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dware】【磁保持繼電器基礎知識】


磁保持繼電器是近幾年發展來的一種新型繼電器,與其他繼電器一樣,對電路起着自動接通和切斷的作用。其不同在於,磁保持繼電器的閉合和斷開是依靠內部的永磁鐵作用,且依靠一定的觸發脈衝來完成。
磁保持繼電器接觸點轉換電流最大可達150A,控制線圈電壓一般爲DC12V,電氣壽命長,且接觸點壓降很小。故相對於其他繼電器具有省電、動作快、壽命長、體積小、性能穩定、承載能力強等優越特性。



磁保持繼電器結構:

磁保持繼電器一般由 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 等組成。利用我們熟知的電磁感應原理,線圈在通電後會產生磁場。感應電磁場與永磁鐵相互作用(同極排斥、異極吸引)進而推動銜鐵閉合或打開:
Alt

磁保持繼電器的實物結構如下所示:
Alt Alt
對於磁保持繼電器,未通電時處於斷開狀態的觸點,稱之爲“常開觸點”;處於接通狀態的觸點稱之爲“常閉觸點”。


我們簡單分析下磁保持繼電器 動作 的過程:

S1:線圈通電後,由於同極相斥的原理:當排斥力大於電磁吸力時,銜鐵開始動作運動:

Alt

S2:銜鐵組件在排斥力、電磁力、永磁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動作運動:

Alt

磁保持繼電器主要參數:
  • 額定電壓:繼電器正常工作時,線圈所需的電壓,如 DC12V;
  • 直流電阻:繼電器線圈的直流電阻,一般爲 幾十~幾百R;
  • 脈衝寬度:繼電器動作/復位所需的時間,一般爲幾十毫秒;
  • 接觸電阻:繼電器接觸點間的電阻,一般爲幾十mR;
  • 吸合電壓:使繼電器觸點閉合所需要的最小電壓,略小於額定電壓;
  • 釋放電壓:使繼電器觸點斷開所需要的最小電壓;
  • 吸合、釋放時間:自線圈通電開始到觸點閉合、斷開所需的時間;

這裏我們特別解釋下繼電器的觸點形式。
通常,我們在查看繼電器資料時,會看到 1H、1D、1Z;1A、1B、1C 等這樣的描述。HDZ一般是國內的描述;而ABC一般是國外的描述:

  • 動合型(H/A):線圈不通電時兩觸點是斷開的;通電後,兩個觸點閉合;以“合”字的拼音H表示;
  • 動斷型(D/B):項圈不通電時兩觸點是閉合的;通電後,兩個觸點斷開;以“斷”字的拼音D表示;
  • 轉換型(Z/C):觸點組型。既有常開點又有常閉點,通電後常開點閉合、常閉點斷開,這樣的觸點組稱之爲轉換觸點。用“轉”字的拼音Z表示;
    Alt

磁保持繼電器驅動方式:

磁保持繼電器的正反脈衝驅動,讓我們想到了H橋驅動電機電路。而市面上已有專門的驅動電路來實現,比如貝嶺的BL8023C

BL8023C參數:

  • 5 to 36 input voltage range;
  • typical driving current: 300mA;
  • input high level threshold is 3V;

典型應用電路如下:
Alt
A&B端口控制真值表如下:
Alt
當A&B端口同爲高或低時繼電器處於保持狀態,無動作。同時建議磁保持繼電器的驅動波形如下,驅動時長通常爲100ms:
Alt

其他注意事項:

  • 磁保持繼電器出廠狀態由默認閉合點,但因運輸或安裝時受到衝擊等因素影響,可能會改變狀態。因此可能需在使用前重新校正復位狀態;
  • 施加在線圈上的電壓必須達到額定電壓值,且脈衝寬度建議達到動作時間的3倍以上;

參考資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