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人生训练营】二组+子君+《为何家会伤人》

处理好夫妻关系,就是最好的亲子教育

文|子君

前几天回家,陪着大侄子在楼下玩耍,听着小区里的老太太聊家常。

从她们的谈话中听到了离婚和不争气等相关的字眼。显然是他们为一位生在离婚家庭的孩子感到叹息了。而且,她们没有觉得孩子的表现是父母造成的,反倒觉得在这个时候,他应该表现出与整个家庭不相符的争气。

但是,她们可能没有想过,他的家庭已经预示了他的状态,他的状态也是整个家庭关系的折射。

父母本身就不是特别务实的人,又没有经营好家庭,孩子也是自小受到了影响。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往往从其乐融融的家庭里出来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得好。这是因为,在心理学中,夫妻关系的经营和亲子教育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在家庭的经营和亲子教育上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为何家会伤人》,它的作者是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武志红。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在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成立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并著有《为何家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等系列作品,总销量超百万册。

《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在夫妻相处和亲子教育上的三个共通点,做好这三点,可以为我们避免很多家庭中的矛盾和忧虑,为家庭的美满保驾护航。

一、夫妻关系放首位

近两年夫妻档的综艺节目备受追捧,有的夫妻是因为恩爱被网友大加赞赏,有的夫妻是因为吵架让大家印象深刻。

比如最近的一档节目《我最爱的女人们》,张伦硕的妈宝男形象真的是深入人心了。因为妻子钟丽缇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大发脾气,甚至会让自己的妈妈给自己撑腰,如果妈妈的观点偏向自己,就会很高兴。好在钟丽缇的婆婆是个明智的人,在第一时间先去安慰了儿媳妇。

有些父母会主动去掺和小家庭的事情,这本来是一件避之而唯恐不及的事情,张伦硕却要主动拉母亲入伙。

在这样的家庭中,如果丈夫和父母一起指责妻子,只会让妻子觉得自己是个外人,那么这样的婚姻也维持不了太久的。

根据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原则,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是:夫妻关系才是家庭中的NO.1。

“在原生家庭中,他的父母是最重要的,他们最有发言权,但是在自己的小家里他和妻子才是最重要的,他的父母不该有太多的发言权。”

同时,不管是在面对父母还是面对孩子的问题上,这个都是第一准则。

孩子3-6岁期间是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称为“俄狄浦斯期”。如果在这期间妈妈与儿子过于亲密,孩子会认为自己比爸爸棒,而当他长大一些,发现爸爸很厉害自己又没办法比爸爸更厉害的时候,他会承受很大的痛苦,会导致他无法进入男人的世界,而倾向于与女人在一起,没办法在男人的世界中游刃有余,那这样的人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了。

关于这一点在《为何家会伤人》中作者是这样解读的:“如果父母的关系和谐而平衡,同时又爱孩子,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会成为健康的孩子,爱父母且以父母为傲。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所以,不管是面对父母还是面对孩子,我们都需要遵守“夫妻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这一原则。其实我们本没有必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只要遵守了这一原则很多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学会聆听与理解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就是一句简单的抱怨,却引发了双方的激烈争吵?然后你会说对方不理解你。

根据《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的理论,这确实是对方不理解你导致的,因为对方没有理解你的“感受”。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我们要永远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

有时候,对方的一句抱怨本来只是发泄一下,此时我们应该做的是了解其感受,并顺势让对方的心情得到纾解,而不是不合时宜地给建议、评价或者埋怨对方,这样只会让事态扩大。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一位学生跟自己的父母说自己不想让老师补习了,家长根本没有与孩子进行任何沟通就痛斥孩子给自己找借口不学习,结果后来发现是孩子一直在遭受补习老师的猥亵。

如果在孩子提出异议的时候,家长能够去询问孩子的感受,是不是伤害可以小一些?

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测“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来聆听对方的感受。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对待孩子时要与对待自己的配偶一样,倾听他们、理解他们。

三、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强加给对方

近日看到一则“11岁男孩拿户口本到派出所要分户”的新闻,原因是爸妈报补习班太多了。

在近一期的《冬吴同学会》中,也讲到,现在的家长指导孩子做家庭作业时,一旦有地方错了就暴跳如雷。这其实是父母对于自己现状的一种折射,反映出他们焦虑的状态。

我们把这种焦虑都转嫁到了孩子的身上。甚至有的家长会因为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而对孩子的态度好一些,成绩不理想就整天板着脸,这同样会给孩子的内心产生一种投射——我们是否爱你在于你的学习成绩好不好。

这样环境下的孩子会过于在乎别人的赞誉和考试成绩。同时,父母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决定,孩子以后就不会自己做决定了。

武志红认为,“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核心是学习;而亲子关系的核心是爱。”

同样的,在工作中杀伐决断的人,也很容易将工作中的作风带回家,对伴侣或者孩子颐指气使,而有时,我们对生活的不满也会发泄在家人身上。

你的配偶在外边也已经受够了职场的尔虞我诈,你再把工作氛围带回家合适吗?

国外有一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女儿问妈妈说:“爸爸为什么总是对我吼?”

妈妈低声说:“他不是在对你吼,而是在对生活吼!”

武志红说“将家庭和工作分开对待,在家里奉行珍惜规则,在工作中奉行权利规则,这是解开生命中两大主题的两把钥匙。”

《菜根谭》中有言,“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之型范。”

意思是说,家里有人犯了错误,不应该大发脾气,也不应该置之不理。如果不好直接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委婉地让他知错并改正;如果一直不能说通,也可以循序渐进。要像春风吹暖大地融化冰雪一样润物细无声。这才是处理家庭琐事的典范。

配偶是陪伴我们余生的人,而孩子是我们创造的独立个体,每一位对我们都很重要,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

在学校中处理的是学习,目的是提高成绩;在工作中处理的是利益,目的是解决问题;在家处理的是感受,目的是理解与接受。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受,少一分焦虑的转嫁,家就会多一分温暖,家就更像一个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