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讀《時間簡史》,似懂非懂也有收穫

文/喬平 史蒂芬•霍金,生於伽利略的忌日,逝於愛因斯坦的誕辰。他一生的研究,都集中在物理和天文學中,其研究成果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如何理解我們的宇宙”。 只可惜,我讀《時間簡史》,真的有一點似懂非懂,新鮮、好奇、懷疑、恐懼,各種感覺都有。那些

原创 從龍蝦世界的鬥爭,認識人類競爭的自然屬性

南宋詞人辛棄疾在《賀新郎·用前韻再賦》中寫道:“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面臨這樣或者那樣挫折和失敗,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挑戰,更是所有人無法繞過去的坎。 而在挫折和失敗面前,每一個人的態度和應對方法都是不同的。

原创 《人生十二法則》中的第一條法則叫“龍蝦論”

在複雜的自然環境中,等級制度是一個永恆的存在,無論動物界還是人類社會,不平等現象無處不在。 《人生十二法則》中提出的第一條法則叫“龍蝦論”,作者將龍蝦的生存法則與人類社會作比較,他認爲:分配不平等不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而是生物的本能。 另

原创 推薦:羅振宇力薦,豆瓣9.2分,這本關於記憶的書可能影響你一生

NO.1 推薦文章:羅振宇力薦,豆瓣9.2分,這本關於記憶的書可能影響你一生 作者:覺知舫 相關書籍:《追尋記憶的痕跡——新心智科學的開創歷程》 編委薦語: 一個人的興趣遠比規劃重要,你可以沒有清晰的規劃藍圖,甚至不斷改變方向;但你一定要

原创 李白依和崔顥之登高詩,抄襲還是致敬?

文/喬平 導語:崔顥一首《黃鶴樓》享譽古今,李白一首《登金陵鳳凰臺》膾炙人口。然而,因爲這兩首詩在寫作思路和用韻上的相近,成了千百年來人們品評名篇的話題。如此相似,是後者對前者的抄襲,還是文人雅士間的欣賞致敬?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墨客

原创 《讀書》專題編委團——2020年5月成長記錄

相約讀書,見證成長 -------《讀書》專題編委團隊在成長 我們的口號是:一週消滅一本書,讀書寫作在行動! 2020年5月,8人蔘加,共閱讀37本書,輸出29篇書評: 1、愛喫土豆的佩奇讀6本書,寫3篇書評 (1)書評|《美丘》

原创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

文/喬平 有一個人,她永遠佔據着我們心底最柔軟的那塊地方。這塊地方,一旦觸及,幸福、酸楚、心疼、想念、難過……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她傾一生之心血,不惜一切代價,爲我們築巢搭窩、覓食充飢,爲我們遮風擋雨、劈山開路。她沒有私心,不求回報,唯願

原创 七絕·題家園微景

七絕·題家園微景 文/喬平 尖尖荷角出泥宮,不識悠悠看護翁。 時雨恰明王子意,捎來香瓣落池中。

原创 【文字之光】|五月,滿架薔薇一院香

圖文/喬平 今年的薔薇來得有點遲,“五一”假期時,纔在南門旁邊開出第一朵花。一個星期後,南牆的整個籬笆上就爬滿了紅色和白色的薔薇花,再一個星期後,北院門廊上的粉色薔薇花把整個院子都美翻了。 大多數的花兒,盛開時都是一朵一朵的,再多也還是可

原创 一柱擎天頭勢重,十年踏地腳跟牢

最近看了一些關於對聯的資料,記錄一下。 喫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 這句廣爲引用的楹聯懸掛於河南省內鄉縣三省堂前。 說到河南的內鄉縣衙,它始建於元朝大德八年(公

原创 萬里碧霄終一去, 不知誰是解絛人

唐代有個大臣叫崔鉉,很小的時候,有一次跟隨父親崔元略去拜訪韓滉,父親跟韓滉介紹小兒子時說:"這個孩子呀,近來作詩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 韓滉聽了甚是喜歡,便隨手指了指拴在架子上的鷹,叫他寫一首詩。鷹,本是天上翱翔之物,爲什麼拴在架子上?

原创 花開已是三春晚,淡泊矜持千萬般

文/喬平 四年前的早春,我滿心歡喜地在院子裏種下三株芍藥。 然而,這三株叫做芍藥的小苗苗落戶我家後,當年並沒有茁壯成長,也沒有綻放美麗的花朵,整個春夏秋都是瘦瘦小小的可憐樣,簡直就是綠不肥紅沒有,直到冬天默默休眠。 第二年開春,遲遲不見芍藥

原创 “半灣活水千江月, 一粒沉砂萬斛珠”的創作過程

在一個晴朗的秋日,鄭板橋乘坐一葉扁舟去興化北鄉。當船行到中堡湖時,已經是晚霞紛飛、夕陽西下的時候了。 此時此刻,船家在船後搖着櫓,小船慢悠悠地蕩行着,鄭板橋端坐船頭,觀賞着湖光山色......湖裏,一艘艘漁船上已經升起了嫋嫋輕煙。再看看湖灘

原创 “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不是爲人而寫的

文/喬平 在港版《西遊記》中,豬八戒因爲陷入情網,曾多次吟誦“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詞。 相信大家都聽過“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話。也有很多人經常借用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句詞的來龍去脈,更

原创 《學會提問》:培養批判性思維,做一個有深度的人

文/喬平 批判性思維的最終結果是要求一個人虛懷若谷地接納各種觀點,理性評判這些觀點,然後在理性判斷的基礎上決定接受哪些思想或採取哪些行動。 ------這是《學會提問》裏總領全書的話,也是這本書的主線。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氾濫的時代,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