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適合自己的黑科技

不經意間發現有這麼一本介紹黑科技的書籍叫《那些你以爲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科技篇》。書名很長,作者是TED科技界的網紅大衛·波格。最初看書名以爲是介紹高新科技發明的,拿到書一看很驚訝,都是一些我們身邊實用的乾貨技巧,從手機的應用,相機的使用,計算機的使用,到office軟件,瀏覽器及APP的妙用,可以說我們日常接觸的工具基本上都涵蓋了。不要奢求全部掌握這些技巧,如果每個設備或工具上嘗試着去熟練運用1-2個技巧就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效率。

有好多時候我們買了一件電子產品,但大部分的功能可能沒有去嘗試或者是不知道它具備這樣的功能或用法。比如身邊有好多人在用蘋果的手機和iPad產品,我見到不少人在輸入郵箱地址時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敲“.com/.edu/.gov”等網絡地址後綴,作者大衛·波格交給我們竅門是:英文鍵盤狀態下,在郵件地址欄中用手指按住句號(.)鍵,就會彈出一個包含網絡地址常用結尾的菜單——包含.com/.edu/.gov。

還有一個就是好多時候你看到幾個人拿着iPhone手機自拍把胳膊伸直了還是達不到想要的效果(比如把臉型拍小),當然現在好多APP可以實現美顏的功能,但作者教給我們,當沒有自拍杆或胳膊不夠長時可以把手機找個東西支起來,然後用耳機線的音量按鈕來遙控拍照,這樣你可以藉助耳機線加上胳膊的長度來拍出合適比例的相片。iPhone的重度使用者們之前這樣玩兒過嗎?

我們在工作中仍會用到USB線,好多時候分不清楚插頭的正反,顛倒幾次才能插到電腦的USB接口上,其實仔細觀察USB線的接頭上是雕刻有帶箭頭標識的圖案,這個標識就是爲了讓使用者看的見好識別,所以只要這個標識朝上往電腦上對應的USB接口上插就可以一次性完成。

對於我們工作中使用的電腦及軟件同樣有許多地球人都沒發現的黑科技,書中進行了很詳細的講解。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快捷鍵的使用,想提高效率就要掌握常用的快捷鍵,要熟練運用Ctrl,shift,Alt這三個鍵和其他鍵的組合。比如我們在演示PPT幻燈片的時候,只記住了按F5鍵是從頭開始放映,但忽略了shift+F5,當你放映到某一頁時要退出查看其他資料,然後回來接着按F5+shift鍵就可以從中斷處開始放映了。書中作者還列出了很多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快捷鍵使用方法,使用快捷鍵不僅讓我們能提高效率,而且認識到鍵盤中每個鍵的功能定位不同,26個字母和數字鍵經常使用它們的作用有好多時候跟shift,Ctrl,Alt鍵是沒法比的。就好比我們日常的生活或工作中經常用慣性思維來判斷和解決問題,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shift我們的思維習慣,shift我們的視角,這樣纔可以系統地認識事件的多面性,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每個人讀完《那些你以爲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科技篇》這本書的感受可能不同,這取決於我們日常使用這些電子產品或軟件的習慣,有的人電腦用的好,效率高,掌握了一些快捷鍵的使用竅門,有的人手機用的好,多嘗試了一些自己可用到的功能。總之大多數情況是根據我們每個人不同的需求去發掘適合我們的功能,發掘或探索這些黑科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同樣養成應用這些竅門的習慣也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所以問題回溯到我們每個人的需求上,根據各自的需求去探索我們擁有的電子產品或軟件;反過來站在設計者的角度來看,需求會推動科技的發展,也會推動像作者大衛·波格這樣的科技愛好者不斷地去探索發掘出產品本來就具有而未被發現的功能。從這個角度來說電子產品的說明書也許真可以省略掉,比如蘋果的產品就沒有紙質的說明書。有些產品被購買來不是爲了用的,可能是爲了滿足情感需求的;有些產品被購買來是爲了當生產資料的,常用的功能消費者基本都會了,技巧性的功能也不需要,比如可能有些消費者買個iPhone只是爲了做網商,會用幾個訂單及支付的app就可以了;有些產品被重度使用者買來就是爲了在不斷地使用中發掘出設計者都忽略的技巧的,這類人是不需要產品說明書的,他們會探索出各種黑科技。同樣,這本書我是買來想學習並嘗試着去掌握哪些自己之前未知的黑科技的,因爲對於科技產品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