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機器人領域的國際會議

轉載出處:點擊打開鏈接
上回大話了機器人領域的SCI期刊雜誌,這一回道道機器人領域國際會議的“是非”。
【聲明】這個帖子裏面所提到的國際會議,是嚴格的以“International Conference”作爲標識的正式國際會議。那些發跡於國內、自出孃胎以來就沒出過國的、一直都由國內所謂的大牛當家的、騙錢坑爹的會議,一邊去。我不瞭解這些會議,只在小蟲時不時看到“抵制叉叉會議”、“叉叉會議騙錢”。當然,如果有公認質量一級棒的,歡迎補充分享。
===============================================================================
【對國際會議的不同看法】
目前,基本上國內對研究生培養的評價、項目驗收等等,幾乎難免一定程度上以論文論英雄。從市場經濟的角度,這個缺口得多大呀?所以國際會議也是鋪天蓋地,良莠不齊。“坑錢”、“吃喝”、“遊玩”、“水分多”、“水平低”等等貶義詞紛紛被扣到頭上。另外,一些土生土長的導師,本來就沒怎麼接觸過國際會議,那憑什麼他會\能指引學生往這方面走呢?既然閒聊這個話題,就應該先“正”這個看法。
在我看來,研究生就應該積極主動地多參加國際會議。好處至少包括:
(1)拓寬眼界,包括科學技術、風土人情等等。
(2)及時獲取自己研究領域的最新資訊,追蹤研究的最前沿。
(3)結識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積攢自己的“人力資源”小金礦。
(4)交流研究心得,相互指點一二,肯定獲益良多。
(5)鍛鍊、展示自我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收宣傳之效。特別是那些想繼續出國深造的,絕對是不可多得的機會。
(6)跟MIT、CMU等名校研究生比較比較,更清晰自己水平如何,以後何去何從。所謂“欲知馬兒好不好,拉出來跑一跑”。
(7)論文發表快、檢索收錄所需時間短。一般從投稿至EI檢索,9-12個月足矣。
針對魚龍混雜的國際會議,我們應該學會去鑑別好壞。頂級會議,積極參加;垃圾會議,堅決鄙視!因此,本帖“應運而生”,希望能給機器人領域(作爲一強交叉學科,可能涵蓋機械、電子、計算機、自動化、控制等等)的同路人一點點參考。
===============================================================================
【機器人領域幾大國際會議】
(1)ICRA: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即IEEE機器人和自動化國際會議,由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Society (RAS,機器人和自動化學會)主辦,該領域規模(千人以上)和影響力最大的頂級國際會議。至今(2012年)已經成功舉辦了29屆,只在中國舉辦過一次(2011年,中國上海)。ICRA每年都設立一個主題(Theme),例如"Better Robots, Better life"@2011,"Robots and Automation: Innovation for Tomorrow's Needs."@2012。另外,ICRA附帶有一個精彩的展覽,例如ICRA2012上露面的包括全球第一個宇航機器人Robonaut、當今最先進的醫療機器人Davinc...ICRA一般每年9月截止收稿,來年5月中上旬舉行會議,全EI光盤版收錄。近兩年收稿情況:2011年,收稿約2000餘,錄用約980,錄用率約49%;2012年,收稿2032篇,錄用818篇,錄用率40.25%,爲歷年最低。ICRA2013、2014將分別在Karlsruhe, Germany和中國香港舉行。
(2)IROS: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即IEEE\RSJ智能機器人與系統國際會議,主要由IEEE RAS,RSJ(the Robotics Society of Japan)等五個協會發起,規模(千人左右)和影響力僅次於ICRA的頂級國際會議。IROS始於1988年、日本,曾在中國舉辦過兩次:2006年北京和2010年臺灣,2012年10月將在葡萄牙舉行第24屆年會。與ICRA一樣,IROS一般也有主題並附帶一個機器人展覽。一般每年3月截止收稿,同年10月中旬舉行會議,全EI光盤版收錄。近兩年收稿情況不詳,但錄用率大概在30-50%之間,IROS2011貌似創造了歷史新低。IROS2013、2014將分別在日本東京和美國芝加哥舉行。
(3)ROBIO: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Biomimetics,即IEEE機器人學和仿生學國際會議,同樣是IEEE RAS門下的系列會議之一。規模(數百)與影響力次於前兩者,截至2011年已成功舉辦了8屆。特別要提一下的是:ROBIO目前實力比前兩者是差些,但它是該領域華人區着力打造的品牌國際會議,希望大家共同出份力!也正因此,ROBIO經常光臨中國,可能用“經常在中國混”更準確。一般每年7月中旬截止收稿,同年12月初舉行會議,一般也是全EI光盤版收錄。ROBIO2012將在中國廣州舉行,Call for Paper見:http://www.ualberta.ca/~robio12/, 截稿時間爲2012年7月15日。
