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9:卫蓝《反本能》:执念让我赔尽了所有,至今未能翻身

两年前,从公司辞职,总裁执意挽留,让认真考虑一下,甚至给出了让我兼职的让步。当时,就是一念要全身投入到自己的教育创业中去,有老师也劝阻我要慎重抉择,不要把自己的后路堵死,更不能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筐子里”。

只怨当时执念太重,毅然决然地辞职,就后期我老师的话讲就是:不讲江湖道义。没想到自己成为了背信弃义的人。后来创业失败,仅仅在离辞职后3个月,决定不坚持了,创业一年,之前的工作没有了,之前的积蓄全搭进去了,物质生活一下回到了解放前,心也灰死在了当初的创业情怀里。

但,没有后悔,如果不经历这些,不去走出这一步,我可能一辈子都不死心,会心心念念的想着我最初的美好报复和文化情怀。走过这一遭,我心里有可以坦然释怀了。

R:放下自己的执念

可能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感觉明明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当自己真正得到之后,发现他/她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完美,自己也并不是真的那么喜欢。

人天生就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一些已完成的东西,是因为想要完成的动机得到了满足。如果工作还未完成,这个动机便会使我们对此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安心去做下一件事情。(P166)

I:以最少的投入完成对确定性的追求,保有自尊放下执念

一个人为什么放不下自己的执念,其中原因包括:不舍得,不好意思,不安全(不确定)。

因为为某件事,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如果让就此放下的话,心中难免会有执念,我要继续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尊,同时大家天生就是逆反动物,我们会因为受拒绝而感觉自尊心受损(没面子),我们去做一件事,可能后来的目的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更多是为了挽回面子。所以,不忘初心,方得终始。偏离了初心,该放就放下吧,面子和自尊只能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我们善于伤害自己身边的亲人,因为他们是确定的,我们知道是安全的。所以我我们对一些人一些事之所以恋恋不舍欲罢不能,是因为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轻度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感到神秘,有吸引力。一旦出于这个对神秘的向往驱使,我们很难放下自己的执着。

A1:生命中的“逗号”,人生中的遗憾

目前,能存在我们的记忆里的,可以清晰回忆起来的,应该都是我们之前为能完成的,因为事情没有进行完成,就没有实现认知闭合。很多人都会说:我这辈子一定要怎样怎样,这便是认知闭合促使下的我执。

有鸡汤言:人一辈子到最后后悔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从心理学上讲,一件事完成了就实现了这个阶段认知闭合的需求,不管记忆是否深刻,它的动机已经被满足了,它便封存起来了。如果是有心念却一直没有去做,等到死去的那一天,也放不下这份执念。

A2:不忘初心,完成使命

做每件事坚持善始善终,不论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都要画上句号。让事情完结,让认知闭合。

佛家讲“闻思修正”,不管前行的路上,要时刻通过见闻和见识,来修正自己的思想。同时,不忘初心,永远要回到出发的原点去思考问题,检测事情在办理到阶段性成果的方向修正,如果方向错了,即刻纠正,无法挽回的话,即刻放下。不姑息沉没成本。

放下我执,学会接纳。努力翻身,静心读书,让灵魂和皮囊都在富足和修行的路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