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日記丨《 高階體式和瑜伽 》

室利 . 阿羅頻多 在 《 瑜伽箴言 》第十九章 《 超心思的性質 》上講:瑜伽的目的,是將人提舉,從尋常心思的知覺性,隸屬於情命和物質 “ 自性 ” 的管制,且全般範限與生,與死,與 “ 時間 ”,與心思,和身體的需要和慾望者,提舉到精神知覺性,在其本性爲自由,且運用心思,生命,和身體的情況,爲精神之所認可的,或自體選出和自體行表着的決定,運用之於一自由底自我知識,有體之一自由意志與權能,有體之一自由悅樂中。


“ 這便是在我們生活其中的尋常生死心思,與我們的神聖永生存在精神知覺性,即瑜伽的最高結果。”


前些日子,在  Trinergy Tribe 的瑜伽羣裏,迎來了一場友誼辯論會,我也趨前,希望在一片瑜伽土壤豐厚的泥土裏,去迎接一場友愛而有意義的討論,好領悟和解讀更多的思想。當時大家的暢所欲言有種 “ 百家爭鳴 ” 的快意,我想,那應該是瑜伽人渴望且尋覓着的一方領土吧,大家都有種 “ 錯影不驚,物我兩忘 ”的酣暢淋漓 。


起因是 《 雲來雨去 》 裏的一句話:“ 我只知道,每當坐在墊子上冥想,不期而遇會遇見一場生活裏值得深思的事。比如愛恨,比如離別,然而是怨了恨了,怨之鏤心恨之刻骨了,也不過是將自己囚禁在思想的桎梏裏罷了,人世間的一切,還不是那天上的雲來雨去,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一個活潑的南方女孩首先對我的冥想理解提出了質疑,她理解着的冥想是:“ 在念頭升去的時候覺知,然後去觀察,就不管情緒,不管它的好與壞,去觀察就好,只要這個情緒不傷害身邊親近的人,然後和情緒和平共處。”


這個論點,得到了大部分的支持和認可,多數認爲不去和情緒對話,只是看着它自由的悠走,望着它遠離;我則認爲應該面對情緒,和它談談心,就似面對生活的際遇,挫折,不愉快,知道它的來去,理解它的來去,尊重它的來去,使之完成 “ 淨思 ” 的一個過程,而非只是任意隨它去。


同樣是 “ 雲來雨去 ”,不把思想桎梏在情緒裏,讓情緒像天氣和雲朵一樣,自然的來,自然的走。一部分是認爲 “ 心不跟隨 ,不用去談,不用去理解,只是看着。”;我理解的是 “ 心跟隨 ”,去面對,之後去化解,達到 “ 淨思 ”。


如果按照阿羅頻多在瑜伽箴言裏的解釋 “ 在其本性爲自由,且運用心思,生命,和身體的情況,爲精神之所認可。”那麼,我想,或者是需要一個面對,思想,和談心的過程的。



《 瑜伽經 》 Ⅰ - 41 :純淨的水晶會接受它最近物體的色彩,心也一樣,當心清除了意識,波動時,就會達到與專注的對象同一。這個對象可能是粗糙物質,也可能是感官,或者是我慢。這種專注對象的同一被稱作三摩地。


瑜伽人都知道的,冥想的梵文就是三摩地。


我於是懂得:冥想,並不是什麼都不想,不是睡覺,也不是 “ 空 ” “ 無作爲 ”了,而是我們心靈居住的地方,是心靈的家鄉。這和阿羅頻多所詮釋的瑜伽爲 “ 淨思 ”的過程,意思要領同一;那麼,即然是 “ 淨思 ”,則肯定是有一個 “ 思 ”的過程了。


或者還有其他更深刻的詮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始終相信這世上並無絕對的對錯。


只是自己所理解的 “ 冥想 ”不應該只在墊子上,不應該是坐在那裏什麼都不想,或者胡思亂想,而是生活生命的一部分,這一部分在於 “ 全情的專注 ”於當下,而這種 “ 全情專注的當下 ” 就是三摩地,在瑜伽體式和冥想裏,我始終做不到,可是打字和寫字時,卻能完全領悟和達到 “ 當下 ” 的境況。


