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舍談寫作:帶有詩意的語言能夠給聽衆以弦外之音

對話不能性格化,人物便變成劇作者的廣播員。蕭伯納就是突出的一例。那麼,蕭伯納爲什麼還成爲一代名家呢?這使我們更看清楚語言的重要性。以我個人來說,我是喜愛有人物、有性格化語言的劇作的。雖然如此,我可也無法否認蕭伯納的語言的魅力。不錯,他的人物

原创 詩歌的隱喻寫法

詩人張棗還有一首著名的詩,叫《深秋的故事》,開始四句是這樣的:向深秋再走幾日我就會接近她震悚的背影她開口說江南如一棵樹我眼前的景色便開始結果第二段開頭兩句是這樣的:落下一片葉就知道是甲子年“向深秋再走幾日”是很有意思的用法。“深秋”是個抽象

原创 寫詩要避免熟詞

“公共語言”就是陳詞濫調,溫和點說是“熟詞”。喜聞樂見是一個熟詞,大快人心是一個熟詞,普天同慶是一個熟詞,奔走相告也是一個熟詞。大家都很熟悉吧。可是“喜大普奔”就不是熟詞,它具有了詩歌的味道。“喜大普奔”合併了原有的四個熟詞,好像是高明的資

原创 遠詞之間,更容易產生詩意

詞語的關係,有遠詞,有近詞。父母、親戚、爺爺、奶奶、子女,這些詞是近詞。它們都是同一個屬性的,在一個範圍裏。又比如雞、鴨、鵝、鵪鶉,是同樣的屬性,彼此之間是近詞關係。遠詞則是從屬性上看完全不同的。我隨便想到什麼詞就說出來:頭髮、瘋狂、金屬、

原创 過去的現在化的敘述方式

文章和說話,依照普通的習慣,都須表明時間,過去的用過去的說法,現在的用現在的說法。例如“十二點鐘早已敲過了”是過去的說法,“正敲着十二點鐘”是現在的說法。敘述文裏所說的事都是過去的,照理每句話都該用過去的說法纔對。可是實際不是這樣,作者所敘

原创 靈活加入“天、地、人、動、植”的元素,使場景富於變化

寫長篇小說時要避免描寫單調淺薄,有什麼訣竅嗎?有,那就是“天、地、人、動、植”這五個字。“天”指天氣、氣候。是熱是冷?是晴是雨?如果只關注人物描寫,就很容易忽略這些信息。當然,如果在高潮部分有描寫颱風的場景,自然是會涉及這些元素的,但即便是

原创 怎樣從一個場景過渡到另外一個場景

剛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我不知道怎麼從一個場景過渡到另外一個場景;也不知道如何調遣我的人物,讓他們出場離場,或進出房間。這種困難在第一人稱小說中尤爲明顯。如果我安排一個角色晚上在酒吧與人交談,第二天早晨再做其他事情,我不知道中間的幾個小時應該如

原创 小說的章節多長比較合適?

小說的章節多長比較合適?有關章節的長度,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清晰標準。讓一部作品中的不同章節儘量保持相當的長度。偶爾加入一個相對較短的章節會製造出一種類似斷音的戲劇效果。另起一章相當於讓原本連續的情節強行中斷。至少在翻頁時,讀者必須停下來

原创 老舍談寫作:小說與劇本人物性格的展現

在小說中,應在適當的時機利用對話,揭示人物性格。這是作者一邊敘述,一邊加上人物的對話,雙管齊下,容易叫好。劇本通體是對話,沒有作者插口的地方。這就比寫小說多些困難了。假若小說家須老盯住人物,使人物的性格越來越鮮明,劇作者則須在人物頭一次開口

原创 老舍談寫作:小說與戲劇既要故事,更重人物

從寫小說的經驗中,我得到兩條有用的辦法:第一是作者的眼睛要老盯住書中人物,不因事而忘了人;事無大小,都是爲人物服務的。第二是到了適當的地方必須叫人物開口說話;對話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說明書。我把這兩條辦法運用到劇本寫作中來。當然,小說與劇本有

原创 小說要有出乎意料的地方纔有趣

“開篇多下功夫”、“塑造三到五個強的角色”、“準備兩波高潮”——這三點是寫長篇小說的關鍵所在。但對從沒寫過長篇小說的人,也許很難理解究竟應該如何實現信息的流動,如何推動故事發展。我建議,大家可以嘗試解析自己喜愛的長篇小說。可以嘗試把自己最喜

原创 描寫不能均勻塗色,要掌握好輕重抑揚的平衡

在構建場景時,要留意設計出“強”的對話,這一點很重要。當然,如果整體強得完全一致,毫無區別,小說就會很乏味。描寫不能均勻塗色,要掌握好輕重抑揚的平衡,該重的地方濃抹,該輕的地方淡畫。不過,在至關重要的場景,要記得安排有力的對話和描寫,而且不

原创 語體和文言體的區別在哪裏?

語體和文言體的區別在哪裏?不用說在詞的用法和句子的構造上。從文言體到語體,詞的用法的變遷有下面的幾條路徑。一、由簡單而繁複 有許多一個字的詞,文言體裏常常單獨用的,語體裏卻要配上一個字成爲兩個字的詞才用。例如“衣”字,在文言體裏可以單用;語

原创 詩人個性化的表達

現在我們寫詩,南山、北山、天目山,這麼多山可用,爲什麼非要用南山?因爲,“南山”是大家熟悉的隱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隱者陶淵明詩裏創造出來的南山。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梅花便落滿了南山張棗《鏡中》詩的梅花,落在陶淵明的南山上?

原创 作爲創作者留意其他作者運用的手法是必要的,但故事永遠是最重要的

我懷疑很多讀者根本不會注意到視角問題。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人物和故事。也許是創作者對這方面的一致性過於苛求了。如果恰巧不是作者的話,也不會注意到視角的改變。和讀者相比,作者必然對作品的基本結構更加敏感。唐·韋斯特拉克化身理查德·斯塔克創作以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