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漫筆——人間世(題解)

題解

這是莊子內篇當中第四篇文章,題目叫做《人間世》。

顧名思義,這篇文字所講的,當然是人世當中的事,最主要的是,人如何在這個世間處事、待人、應物。

普天之下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這一生能夠平安、幸福、長壽、豐足。可是,這種願望爲什麼會如此奢侈呢?問題就出在,我們不瞭解這個世道,不明白社會的複雜。

人離不開社會,離不開人羣。這就註定了,我們在同他人交接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摩擦。《齊物論》裏面,我們已經知道,人間是非衝突的根由,就是“我見”。人人都以自我爲中心,用自家的主觀意識,去衡量別人。父母對子女,基於一種“自以爲是”的愛,將自己的意志施加給兒女。這樣的愛,已然變質,甚至扭曲而成爲了害。

所以,《人間世》教給我們行走人間的工夫,是一個“虛”字訣。沒有自我,放下我執我見,使心虛空無物,然後才能夠隨順衆生。

在“虛己”、“虛心”的基礎上,進而演生出謙德的內涵。世間萬物,因爲其材美而招來伐取之禍,這是自然現象。但是,人如果自炫己能,過分誇耀,必然有大患臨頭。因此,莊子在文中倡論“無用之用”。能夠有“大巧若拙,大智如愚”的智慧,人就可以保全自己,得享天年。

這一篇緊承着上面的篇章,前面說過了不少修行工夫,到這裏,講的都是如何應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