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失敗叫選擇太多


年末聚會,大家爲一個朋友的職場之路唏噓不已。

朋友十幾年前研究生畢業,當年研究生在我們這小城還算稀缺,於是攤在他眼前的就業選項很多,他也爲此權衡利弊躊躇不已。

最終朋友選擇了去科學院工作,板凳坐了兩年,依仗自己的專業知識與不俗的情商分值,他很輕鬆地做到了中層職位。

然而年輕既是資本,也是短板,最大的症狀就是耐不住寂寞,這山望着那山高。

很快,藉着經常開會結交人脈的機會,朋友花了很大功夫,把自己送上一個新的平臺,獲得一份政府部門的職位。

按理說,憑藉朋友智商情商的雙重能力,他會很快獲得新的職場速度,然而在政府部門幹了三年,按捺不住遙不可及的提拔,又跳槽到一個上市公司,謀得一份中層領導的職位。

趕巧不巧的是,就在朋友走了兩個月後,原單位的提拔機會來了,而符合提拔條件的原本只有朋友,但他走後,退而求其次的給了另外一個遠不如他的人。

故事到了這裏,一切發展的挺吐槽的,然而吐槽還沒完畢。

朋友在上市公司幹了小半年,事事皆不如意,靠着個人能力與人脈,最後又跳到一個家國企,其間潮起潮落,讓在座喝酒的朋友無不暗歎。

大家一致認爲,倘若守住任何一個位置,他的發展都會不可限量,但是他的機會太多了,也都太好了,面對太多的選擇,他有一種本能的心浮氣躁。

打敗他的不是能力,也不是情商,對於智勇雙全的他來說,打敗他的僅僅是選擇太多,因爲選擇太多,喪失了一往直前的沉着,還有一份平心靜氣的專注。


面對選擇太多,任何人都會產生困惑。

最近,我家三歲的米果就有很多困惑。

以前家裏是有線電視,動畫頻道只有一個,米果沒有選擇,每次坐在沙發上,電視放什麼就看什麼,一副心甘情願接受命運安排的模樣。

自從我在網上買了電視果後,可以把手機上的視頻直接投射到電視屏幕上,小傢伙高興壞了,時不時的喊着爸爸,我要看動畫片。

選擇困難症由此出現,看了各種動畫片後,現在米果每晚坐在沙發上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爸爸,我該看些什麼呢?

於是我一臉惆悵,我暈,我怎麼知道你該看什麼,我又不是你,每次我都這樣回答米果。

米果變成了一分鐘選擇器,每次給他放動畫片,不到幾分鐘,他就開始嚷道,爸爸,我不想看這個,我要看別的。

他從開始接受命運的安排,變成了現在的安排命運,又因爲手機挑選的自主性,變成了命運選項的迷茫者。面對那麼多可以選擇的動畫片,他每天的觀影樂趣反而越來越少,他更多的時間是陷於我該看些什麼的選擇黑洞。

不只是孩子,其實任何人,糾結於多個選擇時,總會患得患失,喪失當下的快樂。很多時候,守住一個選項,反而會得到更多樂趣。


我上大學時,對互聯網特別癡迷,所學專業也沾一點網絡的邊,所以上起網來就顯得特別理直氣壯,美名其曰研究網絡。

在我初次接觸網絡的年代,雅虎絕對是互聯網的大佬,作爲第一代互聯網大鱷,它面臨的選擇和誘惑實在太多,有太多的互聯網金礦等待它去挖掘。

事實上,它最後敗就敗在了選擇太多,不肯放過任何一次機會。

雅虎發展到後來,任何一塊互聯網金塊,不論大小它都想要,它像貔貅一樣,每個都不放過,最終它連自己的優勢跑到道也喪失了。

他沒有敗給技術和對手,卻敗給了自己想抓住所有機會的執念,最終成爲一座大而無基的建築,等待最後一根壓倒駱駝的稻草,然後轟然倒塌。

和它相反的是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一直開始就強調專心做一件事,馬雲說過,一個公司在兩種情況下最容易犯錯,第一是有太多錢的時候,第二是面臨太多機會的時候。秉守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執念,馬雲一磚一瓦完成了他的商業帝國。

2003年,阿里巴巴股東孫正義召集所有他投資的公司經營者舉辦大會。馬雲最後一個陳述,完成演說後,孫正義說了一句話,馬雲,你是唯一一個三年前對我說什麼,現在還是對我說什麼的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說起來很簡單的一句話,做起來卻很難,然而正是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完,清醒的面對多個機會,做事的人才能越走越遠。


