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消夏一日

昨夜,雷鳴電閃,急雨滌塵,給滿院的青石板沖洗得乾乾淨淨。院子裏一口水缸,又接了大半夜的雨水,將一片水葫蘆浮擡到了缸沿兒,碩果僅存的一條錦鯉又多了一塊遊弋的空間。一年中難得的幾天高溫假。休假,休息,靜心,養身。清早起來,掃掃落葉,拾掇拾掇花籬

原创 【燈下夜讀】學習中的小思考

我讀書比較雜,一堆書,散亂在書櫃、書桌、牀頭上,方便隨手拈來。但這也有問題,就是讀書多了趣味性,少了系統性。以前不覺得,學習國學之後感觸尤深。才知道之前好多耳熟能詳的詞句,卻不是我們理解的那樣,多被我們斷章取義、各取所需,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原创 哭泣的獅子

不曾想到,一場將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送上斷頭臺的法國大革命,會給瑞士的幾百個家庭和人民帶來深深的痛苦。直到站在瑞士盧塞恩一處名爲“哭泣的獅子”的石雕前,我的腦海裏漸漸浮現出這樣一個時間和這樣一個場景,就是斯蒂芬‧茨威格的《斷頭

原创 【燈下夜讀】講講任人唯親的故事

有友來訪,閒敘中偶然聊及任人唯親。晚間讀書,忽又想起這件事,思考之。任人唯親,多是在用人上不問德行才幹,只選任與己親近之人。粗略來看,這種“親”大抵可分爲兩類。一類是親戚、親屬,包括有血緣、姻緣、鄉緣、師生緣等親緣關係的人。對這些有親緣關係

原创 【燈下讀史】家訓的力量之19——顏之推論交友

讀《顏氏家訓‧慕賢第七》中,有這樣一段話值得玩味。“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薰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

原创 【燈下夜讀】家訓的力量之18——顏之推論學

我家的書較多。一次搬家,我抱了一個紙箱的書,滿頭大汗,在等電梯,門開處,樓上新搬來的一位大姐,貌似電影《功夫》裏的包租婆,且差不多十個手指都戴滿了金戒指,抱着一條小狗,開口便問:這兒抱的啥寶貝啊?我答:書。書?書有什麼用?大姐鄙夷地撇撇嘴。

原创 【燈下夜讀】仁者人也 義者宜也

夜讀《中庸》,看到這樣一段話,頗有感觸。“仁者人也,親親爲大;義者宜也,尊賢爲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什麼意思呢?愚以爲,前半句講的是爲人,後半句講的是處事。什麼是仁?“仁者人也”,就是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需從利他的角度出

原创 【燈下夜讀】理解他人的感受

楊師在《修身要旨》裏講到,“理解他人最重要的方面是理解他人的感受,這樣纔可能將事情辦明白。”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那麼,怎樣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忖度?需要的是誠意正心。                         

原创 【燈下讀史】家訓的力量之17——夫學,莫先於立志

陽明先生在給兄弟、子侄的家書中多次強調,“夫學,莫先於立志”。爲了讓兄弟、子侄對他的指點真懂、真信,他還“掰餑餑說餡兒”地從四個方面講道理。第一,爲什麼要先立志?因爲,志是學有所成的前提。陽明先生講,“夫學,莫先於立志。志之不立,猶不種其根

原创 【扯閒篇】買房說三點

與朋友閒聊,扯起買房那些事兒。“哥,你看某某樓盤咋樣?”朋友問得簡單、直接、具體,卻是讓我難以回答。因爲我不是業內專家,只算是門外“磚家”,說的都是一些方法、原則、注意事項等等。這裏,我想說三點。無論是誰想買房,出手之前,先鳥悄兒地自問三點

原创 【燈下讀史】家訓的力量之12——父母之責

清代張英張廷玉父子宰相的傳世家訓,堪稱家訓名篇。夜讀張英《聰訓齋語﹒卷一》,讀到有關父母之責、教子有道一段話,茅塞頓開,爲之嘆服。於是,我把這段話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抄寫到筆記本上,不時看看,如獲指南。“圃翁曰:人生適意之事有三:曰富,曰貴

原创 【燈下讀史】家訓的力量之16——陽明教子“三字經”

有個典故叫“伯魯之簡”,說的是春秋時代趙國國君趙簡子有兩個兒子,伯魯和無恤。該選誰做繼承人呢?趙簡子有些犯難。後來,他用了這麼一招,把兩卷同樣的竹簡送給兩個兒子,並提出同樣的要求,就是對竹簡上的內容要認真學習領悟。時間飛逝。幾年後,趙簡子有

原创 【燈下讀史】家訓的力量之11——古人教子五法

一場新冠疫情,對“神獸”宅家的家長們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實際上,對孩子的培養教育,自古以來一直是令家長撓頭的事情。近來讀到陶淵明的一首五言詩《責子》,“想見其人慈祥戲謔可觀也。(黃庭堅語)”詩曰:“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

原创 【燈下夜讀】七情傷人,憂愁最深,惱怒最烈

說到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頤養詮要》裏講:“七情傷人,憂愁最深,惱怒最烈。憂能遏絕生機、大傷陽氣,怒則肝火一盛,則傷本經之血,且傷脾經。”此言不虛。憂愁傷人最深。我們熟知的《紅樓夢》裏的林黛玉即是憂愁傷人最深的典型案例。楊軍

原创 【燈下夜讀】家訓的力量之14——張英談“讓”

清康熙朝文華殿大學士張英有“千里修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之“六尺巷”故事傳爲千古美談,其在家訓《聰訓齋語﹒卷二》中對“讓”字又做出進一步闡釋,以啓後人。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讓”爲寶。左氏曰:“‘讓’,得之本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