以上“三大”基本可作爲機器人領域國際會議的第一陣容。本領域的研究生應該瞄準它們,特別是ICRA和IROS。雖然每年的Call for paper都會有各自的Scope,但都大同小異,基本上與機器人相關的所有Topic都可以投稿。這三大盛會,出席的專家、雜誌編委、各大世界名校的學生(不過很可能讓自己慚愧,感嘆這差距也忒大了吧...)最多。國外大學對三大會議的認可度很高:教授們會自豪地把發表在上面的文章放到自己的CV裏,名校研究生的博士論文後面我們稱之爲“已發表論文”一欄可能就只有這些會議的論文(也就只有國內才坑爹地要求發多少多少SCI以上吧==!)。
(4)AIM:IEE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telligent Mechatronics,即IEEE\ASME先進智能機電一體化國際會議。由IEEE RAS,IEEE IES(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和 DSCD (ASME Dynamic Systems and Control Division)主辦,到2011年已成功舉辦了10屆。一般1月中旬截稿,同年7月初舉行會議。AIM2012、2013將分別在臺灣高雄和Wollongong Australia舉行。
(5)ICMA: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即IEEE機械電子自動化國際會議。IEEE RAS主辦,生於中國(2004年,成都),基本長於中國,但也出過國門(加拿大和日本)。所以相對而言,ICMA是比較中國化的國際會議,但又與國內一些大學教授主辦的會議有着本質區別,流着ICRA、IROS一樣的血,只是影響力有限呀。ICMA在2012將會第一次“回家(成都)”,ICMA2013將在日本高鬆舉行。
(6)Humanoi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oid Robots,即IEEE仿人機器人國際會議,仍然由IEEE RAS主辦。Humaniods2012是第12屆年會,將於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日本大阪舉行。
以上三個會議可看做第二陣容,規模大概在2~5百人左右(大概ICMA>AIM>Humanoid),影響力可能AIM>=Humanoid>ICMA,一般情況下都會是EI光盤版收錄。雖然AIM和ICMA名字上突出機電一體化,但實際上與機器人相關的Topic幾乎都可以投稿。顧名思義,Humanoid相對比較專,着重於仿人方面,包括上肢(Robotic Hand \ Manipulation \ Grasp Planning...)、下肢(Walking \ Obstacle-negotiating...)、人的神情等等。
(7)CLAWA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bing and Walking Robots,攀爬和行走機器人國際會議,主要由歐洲的一個CLAWAR Association舉辦。顯然,這也是一個很專的會議,主要關注移動機器人方面。具體情況不太瞭解@-@。
(8)IFToMM旗下的會議,例如IFToMM World Congresses in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四年一次)等。IFToMM,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 Theory of Mechanisms and Machines,即國際機構學和機器科學聯合會,每年都贊助挺多的會議(例如可重構機器人的),應該有很多都不錯,具體也不太瞭解,感興趣的可以到以下網址看看:http://www.iftomm.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1:conferences&catid=13&Itemid=141
(9)ICIA: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即IEEE信息與自動化國際會議,IEEE RAS主辦,應該是2004年發源於合肥,到2012年第九屆。相比ROBIO和ICMA,ICIA更加中國化。但它並不“水”,到它的官網一樣可以看到IEEE RAS的各路風雲人物參會露面。貌似這個會議前些年不能保證全部EI光盤版收錄(不是說會議組織方的問題,更多的應該是論文本身的問題),之前出現過EI網絡版收錄的。
===============================================================================
【國際會議的主要活動(Program)】
學術活動(活動名字會大同小異):
Keynote talk —— 大會最大規模的一個報告,一般在開幕式之後。如ICRA2011由歐陽自遠做的關於嫦娥工程的大會報告。
Plenary Speech —— 專題演講,每天(上午\下午)各Interactive Sections開始之前,邀請一名大牛做的大報告。這些大牛一般都極其有分量,是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拿起麥克風就神采飛揚,聽着也是一種享受。
Forums —— 各種論壇,討論爲主。
Workshops and Tutorials —— 專題報告、研討會,這個要額外註冊,沒參加過...
