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之毫米波雷達(一)

毫米波雷達指工作在毫米波波段的雷達。通常毫米波是指30~300GHz頻域(波長爲1~10mm)的電磁波,毫米波的波長介於釐米波和光波之間,因此毫米波兼有微波制導和光電制導的優點。

毫米波在5G通信、衛星遙感、導彈制導、電子對抗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而近年來隨着元器件水平的不斷提升,電路設計、天線技術等相關技術日益發展和不斷成熟,毫米波雷達的在汽車方面的應用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毫米波雷達分爲遠距離雷達(LRR)和近距離雷達(SRR),由於毫米波在大氣中衰減弱,所以可以探測感知到更遠的距離,其中遠距離雷達可以實現超過200m的感知與探測。毫米波雷達的多項優勢,使其目前在汽車防撞傳感器中佔比較大,根據IHS的數據,毫米波/微波雷達+攝像頭在汽車防撞傳感器中佔比達到了70%。

同超聲波雷達相比,毫米波雷達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和空間分辨率高的特點。與紅外、激光、攝像頭等光學傳感器相比,毫米波雷達穿透霧、煙、灰塵的能力強,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另外,毫米波雷達的抗干擾能力也優於其他車載傳感器。

五種汽車防撞傳感器性能及優缺點對比

目前市場主流使用的車載毫米波雷達按照其頻率的不同,主要可分爲兩種:24GHz毫米波雷達和77GHz毫米波雷達。通常24GHz雷達檢測範圍爲中短距離,用作實現BSD(BlindSpotDectection,盲點探測系統),而77GHz長程雷達用作實現ACC(AdaptiveCruiseControl,自適應巡航系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