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小雅·正月》:正月心憂似繁霜,皇皇宗周竟淪亡

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民之訛言,亦孔之將。念我獨兮,憂心京京。哀我小心,癙憂以癢。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

憂心惸惸,念我無祿。民之無辜,並其臣僕。哀我人斯,於何從祿?瞻烏爰止?於誰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視天夢夢。既克有定,靡人弗勝。有皇上帝,伊誰雲憎?

謂山蓋卑,爲岡爲陵。民之訛言,寧莫之懲。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維號斯言,有倫有脊。哀今之人,胡爲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杌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則,如不我得。執我仇讎,亦不我力。

心之憂矣,如或結之。今茲之正,胡然厲矣?燎之方揚,寧或滅之?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終其永懷,又窘陰雨。其車既載,乃棄爾輔。載輸爾載,將伯助予!

無棄爾輔,員於爾輻。屢顧爾僕,不輸爾載。終逾絕險,曾是不意。

魚在於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炤。憂心慘慘,念國之爲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餚。洽比其鄰,婚姻孔雲。念我獨兮,憂心殷殷。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無祿,天夭是椓。哿矣富人,哀此惸獨。

這首詩寫的是周朝官吏對於西周末年王室亂政的指責。他憂國憂民,嫉惡如仇,對周朝社會的動盪黑暗,老百姓民不聊生的慘狀,還有包括自己在內的賢臣不被重用的現實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歷來認爲此詩是對周幽王本人的批評。

第一節,“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民之訛言,亦孔之將。念我獨兮,憂心京京。哀我小心,癙憂以癢。”正月漫天霜,我心中憂傷。民間謠言四起,謠言越來越盛。想到我獨自一人,心中憂思深重。可憐我小心翼翼,心中憂欲成疾。

第二節,“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後。好言自口,莠言自口。憂心愈愈,是以有侮。”父母生下了我,爲何令我遭殃?

第三節,“憂心惸惸,念我無祿。民之無辜,並其臣僕。哀我人斯,於何從祿?瞻烏爰止?於誰之屋?”心中憂慮不快,想到我無福消受。平民百姓無辜,也一起成爲了奴僕。可憐我們這些人,從哪裏得到俸祿?看那烏鴉停何處?飛落到誰家?

第四節,“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視天夢夢。既克有定,靡人弗勝。有皇上帝,伊誰雲憎?”看那樹林中,哪個當柴捆起來。老百姓正在爲難中,上天昏聵無所知。天命既已確定,沒有人能戰勝。皇皇上帝,你到底憎惡誰?

第五節,“謂山蓋卑,爲岡爲陵。民之訛言,寧莫之懲。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具曰予聖,誰知烏之雌雄!”說那山很低,實爲山峯和峻嶺。民間的流言,不能不加以制止。召見那些老臣,趕緊召他來解夢。都說“我很靈驗”,誰也不知道烏鴉的雌雄!

第六節,“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維號斯言,有倫有脊。哀今之人,胡爲虺蜴?”說那天很高,不敢不彎下腰。說那地很厚,不敢不輕輕走路。高呼着這些話,當成戒律和道理。可憐今天的世人,爲何像毒蛇蜥蜴?

第七節,“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杌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則,如不我得。執我仇讎,亦不我力。”看那山坡田地裏,蒲草長得茂盛。上天這樣折磨我,好像不把我打倒不算完。當初(朝廷)找到我,唯恐得不到我的幫助。(等得到了我又)把我當成仇人,也不再讓我出力。

第八節,“心之憂矣,如或結之。今茲之正,胡然厲矣?燎之方揚,寧或滅之?赫赫宗周,褒姒滅之!”心中憂慮,好像繩子打結。今天的政治,爲何越來越暴虐?大火熊熊燃燒,難道能撲滅嗎?輝煌顯赫的周王朝,褒姒竟然滅了!

第九節,“終其永懷,又窘陰雨。其車既載,乃棄爾輔。載輸爾載,將伯助予!”憂傷滿懷,又逢連陰雨。車上已經裝滿,竟然拿掉了車擋板。等到東西丟了,才叫大哥幫忙!

第十節,“無棄爾輔,員於爾輻。屢顧爾僕,不輸爾載。終逾絕險,曾是不意。”車上箱板不要扔,加固車輻條。屢次查看僕人,叮囑他不要丟了東西。最終對過艱難險阻,竟然不曾留意。

第十一節,“魚在於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炤。憂心慘慘,念國之爲虐!”魚兒生活在沼澤,並不一定能帶來快樂。即使潛伏深處,也還是能看見。憂愁心痛,想那朝政太暴虐!

