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愛,與愛

參與懷恩基金會已經一年了。大家都說淋過雨,纔想爲他人打傘。我沒有這樣的經歷,只是因爲讀書,讓我改變了命運,讓我瞭解了更廣闊的世界。因爲有了這樣的認知,一有機會就帶孩子去看生活以外的世界。這一年終於圓了自己當年的夢——因爲自己喜歡讀書,所以希

原创 成爲我們自己

(一)午飯後,與晏姐姐和熊一起到了溼地公園。明媚陽光,湖上泛舟的人們,競相開放的花兒,組成了無限的春光。看着這樣的畫面,就能讓人的心情霎時變得與這春天一樣,有着無限的生機與希望。引人駐足的,是六、七個在草坪上打手鼓的中年少女。臉上洋溢着開心

原创 開口說話需要滿足的七個條件

一是你把事情想清楚了。二是你把要說的話理順了。三是你把說話的結果想。。四是別人在聽。五是別人能聽懂。六是別人聽完後能執行。七是別人執行後有價值。說話千萬不能信口開河,如果不滿足以上條件,寧可不說。要多聽,聽得越多,掌握的情況越全面,犯錯的概

原创 拒絕愛的邏輯

泛化:把不愛的時刻,當成不愛我沒有人能在所有時候、所有事情上都是愛你的,別人不是你的蛔蟲,不是你的僕人,他們有他們的侷限性,無法給你足夠的愛。也許此刻對方沒有把注意力指向你,沒有關注你。這時候你可能只要提示一下他,他就會願意重新給你愛。很多

原创 那又能怎麼樣呢?

安全感、自由感、價值感、意義感、親密感,這些是人內心基礎的感知,人們很容易對它們感到匱乏。你在生活中遭遇的每一個痛苦事件,背後都基於對其中某種或多種感知的匱乏。當遇到的事情不同,你對這些感知的匱乏程度也會有所不同。每當你的內心體驗到痛苦的時

原创 剝奪自由感

一個人的內心之所以會匱乏自由,是因爲他進行了自我強迫。他在強迫自己做內心不想做的事,他就不自由了。表面上看起來,有時候是別人在強迫我們,讓我們不自由。實際上,是“我不能拒絕你”和“我不能離開你”的想法才讓我們失去了自由。一個人爲什麼要剝奪自

原创 身體從來不說謊

最近去體檢,發現身體的諸多小問題。有一處老毛病,晏姐聯繫了她從前的一位同事——現已是同濟醫院的副教授,請他幫忙再看下片子。門診的人很多。教授一週只有兩天上午在光谷這邊,其他的時間都在本院區。等到門診看完,已是上午十一點多了。聽到教授說:“每

原创 與孩子溝通無效的原因

與孩子溝通無效,90% 的父母都敗在這一步不少父母感概:自己從小養到大的娃,怎麼越大越不願意與自己溝通?通過與不少來訪的家長溝通,我發現了他們身上的共性,即很難相信孩子所有的行爲是有正面動機的,更不會相信,但凡有更好的方法,每個人定會追隨。

原创 減脂的碎碎念

最近因爲減脂,最近天天喫肉。這是一個想瘦下來的人的對於一個基本素食的人來說,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相較於第一次來說,這一次的接納程度高了許多。第一次糾結得讓我叫苦:喫吧,不想;不喫吧,沒有優質蛋白,身體的代謝會變慢。本來發胖,一是因爲攝入得多

原创 種好當下的種子

與一位朋友的孩子聊天。他的問題是一到考試就緊張,不由自主的抖腿,咬指甲 ,敲桌子。朋友之前打電話諮詢過,說到了孩子的諸多問題,比如打遊戲,做作業拖位。“把成績提上去,其他的都不是問題”。這是很多父母的想法——只要成績好,其他的都不是問題。這

原创 你會感受你的感受嗎?

寫了200天的覺察日記,才略微發現情緒的背後的真實意圖。有人可能會說:感受誰沒有啊?我當然知道了,有情緒的時候,感受不是明擺着的嗎?我想。。。怎麼樣,不就是麼?那可不一定。有很多人就難以識別自己的感受。這是事實。不是別的原因,是他自己在進行

原创 與食物合作

兩週下來,三餐調整爲優質蛋白質+蔬菜+主食(粗糧),減少零食攝入,多喝水,體重確實下來了幾斤。減脂過程中,每餐都喫飽,沒有餓的感受。但不知爲何,會覺得餓。明明知道,那不是身體的需求,而是心理的企圖。身體怕我瘦下來。這個想法深藏潛意識,有時我

原创 你喫飯的樣子就是生活的常態

這一週的飲食調整之後,雖然體重在穩定、持續的下降,但未達到目標。這也意味着這一週的對賭目標以我在羣裏發紅包告終。這讓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第一週的收穫讓人信心大增之後,盲目地相信能持續降。但事實無情地回懟了我——並未達到既定目標。減重是一個

原创 你聽話嗎?

“聽話。。。。。。按媽媽(爸爸)說的那樣去做。。。。。。這樣纔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這樣的模式有沒有很熟悉?很熟悉。曾經我就是這麼對孩子說的,現在偶爾還會不由自主地說。和很多的父母一樣,我們總是輸出自己的規則,要求孩子無限制地按我們

原创 別人的不開心如何讓你不自由

當一個人對別人的不開心有恐懼的時候,他便喪失了安全感。當他有壓力感的時候,是因爲他的一些內在邏輯讓他失去了自由:“一旦對方對我失望,我就必須照顧他的心情。”“如果對方不開心,我就要對他的不開心負責。”“如果他的不開心是我導致的,我就要負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