前段時間,我聯繫上一個久未謀面的高中同學。

朋友上的是大專,當年拿着錄取通知書都不好意思給別人看,按他的話說,都不好意思往人多的地方扎堆聊天。

頹喪的上了大學三年,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上到半途,好幾次想退學回家放羊。

就這樣熬到了畢業,聊天的時候,他說找不到工作,學歷一亮出去,連自己都看不上自己。最後終於被一個小公司收留,幹了一個和專業還算對口的工作,每天給其他客戶解決系統軟件問題。

其實就是一個消防員,哪個客戶有難題了,就第一時間趕過去解決問題,幹到半夜是家常便飯。哪天手機不響了,心裏更擔驚受怕,心裏直犯嘀咕,這是什麼黃道吉日,該不會所有客戶一起商量好了,憋着使大招吧。

這樣幹了幾年,摸爬滾打學到一些本領,再幹起活來就輕鬆很多,最後覺得給老闆打工也不是出路,仗着這幾年積累的經驗人脈,索性辭職單幹開了公司,跟了幾個大客戶,因爲知根知底,幹起活來反而輕鬆很多。

談到現在的成績,朋友說都是逼的,當時沒得選擇,只能一條路跑到黑。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這麼一路跑下來,雖然苦點累點,最後倒也不錯。


沒有選擇,痛苦。選擇太多,一樣痛苦。

面對紛繁選擇,我們究竟該怎麼做,這的確是道難題。考試卷上的選擇題錯了可以重來,但人生的選擇題做錯了,爲此將會付出一段人生。

面臨多個選擇,我們究竟該怎麼做呢?這裏給出三個錦囊。

選最喜歡的

面對多個選擇,問問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從興趣優先級別上分析,哪一個纔是你真正感興趣的。

當一個人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時,是很容易事半功倍出成績的,最重要的一點是,當你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時,你將會變得不再刻意計較,因爲是喜歡的事情,所以你願意爲此付出很多。

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勵,你不僅會收穫成果,還會收穫樂趣。

選最長遠的

如果多個選項裏沒有自己喜歡的,又很難作出優先級別,那麼就放遠眼光,把視野由當下拉昇至未來的一年兩年,嘗試從長遠的眼光看,判斷哪個選擇更有價值。

趨勢隨時會變,但真正的價值從來不會改變,在變化的時代裏,真正的價值會隨時間的流逝變得更加稀缺珍貴。

你要做的,就是區分出哪些選項是在增加你的價值。

人們很容易被眼前的利益一葉障目,又很容易被現時的趨勢潮流裹挾而去。雷軍說過,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緊接着馬雲又說了,風停了,豬還是得掉下來。所以重要的不是風口,而是練就一身不管是否在風口,都能隨時飛起來的本事。

你要做的,就是選出那個能讓你隨時飛起來的選項。

選最困難的

很多時候可能沒有我們感興趣的選擇,同時我們又缺乏判斷長遠價值的眼光和見識,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

答案是選擇最困難的那個選項。

趨利避害是人類固有的基因,真是基於此,如果你要想有長足的進步,就必須選擇那條爬坡艱難的山路。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說道,究竟要選擇兩條路中的哪一條,當你猶豫彷徨時,我建議你遠離自我利益,選擇那條充滿荊棘的道路。因爲這是人生本來應該走的路,我們就是要選擇這樣愚直的,艱辛的生活方式。

因爲畏懼艱難,所以大多數的人會選擇避讓。但也正是這種畏懼,讓自己失去了快速成長和強大的機會。

年輕人更應該擁抱這樣的機會,在人生成長的道路上,關鍵的道路就那麼幾步,錯過了一次,就是錯過了一輩子。

生活中的每個選擇,命運早已暗中給它標註了價碼,能否承受每個選擇帶來的得失,關鍵看你是否擁有足夠的智慧和眼光。

一般而言,一條道跑到黑,絕大多數人都會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反而是頻繁跳換跑道的人,結果是白首空歸。

經常有人說窮則思變,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條道不行就換條人生跑道,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把路走到一半就選擇了放棄,更多的人選擇頻繁更換跑道,產生一種不斷自我奮鬥的錯覺,許多人不是死在絕路,而是死於選擇太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