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小雅·小宛》:父母已沒懿德在,兄弟猶存似遠親

宛彼鳴鳩,翰飛戾天。我心憂傷,念昔先人。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人之齊聖,飲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採之。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

題彼脊令,載飛載鳴。我日斯邁,而月斯徵。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

交交桑扈,率場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獄。握粟出卜,自何能穀?

溫溫恭人,如集於木。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這是一首感懷詩,描寫的是亂世之際,父母去世後,一位兄長(根據說話人的口吻,我們姑且揣測)對其他兄弟們的諄諄告誡。他眼看兄弟們放縱自己,拋棄祖先和父母留下的家族傳統,十分痛心。面對自己日益艱難的處境,他仍然保持着對品德的追求,可現實卻將他逐漸逼至絕境。

第一節,“宛彼鳴鳩,翰飛戾天。我心憂傷,念昔先人。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小小的斑鳩,向着天空高飛。我心中充滿憂傷,懷念已故的祖先。到了天亮也沒有睡着,又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第二節,“人之齊聖,飲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聰明睿智的人,喝酒也能保持沉穩剋制。那些糊塗的人,喝起酒來準大醉。各自謹慎自己的舉止吧,上天不會保佑的。

第三節,“中原有菽,庶民採之。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之。”田野里長了豆苗,老百姓去採摘。螟蛉有了幼子,蜾蠃會把它揹回來。教育好你們的兒子,繼承這良好的美德。

第四節,“題彼脊令,載飛載鳴。我日斯邁,而月斯徵。夙興夜寐,毋忝爾所生。”看那鶺鴒鳥,一邊飛一邊叫。我日日奔波在外,月月都在遠行。起早貪黑,不辱沒你們的生養之恩。

第五節,“交交桑扈,率場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獄。握粟出卜,自何能穀?”青雀鳥在叫,沿着穀場啄粟子。可憐我貧病交加,吃了官司可能要去坐牢。抓把粟米來占卜,看看自己何時能有好運?

第六節,“溫溫恭人,如集於木。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溫和恭敬的人,好像站到了樹上。恐懼又擔心,好像站在深谷邊。心驚膽戰,好像站在薄冰上。

宛,小的樣子。鳩(jiū)斑鳩。翰飛,高飛。戾(lì),至;戾天,飛到天上。先人,死去的祖先。明發,天亮。有,同“又”。齊聖,非常聰明睿智的人。溫克,溫和剋制。昏,愚昧。不知,愚昧無知的人。壹醉,每飲必醉。富,盛、甚。敬,通“儆”,警戒、警醒。儀,威儀。又,通“佑”,保佑。

中原,即原中,田野之中。菽(shū),大豆,這裏指豆葉。螟蛉(líng míng),螟蛾的幼蟲。蜾蠃(guǒ luǒ),一種黑色的細腰土蜂,經常捕捉螟蛉的幼蟲,把它們當成自己幼蟲的食物。古人因此誤以爲蜾蠃是把螟蛉的幼蟲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撫養。“螟蛉義子”也因此成爲了“養子”的代稱。負,揹着。爾,你、你們,這裏指作者的兄弟。式,句首語氣詞。榖(gǔ),善。似,借作“嗣”,繼承。

題(dì),通“睇”,看。脊令,即鶺鴒,生活在水邊的鳥類,喜歡捕食昆蟲。載(zài),則、且。斯,乃、則。邁,遠行,行役。徵,遠行。忝(tiǎn),辱沒。所生,指父母。

交交,一說是鳥鳴聲,一說是鳥兒飛來飛去的樣子。桑扈(hù),俗名青雀,似鴿而小,青色,頸有花紋。率,循、沿着。場,打穀場。填,通“瘨(diān)”,病。寡,貧。宜,乃。岸,通“犴”,訴訟。溫溫,溫和的樣子。恭人謙遜謹慎的人。如集於木,好像鳥兒聚集在樹上。惴(zhuì)惴,恐懼而警戒的樣子。

歷來都認爲這首詩跟前面的幾篇一樣,都是對周王進行諷諫的作品。可僅從內容來看,似乎與此無關。但這首詩,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混亂的狀態。第一節,從緬懷祖先,思念父母着手,定下沉鬱的基調。第二節,父母不在了,兄弟們卻仍然渾渾噩噩度日,終日酒醉飯飽,提出批評的同時,也進行了告誡。第三節,提醒兄弟們,不要自暴自棄,要照顧好自己的孩子,讓他們繼承父母的美德。第四節,講到自己的處境,雖然每天都在外面忙碌,可從來沒有做過有損父母養育之恩的事情。第五節,作者的境況在變糟,他貧病交加,又吃了官司,前途未卜。第六節,他已經到了惶恐不安的地步,日子也越來越艱難。

這首詩,質樸簡單,娓娓道來。一、二、四、五節,均以起興入題,轉而陳述現狀,感懷之情溢於言表。第三節,興中有比,委婉勸誡,不失精妙。最後一節,連用三個暗喻,將作者惶恐的狀態,形神兼備地刻畫了出來,真切感人。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在技巧上,都是上乘之作。


詩經專題第196篇,總第196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