第十二節,“彼有旨酒,又有嘉餚。洽比其鄰,婚姻孔雲。念我獨兮,憂心殷殷。”他有美酒,又有佳餚。四鄰融洽,姻親倖福。想我獨自一人,鬱鬱不樂心憂傷。

第十三節,“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無祿,天夭是椓。哿矣富人,哀此惸獨。”卑鄙小人有屋住,庸碌之輩有米穀。黎民百姓貧無祿,上蒼降災來打擊。富貴人家多歡樂,窮苦之人真可憐。

正(zhēng)月,正陽之月,夏曆四月。訛(é)言,謠言。孔,很。將,大。京京,憂愁深長。癙(shǔ),幽悶。癢,病。

俾,使。瘉,病,這裏指災禍、患難。莠(yòu)言,壞話。惸(qióng),憂鬱不樂。無祿,沒有俸祿,這裏指不受上天眷顧,不幸。烏,烏鴉,周朝受命於天的徵兆。爰(yuán),語助詞,猶“之”。止,棲止。

侯,維,語助詞。薪、蒸,木柴。蓋(hé),通“盍”,何。懲,警戒、制止。訊,問。具,通“俱”,全部、都。局,彎曲。

蹐(jǐ),輕步走路。倫、脊,條理,道理。虺蜴(huǐ yì),毒蛇與蜥蜴,古人把蜥蜴也視爲毒蟲。阪(bǎn)田,山坡上的田。莞(guān),蒲草、水蔥一類植物。扤(wù),動搖。則,語尾助詞,通“哉”。執,執持,指得到。仇讎(qiú),通“仇讎”,作動詞,把……當成敵人對待,這裏指慢怠。力,用力,這裏指不肯讓“我”出力。燎,放火焚燒草木。揚,盛。寧,豈。或,有人。烕(miè),即“滅”。

宗周,西周。褒姒(sì),周幽王的寵妃。終,既。懷,憂傷。輔,車兩側的擋板。載(zài)輸爾載(zài),前一個“載”,虛詞,及至;後一個“載”,所載的貨物。輸,丟掉。將,請。伯,排行大的人,相當於今天稱呼陌生男子爲“大哥”。

員(yún),加固。僕,一說通“轐”,也叫伏兔,固定車軸的元件;一說僕人,也就是車伕。曾,竟。不意,不留意。炤(zhāo),通“昭”,明顯、顯著。慘慘,憂愁不安。

雲,親近、和樂。慇(yīn)慇,憂愁的樣子。佌(cǐ)佌,比喻小人卑微。蔌(sù)蔌,鄙陋。椓(zhuó),打擊。哿(gě),歡樂。

這首詩的作者,是典型的士大夫知識分子。他以諄諄告誡的口吻,指出了王室的危機,民怨沸騰的形勢,以及自己有心無力,無法真正被重用的現實境遇。他替國家的命運擔心,認爲該安撫民衆(“民之訛言,亦孔之將。”);他對現實無奈,埋怨父母將自己生到世上遭難受辱(“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他也曾被王室徵召,可怎奈王室是假求賢,並不想真的用他(“彼求我則,如不我得。執我仇讎,亦不我力。”);他一片忠心,不爲所用,只能隱藏起來,可已心力交瘁(“潛雖伏矣,亦孔之炤。憂心慘慘,念國之爲虐!”)。

對於國君的批評,都是藉由“上帝”、“天”這兩個形象來呈現的。雖然沒有指出是周幽王的過錯,可明眼人都明白,這跟天沒有什麼關係,老百姓的痛苦,都是這位昏君所致。可這位昏君,不但不想着如何反省自己,反而求助於占卜官,希望通過解夢的方式,來安慰自己(“召彼故老,訊之占夢。”)。既然是昏君,那就免不了要任用奸佞小人(“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給予他們高官厚祿;行暴政(“念國之爲虐”),任由人民受苦(“民今無祿,天天是椓”)。

全詩四言五言夾雜,感情激烈充沛,卻又充滿了憤懣哀傷。詩中有許多形象的比喻,比如哀嘆亂世,無可躲避,只能遭遇悲慘的命運(“魚在於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炤。”);還運用了大量對比的手法(“彼有旨酒,又有嘉餚。洽比其鄰,婚姻孔雲。念我獨兮,憂心殷殷。”),將富人窮人的遭遇進行對比,突出造成這些痛苦的根源,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詩經專題第192篇,總第192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