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小雅·無羊》:視察工作到牧場,牛羊滿山心歡暢

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羣。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溼溼。

或降於阿,或飲於池,或寢或訛。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或負其餱。三十維物,爾牲則具。

爾牧來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麾之以肱,畢來既升。

牧人乃夢,衆維魚矣,旐維旟矣,大人佔之;衆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

這是一首描寫牛羊衆多的讚頌詩。流沙河先生認爲,這首詩的作者,應當是周王朝派下來負責檢查畜牧業的畜牧官員的報告。結合上下文的內容來看,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第一節,“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羣。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犉。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溼溼。”誰說你們沒有羊?一羣就有三百隻。誰說你們沒有牛?七尺高的就有九十頭。你的羊羣過來了,羊角聚攏一簇簇。你的牛羣過來了,耳朵擺動着。

第二節,“或降於阿,或飲於池,或寢或訛。爾牧來思,何蓑何笠,或負其餱。三十維物,爾牲則具。”有的跑到山丘下,有的到池水邊飲水,有的地上睡着有的醒了過來。你到這裏來放牧,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有時候還帶着乾糧。毛色有三十種,犧牲祭祀足夠了。

第三節,“爾牧來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麾之以肱,畢來既升。”你到這裏來放牧,邊伐細柴與粗薪,邊獵雌雄天上禽。你的羊羣到來時,羊兒小心緊隨行,不走失也不散羣。只要輕輕一揮手,全都躍登滿坡頂。

第四節,“牧人乃夢,衆維魚矣,旐維旟矣,大人佔之;衆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溱溱。”牧羊人做了個夢,夢見許多(蝗蟲變成了)魚,龜蛇的旗幟變成了鷹隼的旗幟,請太卜來占卜一下;(他解釋說)許多(蝗蟲變成了)魚,預示豐年將要來臨,龜蛇的旗幟變成鷹隼的旗幟,是因爲家中將會人丁興旺。

爾,放牧牛羊的人。三百,與下文“九十”一樣,都是虛指,形容牛羊衆多。維,爲。犉(rún),大牛,七尺以上的牛叫“犉”。思,語助詞,無實義。濈(jí)濈,一作“戢戢”,衆多牛角聚集到一起的樣子。溼溼:牛搖動耳朵時的樣子。

阿(ē),山地丘陵。訛(é),同“吪”,動靜、醒過來。牧,放牧。何,同“荷”,負、戴。蓑(suō),草制雨衣。餱(hóu),乾糧。物,毛色。牲,犧牲,用以祭祀神靈和祖先的牲畜。具,備。

以,取。薪,粗柴。蒸,細柴。矜(jīn)矜,小心翼翼。兢(jīng)兢,謹慎跟隨的樣子,這裏指的是羊害怕掉隊離羣緊追不捨的樣子。騫(qiān),損失,這裏指羊走失。崩,散亂。麾(huī),揮。肱(ɡōnɡ),手臂。畢,全。既,盡。升,登。

衆,這裏指蝗蟲,因爲古人認爲蝗蟲預示着大旱,但是如果風調雨順,蝗蟲就可以變化成魚。旐(zhào),畫有龜蛇的旗,人口少的地方的旗幟。旟(yǔ),畫有鷹隼的旗,人口衆多的地方的旗幟。

大人,周朝負責占卜的官員。佔,占夢,也就是解夢,分析夢的吉凶。溱(zhēn)溱,同“蓁蓁”,茂盛繁多的樣子;《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這裏的“溱溱”,用來形容人丁興旺。

這首詩,自問自答,描繪了一幅牛羊蕃息的田園牧歌。全詩無興無比,直陳用賦,一氣貫通。

第一節,王室派來的畜牧官員,前來牧場視察,他自問自答,像是在駁斥負責放牧的人的說法。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這個被責問的人,不管是基層的官員,還是普通的努力,工作完成的還是不錯的,牛羊繁多,所以畜牧官看了才又驚又喜。

爲什麼畜牧官會責問呢?多半是地方上給周王朝報告的時候,留了點兒小心思,沒有完全說實話,報告給上面的牛羊的數量不多。不然畜牧官也不會來到現場之後這麼激動。

而且,作者手法精妙,寫牛羊多,有遠觀的感受,還有細節的刻畫。一簇簇聚集起來的牛角、耳朵,生動逼真又很有視覺衝擊力。

第二、三節,對牛羊的動靜之態進行了細緻的刻畫,全方位地展現了周圍的環境和牛羊羣的活力,充滿了寧靜之美,彷彿將人帶到了牧場。

第四節卻筆鋒一轉,講到了太卜。太卜是什麼人?負責占卜祭祀的官員。這樣一來,聯繫到第一節的自問自答,就不難得出,這個負責巡視牧場的官員,很有可能在工作結束之後,肯定得向周王報告。

報告的話,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畜牧官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一些象徵豐收繁榮的意象:風調雨順,蝗蟲變成了魚;旗幟變化,人口稀少的地方變得人丁興旺。可這些不能自己瞎編,必須以牧人之口說出,牧人的夢,經過卜人的解釋,周王豈有不信之理?


詩經專題第190篇,總第190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