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漫笔——人间世(七)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讁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

前面颜回说了自己处世应物的方法,遭到了夫子的否定。紧接着,他又讲出一套方案。

“内直而外曲”,就是人们常说的“外圆内方”,内心保持正直,佛经当中讲:“直心是道场”。正直是真诚的体现,但是俗话说:“耿直讨人嫌。”如果太过刚直不阿,就很难与世俗和光同尘,因此上,必须外在表现出随顺。

底下颜回做了解释,他说什么叫做“内直”呢?也就是“与天为徒”,把君主、皇帝同自己平等看待,君和臣同样都是上天的儿子。所以,不“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既然君臣平等,那么天赋人权是平等的,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和自由,所表达的内容,不论正确与否,不论能否得到君主的认可,都不必计较。只要不谄媚、不逢迎,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好像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一样,童言无忌,这样就是“与天为徒”。

历史上,许多的人都曾经以“代天行道”来标榜自己,统治者自称是“天命之子”,但是,他们的行为,却并不符合于天道。甚至是那些名垂青史的忠义之士,也是择善固执,没有做到善恶俱遣。真正的圆融,必定是无碍,还会有善恶的分别,还会有所不能容,证明还没能通达。

说到“外曲”,就是随俗、从众。对于世间约定俗成的礼制、规矩,不要随意的诽谤,能够和大众打成一片,不故作姿态,摆出一副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面目,像一些特立独行的人,包括许多学修宗教的人,总爱耍怪态、出洋相。如果总要和世俗对立,那样不仅无法度众生,就连自己的修行也不是脚踏实地的。应当知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只有淤泥之中,才能生出莲花。

所谓的“成而上比”,就是借古讽今。我们常常习惯于引用名人名言,来教导、规劝别人,有时则是为了增强论辩的说服力。虽然引经据典,会大大加强说理的可信度,但是,对于这些说教,别人同样的难以彻底的认同。

颜回对自己的想法很有自信,认为如果照着这样去劝导卫君,至少不会有什么危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