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愛過,所以珍貴——讓我們一起回味民國期間才子佳人的愛情

張愛玲:“因爲愛過,所以慈悲;因爲懂得,所以寬容。”

愛情是甜蜜的,是心酸的,深陷愛裏的人兒,體會着愛情的萬般滋味。

民國史研究者特立獨行的豬先生所著的《世事如書,我只愛你這一句》爲我們真實還原了民國時期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完整重現了他們可歌可泣的愛情歷程。

[if !supportLists]一、[endif]理想的愛情

都說學生時代的愛情做不得數,小林與玉琴用行動證明他們的愛情是經得住考驗的,大學時兩人相互吸引,相知相戀攜手走過屬於他們的青澀愛情,最終走向婚姻的殿堂,在婚姻生活中,兩人相融以沫讓人很是羨慕。

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事更是兩個家庭的事,能夠得到父母祝福的婚姻能增加幸福感。

楊絳與錢鍾書是自由戀愛,兩人的父母原本就相識,對兩人也很是滿意,在得知兩人關係到談婚論嫁時,按照禮節爲他們訂婚,讓這對新人有點懵。

楊絳與錢鍾書都是無錫人,小時候曾經見過面只是沒什麼印象。再次相見時,楊絳大四的考試已經結束,那時的楊絳急着去清華大學看望老朋友,而她的同學孫立銜也要去清華看望表兄錢鍾書,他們之間的緣分就此開始。

冥冥之中註定兩人會在一起,第一次見面就已擦出愛情的火花,之後來往的書信幾乎每天一封,在交往一年後由雙方父母出面兩人訂婚,於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三日兩人在無錫完婚。

在婚後的日子裏錢鍾書就像需要人照顧的孩子,所有的家務都落到楊絳身上,楊絳從未有過怨言,錢鍾書也希望能減輕妻子的負擔,卻總是幫倒忙,每次楊絳都會寬慰丈夫“不要緊”。

錢鍾書在《圍城》的序中提到曾經想過終止書寫,是楊絳不斷督促並替他擋了許多事情,才得以錙銖積累的寫完。

楊絳的全能被錢鍾書評價爲“最賢的妻子,最才的女”,在錢鍾書眼裏楊絳是一位勤懇的妻子,又是一位懂他的情人,更是能幫助他的朋友。

很多時候夫妻之間的矛盾都是因爲一些瑣事,如果互相多一些包容,多一些溝通,相信大多婚姻生活會很幸福。

[if !supportLists]二、[endif]美麗的守候

美麗的情話總能打動女孩子,特別是心愛的人所說情話更是讓人悸動。

林語堂最初相中的是同學陳希佐的妹妹陳錦端,雖然兩人相互吸引卻因爲林語堂家境貧寒,陳爸爸認爲兩家門不當戶不對,硬是將兩人分開,陳希佐覺得愧對林語堂將鄰居廖翠鳳介紹給他。

廖翠鳳家境與陳家不相上下,起初家人也不同意,是廖翠鳳堅持選擇林語堂,在她的眼裏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粗茶淡飯勝過山珍海味,蓬門蓽戶勝過畫棟雕樑。

無疑每個女孩都是喜歡聽情話的:“把婚書燒了吧,因爲婚書只是離婚時才用的着”這應該是廖翠鳳聽到最的最美的情話了吧!

婚後的廖翠鳳一直陪着林語堂在外求學,生活一度拮据。回國後的林語堂以他獨特的寫作風格得到了一致好評,同時被當時美國作家賽珍珠看中並幫助他在美國出版了《吾國與吾民》一書,從此林語堂一舉成名,享譽歐美文壇。

林語堂是隨性的,每次出門都是廖翠鳳幫他整理着裝,

林語堂是浪漫的,在送給妻子的手鐲中刻着情詩《老情人》,

廖翠鳳是幸福的,雖然不是林語堂最初的愛,五十年的相守已將他們緊緊繫在一起。

每次看到老人家攜手而行,心裏暖暖的,相信自己老了也會與老公相守相伴。

陪伴是最長情的愛戀,相守是最美好的婚姻。

三、最美的邂逅

不是每一份愛情都有圓滿的結局,卞之琳與張充和相遇是在沈從文家裏,她穿着天青色旗袍,蓮花般的笑容讓他魂牽夢繞。

之後的日子裏卞之琳總會給張充和寫信,想要與卞之琳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希望她能走進自己心裏卻不敢表達自己的心意。也許卞之琳不是張充和喜歡的類型,所以她從未回過信,這讓卞之琳想要逃離,他以爲可以忘記,然而卻事與願違,之後也做過努力最終並未得佳人心。

張充裕希望能嫁給一個能同她暢談古今的人,最終她也找到了,在張充裕結婚七年後,卞之琳娶了一位小說家,這份愛也被深深藏到心底。

再次見面那種感覺依然不會變,雖然她已是滿頭銀髮,體態也不如以前輕盈,她穿上旗袍時一樣優雅端莊。面對張充裕,卞之琳依然會想起那個穿天青色旗袍的少女,她永遠在他的記憶裏。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斷章》

特立獨行的豬先生在《世事如書,我只愛你這一句》裏爲我們展現了民國期間20對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或許因爲身處時代的劇變中,在他們身上,既有對新潮思想的追尋,又有對古老風韻的繼承。

因爲愛過,所以珍貴。一剎那的愛意,可以永恆。

愛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更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修行。在物慾橫流的現在,面對愛情、面對伴侶,當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是想着換,而不是想着磨合。所以我們才更要去回望歷史,在歷史中去尋找我們需要的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