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寒門“難”,到寒門“死”,誰在透支你的焦慮?

昨天,好友發我一篇某大V【寒門狀元之“死”】的文章被封殺的新聞,我沒看過這篇文章,處於好奇,在網上零零碎碎翻到了一些截圖,才知道那是關於 “一位成績優異、爲人正直、卻被家境和疾病扼住咽喉的'寒門狀元'得癌症死亡”的故事。


由於此篇文章散播負面情緒,疑點重重,編造痕跡明顯,卻被標記爲非虛構類,刷屏後,立即被封殺禁言,引起了輿論的譁然。

但是根據我的寫作經驗,我感覺這篇文章應該還是有事實基礎的,這篇文章的主題也值得深思,那就是:我們該如何過這一生?

本該是好好的主題,可爲什麼要寫成這樣有激烈衝突,博眼球的樣子呢?

01 越努力,越焦慮

縱觀各大媒體,爲什麼都不能好好寫文章了。因爲很少有人靜下心來看,都忙着努力去了。

但現實是,努力了,不一定有回報。

你出生貧寒,起早貪黑,忙出癌症,甚至猝死,都不及範丞丞的睡後收入!

你苦心經營,敢愛敢恨,也不及陳昱霖靠被包養,7年沒工作,卻活得比大部分同齡人都滋潤數倍!


你拼命掙錢,疲於奔波,冷落了家人,忽略了孩子,到頭來卻落個妻離子散...

越努力,越焦慮;越焦慮,越慌亂!

你開始迷茫,你開始困惑,翻開朋友圈,剛好看到“寒門”,“努力”,“猝死”,“離婚”的字樣,然後深深的體會到,這不就是我麼?

於是,每一篇焦慮的10萬➕,都留下了你的足跡。

有人說寒門被寫“死”,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就像雪山的崩塌,沒有一片雪花是無罪的一樣,它恰好利用的,就是人們的這種焦慮。

王小波有一句話:“人所有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因爲得不到,所以焦慮。因爲慾望太多,所以焦慮。

因此,並不是越努力越焦慮,而是努力了卻依然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這纔是焦慮的關鍵。

02 如果努力無用,該如何過這一生

這篇寒門狀元之死的文章,還講述了另一種生活方式,那就是以作者身份出現的25歲青年,圓滑苟且的活法。

不同於寒門狀元,該作者家境優越,平步青雲,年紀輕輕就取得好成就。

你看,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那麼老天似乎就是這麼不公平,你努力的快絕望,還不如別人輕輕鬆鬆就觸手可得。

如果故事的結局都是這麼悲傷,那努力還有意義麼?

如果努力無用,就只剩下死和苟且麼?

《斷頭皇后》裏有這樣一句話:她們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如果說人的命運是沉浮在像雲一樣已經決定好的潮流之中, 那我們能做的,就是用選擇來改變潮流。

有人選擇捷徑,有人選擇崎嶇。一條看似簡單,一條看似艱難。

於是,有像陳昱霖這樣的,選擇了前者,但是迷了心智,慾壑難填,最終被吳秀波以“敲詐勒索”罪送進了監牢。

也有像趙麗穎這樣的,選擇後者,無論“知”還是“否”,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厚積薄發,收穫了美好的事業和愛情。

同時,還有更多的人,不管選擇哪條路,也許最後都有可能會走到同樣的終點,也可能走不到終點。

但是,當選擇了後者時,我們纔可以努力的爲理想而活,才能夠不亂於心,不困於境,不驕不躁,而擁有這樣想法並付諸於實踐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幾米曾說:“向日葵告訴我,要向着陽光努力向上。”

而我們努力的意義,也不全是爲了結果,也並不是每一朵向日葵都能結出豐碩的果實,但是,只要它一直努力向着太陽,生活就定會變得單純美好。

03 除了死和苟且,還有希望

回想這一年,大多數人都是沒有崎嶇,只有更崎嶇。

但是狀元之“死”事件告訴我們,除了死和苟且,我們剩下的不應該只是努力不達的焦慮,還有對生活的希望!

你雖然出生貧寒,身份卑微,但是你憑藉自己的學習和努力,買房,孝敬父母,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你辛苦一年,雖然沒有年終獎,但是至少在裁員大潮中留住了一份工作,維持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你雖然被裁員,但是找到了更好的選擇,能更大程度的實現自己的價值;

你雖然忙了一天,下班了,累得只能提着高跟鞋走路,但是一想到今天的收穫,對將來又多了一份期待!

孩子一學期到頭,雖然好幾門都沒考好,但是你卻發現他在語言方面表現突出,頗有天賦......

活着就是希望,有希望,就是光明!


而那些殺不死你的,終究會讓你更強大。

此刻,就讓謠言止於智者,焦慮止於你我。

最後,送上一首本傑明·巴頓的詩,願你我心中都有一束明亮的光,能夠引領崎嶇的前行之路。

不管何時何地做你想做的事永遠都不嫌晚,
你可以改變也可以不變沒有什麼硬性規定,
我們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很糟,
希望你能充分利用時間,
希望你能看到令你吃驚的東西,
希望你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感覺,
希望你遇到具有不同觀點的人,
希望你過上讓你自豪的生活,
如果你發現生活不如意,
我希望你有勇氣從頭再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