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漫筆——人間世(八)

仲尼曰:“惡,惡可!大多政法而不諜,雖固亦無罪。雖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猶師心者也。”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

孔子仍然是否定,他認爲,顏回的這些辦法過於雜多,最主要的是“不諜”。

“諜”就是窺探,了知對方的心意。沒有徹底的深入對方心中,僅僅是靠着大道理去打動別人,這不太可能。

所以孔子說,顏回如果是用這些方法去規勸衛君,雖然可以免於罪責,但“止是耳矣”,僅止於如此而已,更不要說化人。顏回的種種手段,證明他還是有師心自用的態度。

讀到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來,人與人的溝通,關鍵便是在心的相契。世尊昔日在靈山會上,對着大衆拈花不語,座下唯有迦葉尊者破顏而笑。佛陀於是宣佈,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傳與尊者。到了中國禪宗鼎盛的時代,宗門內有很多的祖師大德,都是以心印心,並不是絕對靠老師的言教。

爲人演說佛法,首先要學會觀機,針對衆生不同的病情,給以相應的藥方。這個在教學上,就叫因材施教。

兩個熱戀中的男女,互相被對方的甜言蜜語哄的暈頭轉向,糊里糊塗的走到了一起。古語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今天,社會的離婚率這麼高,不能不說,這是由於人與人之間,缺乏心靈的瞭解。

父母和子女關係不能夠融洽,小孩子會叛逆,也是因爲不明彼心,“未達人氣,未達人心”。

顏回這一次是徹底的被老師折服了,面對夫子的詰難,他實在無以招架。所以只好虛心向老師請教,究竟應該如何去做。

做老師的人,讀這一段對話,可以好好反思自己,在教學中,有沒有善巧方便,能夠真正幫助學生成長。假如面對的是一個極其傲慢的人,該怎樣令其折服?怎麼樣能使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真心的改過?做學生的,也要清楚老師的良苦用心,不要誤會了老師的關切,錯失掉進步的機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