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借鉴的好爸爸教育法

                                                                        值得借鉴的好爸爸教育法

                                                                                                                  ——读《杀死一只知更鸟》有感

      很多年后,回忆父亲留给了我们什么,我想应该是那颗文明高贵的心。

                                                                                                                                        ——笔者这样想

      或许是书中庭审现场的正义感爆棚,或许是书中危急时刻的兄妹情深,又或许是律师父亲总能平等对待不同种族的社会良心……看完这本书后,我对书中的故事总是念念不忘。细细想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一位好父亲的“言传身教”。伴随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发展,书中主人公斯库特的父亲阿蒂克斯对儿女的教育逐步升级,此过程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并感受到,这些值得借鉴的好爸爸教育方法。

      方法一:勇于直接而不回避

      在小说中,父亲阿蒂克斯对儿女的教育是直接的,从不回避。不回避的理由,在一段父亲与叔叔的谈话讲的非常清楚。谈话中,父亲告诉叔叔说:“杰克,当一个孩子问你问题时,看在上帝份上,你要好好回答他。千万不要编故事。孩子虽然是孩子,可他们能比成人更快地发现你在回避,而这种回避会把他们弄糊涂了。”这段对话的起因是因为主人公问叔叔一句脏话是什么意思,叔叔却没有回答,而是另外讲了一个故事。

      正是基于直接告诉、不回避这样的原则,书中,父亲对于主人公斯库特和她的哥哥杰姆的很多行为或问题都给予了直接地指导或解答。这其中有直接的警示,例如,父亲会直接要求哥哥杰姆在射击蓝鸟时不能射击知更鸟,否则这就是罪恶;也有直接的要求,例如,在儿子为了维护父亲的声誉而打坏了邻居的花时,父亲会直接要求儿子去和邻居主动和谈;还有直接的解释,例如,对其他人的污辱语言,父亲告诉女儿,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别人认为那是个下贱的称呼并用来骂你,对你来说永远构不成侮辱。它只能显示那个人有多可怜,它不能伤害你。”

        也许很多家长会担心,父亲的直接教导是否会产生不好的结果,子女是否会不因为不理解而产生抵触情绪。而实际上却是,在父亲的直接教育下,女儿斯库特和儿子杰姆,虽然时而还是会因为调皮扮演邻居、吵吵打打,却也总能在父亲的直接教育下意识到值得改进的地方。书中,女儿斯库特和儿子杰姆都觉得父亲很让人满意:“他陪我们玩,给我们读书,对待我们随和又公正。”

      方法二:倾听—解释—引导

      然而,随着孩子们的慢慢成长,仅仅地告诉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好的教育也往往要从倾听开始。就像书中女儿在对叔叔提出抗议时所说的那样:“每当我和杰姆(哥哥)打架时,阿蒂克斯(父亲)从不只听他的一面之词,还要听听我的理由。”主人公对叔叔的抱怨,让她和叔叔重归于好。

      在好的倾听基础上,父亲对于孩子们提的问题也会很好解释和引导。书中,当主人公斯库特提出不想上学的请求时,父亲首先在告诉女儿不可以的同时,是询问:“到底怎么了?”女儿便将自己在学校第一天被老师打手、被同学嘲笑、被老师告诉不能让父亲为女儿提前阅读这些遭遇都告诉了父亲。父亲思考之后的解释和引导很成功:1.让女儿学习一个小窍门——了解一个人要从他的角度看问题;2.理解老师无心的过错;3.为什么不能当教育的反例;4.让女儿说出真正的烦心事;5.讲解什么是妥协,和女儿达成一个协议。在父亲的引导过程中,女儿并没有产生恐惧,而是以更加理性的思维来考虑上学这件事情。表面来看,只是解决了上学的问题,实际上却在引导女儿认清上学的应当性以及对老师的理解方法,并通过协议的方式,让女儿理解了承诺的意义。试想,如果父亲只是武断地告诉不可以,只会增加女儿对上学的讨厌而已,于教育本身是无益的。

      在书中后面的故事中,我们惊喜地看到了,女儿斯库特在看到一群白人因为父亲替黑人辩护而试图围攻父亲时,正是运用父亲的教育方法,去和围攻他们的人进行沟通交流,理解围攻的人,并让围攻的人也理解他们自己,最终让围攻他们的人改变了想法。在这一过程中,主人公斯库特始终记得父亲的教育:“阿蒂克斯说过,要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而不是你自己感兴趣的,这样才有礼貌。”

        方法三:真诚沟通、平等探讨

        事实上,父亲对儿女的教育并没有因为儿女的成长而停止,随着书中故事的讲授,你会发现,真正的教育更是双向的沟通和探讨。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目无尊长的孩子,所谓教育,其实也不乏受教。

        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子杰姆同样心怀公正,而且对黑人同样关怀。杰姆原本以为案件中的被告人黑人会因为父亲的努力而获得无罪释放,但没有想到黑人依然被判定罪名成立。之后便产生一段关于审判的对话。父亲与儿子之间一起探讨了关于是否应当设立死罪、犯罪的证明程度、能否废除陪审团、陪审团的人员组成这样复杂的法律问题。原本不是小孩子应当理解的问题,却因为一起案件,让父与子之间有了一个平等的探讨和沟通。原来孩子的理解力可以超出我们的预期。

      有时,孩子的理解不仅可以超出我们的预想,甚至可以超出我们自己。书中的父亲是一位英雄,一位友好的邻居这样评价这位父亲,“如果说你们父亲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他那颗文明高贵的心”。即使面对那样暴力的人,父亲也能保持宽容谅解。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却在另一起事件发生时困惑了、迷茫了。故事中,在哥哥为了保护妹妹奋力反抗坏人而受伤的事件中,哥哥昏迷,坏人不治身亡,无人知晓事件的全部经过。关于坏人是死于自己的刀下还是被哥哥误伤,警察可以直接根据现场环境认定哥哥是无罪的,而父亲却会陷入万一是哥哥误伤的痛苦怀疑中。为了证明事实的经过,父亲与警察发生了争议。父亲坚持的理由是“如果我们隐瞒这件事,那就完全否定了我教育杰姆的做人原则。”警察走后,父亲问女儿,“坏人是自己倒在刀口上的,你能明白么?”女儿跑过去使劲地拥抱父亲,说:“泰特(警察)先生是对的。”父亲仔细地看着女儿,问“怎么讲?”女儿回答:“噢,如果是那样做,差不多就像杀死一只知更鸟,不是吗?”

        女儿的反问式回答,解答了父亲的疑惑,让儿子的事件不仅有了程序上的合法性,更有了实质上的正义性。

        相信在未来,父亲的言传身教还将继续,儿女的学习成长也还在继续,不同的年龄总会有不同的困惑和难题,值得确信的是,在父亲和儿女之间有一个平等沟通的平台。我想,关于父亲,理想的教育方式应当如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