離-逃離‘信息焦慮’‘無效學習’‘碎片化學習’(信息斷舍離) - 簡書

(2)用”inbox體系”有效管理知識累計疊加(方法論) - 簡書

(3)費曼技巧(上)費曼學習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簡書

(4)費曼學習法(下)費曼筆記法(真正有用的筆記) - 簡書

(5)筆記分類法(外腦+MECE+GTD+inbox體系+思維導圖+費曼技巧)上 - 簡書

(6)體系化標題?杜威十進制編碼分類、標籤 - 簡書

(7)如何選擇學習工具(印象筆記你不知道的提高效率的技巧) - 簡書


正文——

學習的【道法術器】——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學習工具】但是有了好的工具,學會的高效的使用方法,就真的能做到高效學習嗎?不一定,因爲這些都還只是【器】【術】【法】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 】

【學習之道】和【科學的學習的方法理論】同樣很重要,決定了80%的學習效果。

【技巧學習】的【術】和【軟件學習】的【器】只是爲了幫助我們的【道】能更好的落地。用20%的精力,高效地解決問題

很多人愛空談【道】,這其實都是紙上談兵。因此,我們想解決一個問題,就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具體地掌握核心操作。

學習利器的【原則】——【善用利器、剋制、極致】。


【善用利器】是學習者、創造者對工具使用的原則。

爲什麼工具是【學習利器的原則】呢?首先,工具的【價值】在於【放大個人能力、克服生物和物理的極限】。使用工具前是無法想象某種質的飛躍的。生理和物理上都要做【工】,但大多數都是簡單的【加法累計】而工具能夠實現價值創造的【幾何級數增長】

比如按生物和物理的能力,人類社會財富的積累是緩慢而痛苦的,參照各大國家原始積累的過程,要麼來自於農民和工人甚至是童工每天10幾小時無情的剝奪,要麼來自於奴隸貿易的流血。要麼,是礦工的汗水知道後來的幾次【工業革命】

其實【工業革命】本質上是【工具的革命】

【工具不斷升級】創造的價值越來越脫離【生理和物理能力】的壓榨,

做最少的【工】產生更多的【價值】這也是你現在能坐在乾淨的寫字樓,背靠着椅子,用鍵盤就能創造財富的原因

所以我們是沒有理由排斥工具的!

思維的飛躍——【工具的突破】

當人類【用腿走的時候,人的速度是比不上大多數動物】但是後來人類馴服了馬、製造了馬車,人能【超越自我生物的極限】。

可是在【發明汽車之前】人們的都是【世界上最快的馬】,

【工具的突破】某種意義上是【思維方式的一個飛躍】,工具是人造的,同樣:【人的思維方式也會被當時的工具水平所塑造】但是【能突破現有工具的塑造,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強大的意志力】

所以,如果你覺得你不需要工具的話,那麼你可能還是停留在上一個層級的思維方式。

嘗試新的工具可能會幫你帶來一次【新的系統升級】如果當前的生活感到【有非常多無解的死結】,說明你【需要一次系統的升級】了你的【思維方式可能會帶來徹底的改變】

蘋果在20年前ThinkDifferent廣告裏.列舉了歷史上各個領域的傑出人物、大師。他們都是【創造者】也可以是【創新者】對着畫布能看到絢麗的圖畫;坐在寂靜的房間,能譜寫出震撼靈魂的樂曲;擡頭看星空,能想象出想移民到火星上。

而蘋果就是爲這些創造者【製作工具】幾千年來,人類沒有智能手機,沒有互聯網,但是他們都能活得好好的。可是如果現在讓你不去使用現代技術的產品,你能想象出【沒有智能手機的生活】嗎?你能想象沒有iphone之前的生活嗎?印象筆記這類知識管理工具,其實就是知識工作者的智能手機。

剋制和極致——

認識到【工具的價值後】想要讓工具發揮價值還需要做好四個字【剋制、極致

【剋制】——在【術】和【器】的層面要剋制,在【操作技巧】和【工具選擇】的層面要剋制,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對比,追求極致,【重心】應該是【核心的】【能幫你解決問題 的 】【最重要的幾個功能】這纔是【解決問題最好的產品】用最好的能解決問題的產品。

【極致】——在【道】和【法】的層面要極致。在【實踐】【思考強度】【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做到【極致】

反過來說,正是因爲我們【剋制】了後纔有可能【達到極致】。

梵高不會糾結,因爲他一生只用Moleskine筆記本,他對藝術的追求,對向日葵和星空的呈現做到極致。

達芬奇不會在乎器材,用雞蛋清調製顏料作畫,因爲他把對繪畫、科研發明的追求達到了極致。

畢加索會隨手拿起手電筒,就可以用光線來作畫,因爲他對繪畫的技藝和藝術本質的追求早已達到了極致。

對比之下,很多人買了Kindle不是用來夜讀,反而花了很多時間,整天研究刷系統用自帶的瀏覽器上網。除了很小一部分是專門研究電子產品當作本職工作的,其他人如果這麼做,真就只是【工具癖】了。

很多人可能看過韓寒拍的電影,《後會無期》裏面有一句【喜歡就會放肆,愛是剋制】


小結一下——

工具的突破,也是思維方式的突破,8個字——【善用利器,剋制、極致】

學會釣魚永遠比給你一條讓你當下吃飽不餓的魚更加重要。而我希望在今後的知識學習、個人成長,打造學習的方討論等等的路上能夠和大家一同前行,我希望得到並不是一盆今天吃了就不餓,但是明天還會餓的紅燒魚。我希望學會釣魚,並且和更多人一起實踐捕魚的方法,用切實的個人成長來抵禦這種的焦慮。

學習是一個完整的閉環,是非常漫長的。我會用最容易的理解的方法和語言,和大家分享學習背後的方法論,更深入的理解這些方法論,

對於學習來說,我們需要的其實並不只是一些小技巧小經驗甚至是套路,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精巧的系統,一個雖然見效慢,但是能一勞永逸,真正能夠解決你的問題的學習系統。

所以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想和我一起精進的朋友,我們一同前行,輸出倒逼輸入,相互督促,鼓勵,一起進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