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理想國》沒那麼難讀,也沒那麼難懂!

合上《理想國》的最後一頁,我就在琢磨要不要寫點什麼,如依着往常習慣,總要寫篇書評作爲閱讀的總結,但一想到這可是鼎鼎大名的《理想國》啊,嚇得我立即把書評改成了讀後感!且這是第一次讀,感覺置身於雲遮霧繞之中,有種模模糊糊的領會,千頭萬緒的焦躁,以及“我竟然看完了!”的不可思議感,於暈暈乎乎中只記得一些有趣的內容。

對於《理想國》這樣的名著,尤其是哲學典籍,大多數人都抱着敬畏感,且畏大於敬,尤其是語言方面的原因導致理解起來更加艱難。從前,我抱着初嘗的心態,翻看過吳獻書先生翻譯的《理想國》,讀了沒兩句便汗涔涔下,本來哲學就是神祕兮兮的,譯成了文言文,字都認識了,可理解起來太費勁兒,於是神祕之上又填了一層晦澀難懂,真是要了命了,只好束之高閣。又過了許多年,偶然得知還有郭斌和與張竹明譯本,一改之前文言式的曲折,更符合現代表達,方便現代人理解,於是這才鄭重的讀了起來。有時候,橫亙在名著和讀者之間的障礙就是翻譯,吳獻書先生的譯本在當時可謂最好,但是再好的譯本也只能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郭、張的譯本承接了下來,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好的譯本,在原著和讀者間搭建溝通的橋樑。

經典之所以爲經典,就是因爲能夠經歷歲月的淘沙,讓平凡的文字在千年之後依然能夠熠熠生輝,給人醍醐灌頂之效。《理想國》由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著,借先師蘇格拉底之口,論述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國之藍圖。全書的開始是蘇格拉底被好友半道截住,非要留他下來好好聊一聊,於是蘇格拉底開始和衆人聊天,這本書就記錄了他們聊天的內容。


這次流傳千古的閒聊是從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的:正義是什麼?實際上這個問題是蘇格拉底自己提出來的,然後所有人都被吸引到這個旋渦中,通過不斷的提問、論證、推翻、再論證,洋洋灑灑說了30多萬字,最後才得出結論。

那麼理想國是從哪裏來的呢?理想國和“正義”的論證又有什麼關係呢?原來,爲了找到“正義是什麼”的答案,蘇格拉底在假設中建立了一個城邦,也就是他理想中國家該有的樣子,從政制、教育、文學、美德、哲學家、勇敢、婦女兒童等等各個方面展開,如抽絲剝繭般一步步打造出自己的理想國,並在打造的過程中逐漸啓發人們去發現正義的本質。待所有論證完成,人們逐漸發現,構建理想國的過程遠比最終辯證的結果更有意義。

比如說對孩子的教育,蘇格拉底更屬意於遊戲式的教育方式,他說:“我的朋友,請不要強迫孩子們學習,要用做遊戲的方法。你可以在遊戲中更好地瞭解到他們每個人的天性。”這句話無論放在什麼年代都能適用,只是能做的人越來越少了,瞧瞧被輔導作業逼瘋的父母就知道了。

比如說對於辯論和吵架的區別,蘇格拉底說的很明白:“他們以爲是在辯論,實際上不過在吵架而已,因爲他們不懂得在研究一句話的時候去辨別其不同的含義,只知道在字面上尋找矛盾之處。他們咬文嚼字,互相頂嘴,並不是在做辯證式的討論。”不得不說,有時候觀看打着辯論旗號的綜藝節目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

更有趣的是,蘇格拉底還槓上了荷馬,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遊吟詩人,《荷馬史詩》被放在人類文學殿堂的寶座上,舉世無雙,睥睨天下,然而蘇格拉底卻非要揭它的短,說它的“壞話”。。。。。。

《理想國》裏的每一段話幾乎都值得拿出來說道說道,但是能不能說出其中真實的思想,卻是見仁見智,所以古今中外有多少專家學者,傾盡畢生心血在研究、解讀柏拉圖的著作,論文、著述幾乎堆積成山,正是因爲太多的學術作品把柏拉圖拱上了高高的神壇,讓普通人無端端產生了強大的畏懼感,唯恐自己無法理解先哲的思想,乾脆選擇避而不見,其實只有自己親身讀過他的作品之後,纔會感到原來柏拉圖是這樣一個可以親近的人,他的想法也有和我不謀而合的地方,無需畏懼,各取所需。作爲非專業人員的普通讀者,我們用單薄的人生經驗和淺薄的思考去做力所能力的理解,以期能從偉大的智慧中獲取一束照亮人生的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