Robot Challenge —— 機器人挑戰賽。每年不一樣的難題,參賽選手現場調試、挑戰。但也並非每個會議都有。
Interactive Sections —— 即我們參會做報告、聽報告的環節。
根據會議組織方的安排,可能還有Technical Tours、Student Activities等等活動。
其他活動:
Welcome Reception          接待宴(不是必有的)
Open Ceremony                 開幕式
Awards Ceremony                頒獎典禮
Farewell Party                        歡送宴
有些會議直接把後兩者合在一起(Adwards Banquet)。
具體安排都可在會議摘要(Digest,參會的葵花寶典)裏面查到,所以拿到Digest之後,可以花點時間翻一翻,先把自己感興趣的報告\重要活動的時間、地點圈出來。
作爲學生,可以重點參加: Keynote talk, Plenary Speech, Interactive Sections(挑感興趣的),儘量參加: Forums, Awards Ceremony, Welcome Reception, Farewell Party。
IEEE會議一般設有多個獎項,重頭戲是Best Conference Paper Award,Best Conference Video Award 和Best Student Conference Paper Award。相應地,一些高水平但PK落敗的paper/Video會進入最終提名獎(Finalist)。對於ICRA和IROS來說,要從兩千多篇論文脫穎而出,其分量可想而知!所以有一些國外教授來華做講座時,其簡歷介紹會提到Best Paper相關內容...
===============================================================================
【投稿難易程度】
(1)ICRA和IROS作爲第一陣容的頂級會議,投稿難易程度跟國內《機械工程學報》、《機器人》等幾乎相當。大家千萬不要被它30%~50%的錄用率所迷惑了。在歐美國家舉行時,甚至會比後者要求還高,對創新點和貢獻等指標卡得相當嚴。
(2)餘下我瞭解的,大概ROBIO>AIM=ICMA>ICIA。論文有些創新、理論和實驗想驗證,寫得通順流暢,都很有希望。
(3)CLAWAR和Humanoid的沒投過,估計也不容易。
(4)IFToMM的完全無發言權,求補充。
【國際會議論文評審的幾個關鍵點】
Originality of concepts (points 1-5)
Technical soundness (1-5)
Thoroughness of results (1-5)
Importance of results (1-5)/ Relevance of Application (1-5)
Clarity of representation (1-5)
Final Recommedation (Grade 1-5)
Comments to Authors
也就是說,評審一般關注的:論文是否原創(或者創新性如何)、技術是否可靠、結論是否徹底、結果是否重要或者有應用價值、表述是否清晰等幾個主要方面,最後形成一個總評分(大概就是以上各項的加權平均和)。這個評級一般:4.5-5分可提名最佳論文獎,4-4.5絕對錄用,3-4可以錄用,3分左右可能分到POSTER區(即以海報形式展示),3分以下基本就沒戲了。(一些爛會議2分以上的就要,只要長得像篇文章,它就錄了==!完全是製造垃圾,搞壞名聲。)
P.S. 看到這個評分標準,怎麼寫好一篇國際會議論文,你應該心裏有數了吧?
===============================================================================
【查找國際會議的幾個網站】
(1)IEEE官網:http://www.ieee.org/conferences_events/index.html  IEEE的系列會議都可以查到,可按照時間、地區、關鍵字等搜索。
(2)http://www.allconferences.com/  ——在TZ_Liu的帖子裏看到的,不錯。
(3)http://scienceindex.researchbib.com/  同樣可以按地區、時間查找,但貌似不是特別全。
(4)http://www.meeting.edu.cn/meeting/meeting/notice/noticelistS.jsp 國內中文的。
===============================================================================
最後,慶幸自己跟了一個海龜BOSS,一鍾情於高水平國際會議的BOSS。(偷偷做個廣告:歡迎成爲我們的師弟、師妹^_^)
一如既往地,發主題帖散光所有身家。上一次不懂規矩,不知道要收“10%手續費”,這次我可是用公式X(1+0.1)=102算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