上午的陽光定定的溫暖着,爲了這一場質疑,我伸手接着友愛的手,當成一個作業,細細的思想着。


這和佛家裏的 “ 空 ” 似乎有異曲同工的妙處,“ 空 ” 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 “ 空中萬有,什麼都有,只是還原它本來的樣子。 ”所以, “ 冥想 ” 也並不應該是完全的放鬆,什麼也不想,恰恰相反,它在於 “ 清醒 ” 覺知之下的 “ 完全沉浸 ”和沉澱淨思裏。


有人發出質疑:只練習體式就好了,想那麼多做什麼?只練習體式,也沒有什麼錯,然而,那不是瑜伽。


“ 自然自在 ” 瑜伽館主王震說:“ 不學 《 瑜伽經 》的瑜伽修行,很空洞。”我支持這句話。


很多時候,文字不一樣,但是語言是通的,隨處諦聽生活,也是瑜伽的一部分吧。


事情都是純白的,

向前走把牆推開 -----

形式不是靈魂的道路,而是它留下的腳印。 ( 顧城 )



如果瑜伽的精神是內心深處一棵看不見的樹,那麼有沒有人細心去想過:它長出的葉子,生出的輪痕是由什麼構成的?只有從樹的內心去感受它,才能明白它生命精神的花朵;可是如果只是從外觀去看它,瑜伽體式,就是顯示生命和花朵的 “ 具體形式 ”,不是嗎?


人喜歡本末倒置,是因爲只有這樣,纔會更簡單明瞭。毋庸置疑,走捷徑更快;然而,如果真的去掉瑜伽 “ 核心 ”和 “ 髓 ”的精華精神的部分,只是體式存在,那麼 “ 瑜伽 ” 還能不能夠 “ 成爲瑜伽 ” ?


答案是不能,因爲體式,從來都不是瑜伽;瑜伽,是一種狀態,只有當體式達到瑜伽精神的狀態,這纔是瑜伽;所以,瑜伽大師都告訴我們:瑜伽,在生活裏。


瑜伽的根,是 《 瑜伽經 》;瑜伽的體式,是大樹的枝葉。


更多的人,選擇相信瑜伽,修習瑜伽,是因爲在瑜伽的國度裏可以尋找一塊和平寧靜,和春陽處處的心靈淨土,那是人類的方向;然這渡海里的身世,只靠練習體式,似乎難以實現內心的歸屬,就算是達到高階體式無論那一個級別,也厲害不過體操,厲害不過武術,而我們獨獨只偏愛瑜伽這方樂土,不就是在於它思想和心靈意識自由的獨特性嗎?


練習瑜伽者數以千萬計,高階體式練習者數以萬計,艾揚格大師只有一個,《 哈他之光 》的作者只有一個;巴坦加里只有一個,《 瑜伽經 》的作者只有一個。


然而,如果沒有 《 瑜伽經 》 和 《 哈他之光 》,那麼 《 傳承 》和 《 瑜珈瑪亞 》也將失去它應有的意義。


“ 宇宙自我的領域密不可宣,其要旨祕藏在奧義書裏,它們構成吠陀文獻之精義。”

《》 白騾氏奧義書 》


我佩服那些高階體式的練習者,他們都擁有自律,堅持,和持之以恆的決心;然而,任何一種在某種領域達到巔峯的人,都具有相同的精神;我們只能說那是體育精神,成功精神,但並不是瑜伽精神。


瑜伽,始終要回到生活之中;在萬里之遙飛躍思想的海洋,生命的大澤,越過暴風雨,一一解決生命的礙障:體式,和精神同步;精神,由體式表達;“ 形式不是靈魂的道路,而是它留下的腳印。”


日影開始西斜,此刻我的心,又一次趨於安定。無論站於漠漠的水邊,荒蕪的野山峻嶺,只要有心之所向,那仰望天空的姿勢,都會成爲理想中的現實,帶領我們走向心靈的田園和一個叫做 “ 家 ” 的地方。


這便是在我們生活其中的尋常生死心思,與我們的神聖永生存在精神知覺性,即瑜伽的最高結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