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漫筆——人間世(七)

“然則我內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內直者,與天爲徒。與天爲徒者,知天子之與己皆天之所子。而獨以己言蘄乎而人善之,蘄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謂之童子,是之謂與天爲徒。外曲者,與人之爲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禮也,人皆爲之,吾敢不爲邪?爲人之所爲者,人亦無疵焉,是之謂與人爲徒。成而上比者,與古爲徒,其言雖教,讁之實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雖直而不病,是之謂與古爲徒。若是則可乎?”

前面顏回說了自己處世應物的方法,遭到了夫子的否定。緊接着,他又講出一套方案。

“內直而外曲”,就是人們常說的“外圓內方”,內心保持正直,佛經當中講:“直心是道場”。正直是真誠的體現,但是俗話說:“耿直討人嫌。”如果太過剛直不阿,就很難與世俗和光同塵,因此上,必須外在表現出隨順。

底下顏回做了解釋,他說什麼叫做“內直”呢?也就是“與天爲徒”,把君主、皇帝同自己平等看待,君和臣同樣都是上天的兒子。所以,不“獨以己言蘄乎而人善之,蘄乎而人不善之”,既然君臣平等,那麼天賦人權是平等的,人都有說話的權利和自由,所表達的內容,不論正確與否,不論能否得到君主的認可,都不必計較。只要不諂媚、不逢迎,如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好像天真無邪的小孩子一樣,童言無忌,這樣就是“與天爲徒”。

歷史上,許多的人都曾經以“代天行道”來標榜自己,統治者自稱是“天命之子”,但是,他們的行爲,卻並不符合於天道。甚至是那些名垂青史的忠義之士,也是擇善固執,沒有做到善惡俱遣。真正的圓融,必定是無礙,還會有善惡的分別,還會有所不能容,證明還沒能通達。

說到“外曲”,就是隨俗、從衆。對於世間約定俗成的禮制、規矩,不要隨意的誹謗,能夠和大衆打成一片,不故作姿態,擺出一副衆人皆醉唯我獨醒的面目,像一些特立獨行的人,包括許多學修宗教的人,總愛耍怪態、出洋相。如果總要和世俗對立,那樣不僅無法度衆生,就連自己的修行也不是腳踏實地的。應當知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只有淤泥之中,才能生出蓮花。

所謂的“成而上比”,就是借古諷今。我們常常習慣於引用名人名言,來教導、規勸別人,有時則是爲了增強論辯的說服力。雖然引經據典,會大大加強說理的可信度,但是,對於這些說教,別人同樣的難以徹底的認同。

顏回對自己的想法很有自信,認爲如果照着這樣去勸導衛君,至少不會有什麼危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