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養生神話”是如何欺騙我們的大腦的?

去年年底,“酸鹼體質”創始人Robert Young敗訴被罰了。儘管他不服罰款提出了上訴,但他僞造履歷、假冒醫生,且其理論漏洞百出,其所謂的療法也沒有效果——這些基本是實錘了。

說起來,“酸鹼體質”理論在國內還很火過一陣,我的母上大人還因此差點搬回了一臺號稱可以調節酸性體質的鹼性飲水機。國內同樣火過的養生神話還有不少,比如綠豆治百病呀,生吃泥鰍瀉火呀等等。

想當年我還是無知少女的時候,讀了馬悅凌的書,於是試圖用生大蒜敷腳心治感冒咳嗽。結果咳嗽沒好,腳心卻因爲被生蒜刺激而紅腫一片,奇癢無比,讓我向摳腳小仙女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後來看到闢謠文章我才知道,生蒜外敷對皮膚刺激性很大,而且對感冒咳嗽作用寥寥,在中西醫裏都未經證實。


No.1   我們爲什麼會輕信“養生神話”?

​爲什麼我們會被這些“養生神話”所欺騙?——這些騙局知識和邏輯漏洞其實不少,仔細查證並不算太難發現。但爲什麼我們的第一反應卻通常傾向於相信它們呢?說起來背這鍋的其實並不該是我們,而是我們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喜歡確定性2016年,倫敦大學學院的一個研究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發表了一項關於人類心理和行爲方面的研究,表明不確定性會讓人們感到壓力,並導致壓力相關激素的分泌。

想想那些“養生神話”,儘管都沒有多少實際證據支持,但創造這些“神話”的人都是用自信而確定的語氣來把這些故事講出來的。而真正的科學由於需要保持全面的視角和謹慎的態度,因此反而極少把話說得很滿。

譬如,真正經過臨牀試驗的藥物沒有哪個敢宣稱自己包治百病的;反而未經證實的偏方,甚至僞科學,常常誇下海口,彷彿從感冒到癌症無所不治,“酸鹼體質”學說就是近在眼前的例子。

一個是把一切不確定的可能都給你講得明明白白的循證醫學,一個是語氣肯定保證治癒的“養生神話”,由於大腦對確定性的偏愛,我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選擇信任後者,於是便輕信了“神話”。

此外,我們的大腦還喜歡個例。近幾年的好幾項研究都表明,相比巨大的統計數字,充滿細節的個人故事和照片反而更能喚起人們的情感反應。譬如,在災難性事件發生時,相比“260萬難民”,我們通常更願意去幫助“那個孤苦無依,倒在海灘上的3歲孩子”。

那些成功的“養生神話”也同樣應用了這個規律——它們宣揚的成功案例往往並非冷冰冰的統計數字,而是一樁樁生動詳實的個人經歷。

當正規醫院的醫生用一串精確卻令人頭暈的數字告訴你某個療法的成功案例有多少起,治癒率有多大時,“養生神話”會告訴你,他如何用他那神奇的方法治癒了多年飽受某疾病困擾的鄰居張大媽,或者拯救了某個深夜被媽媽抱着前來就診的可憐孩子。這些個例和故事在我們的大腦裏喚起了更加強烈的情感反應。

因此,往往,儘管理智上我們知道醫生說出的數字和信息是可信的,但感情上我們會更容易信任細節詳盡的“養生神話”。


No. 2   如何避開“養生神話”的陷阱?

儘管大腦會讓我們一不小心就輕信了“養生神話”,但總體來說腦子還是個好東西,我們不能沒有它。不過,當我們知道了這背後的原因,我們也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早早識別出不靠譜的“神話”,早早遠離:

當某個養生觀點語氣非常肯定甚至絕對,讓我們極有高確定性的安全感時,這種確定性帶來的爽可以視爲一種信號,告訴我們這個觀點很大概率是不靠譜的,很有可能沒有經過實際驗證——因爲,就像前文裏提到過的,科學上的實證需要全面而謹慎,這樣得出的結論往往不會說得很絕對,要留一線餘地給還沒有排除掉的或者未知的可能性。所以,如果一個觀點過於肯定和絕對,那麼,不要輕易相信。

如果某個療法只給個例而沒有統計數字,那麼它很有可能並未經過驗證,只是在利用我們大腦對個例的偏好。一般如果一個療法經過嚴格的受控實驗驗證,那麼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用統計數字表明 最後的結果。(當然,有統計結果並不能表明這個療法一定靠譜,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了,我們以後可以八一八。)所以,看到效果誘人的個例時,別忙着跟着大腦一時衝動,停下來看看能不能查到該療法其它方面的資料和數據,再作決定。

珍愛生命,遠離“神話”!



參考文獻:

1. https://www.usnews.com/news/best-states/california/articles/2018-11-02/jury-says-disease-expert-must-pay-105m-to-cancer-victim

2. de Berker, A.O., et al., Computations of uncertainty mediate acute stress responses in humans. Nat Commun, 2016. 7: p. 10996.

3. Västfjäll, D., et al., Compassion Fade: Affect and Charity Are Greatest for a Single Child in Need. Plos One, 2014 9(6): e10011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00115

4. Slovic, P., et al., Iconic photographs and the ebb and flow of empathic response to humanitarian disasters. PNAS, 2017. 114(4): p. 640-644.




本文首發於公衆號“科普不燒腦”。轉載請聯繫作者,非授權轉載或抄襲將依法追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