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回家雜記:認知/宏大

過年這幾天,依舊堅持了寫作,通過寫作對生活的思考也不斷深入。這裏分享其中的兩點思考,一是對認知的思考,二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帶給我的對宏大事物的思考。

【一】認知

關於認知的問題,幾乎每次回家都會感受得到。

曾經以爲父母所說的都是真理,他們的認知是無邊的,他們看透世界所有事物。當長大後離開了家、再次回來,纔會感受得到他們的邊界。這種落差難免會引起一陣失落感。平時聊天,意見便很容易不一,知道他們的侷限,卻無法說清楚,於是往往引發了情緒。但事後又迴歸到了失落感——也不能怪他們,畢竟一輩子都生活在小城鎮裏,目光肯定會有所侷限。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換做是我自己,如果沒有離開他們,很有可能也會變成他們那樣子吧。

另外,也感受到了:meme的對於傳播(遺傳)的渴望(meme這個詞最初是源於《自私的基因》一書,與基因類比,就是指文化的基本單位,同樣具有遺傳、變異和選擇的特徵)。父母總希望我們按他們規定好的路走,或者按着他們的觀念行事,而我們也總是希望父母理解我們,不就是meme對於流傳下去的渴望嗎?基因總是想把自己不斷傳遞下去,meme也是如此的。所以一旦這時候有另外的觀點(meme)切入,第一反應肯定是排斥。此時要想實現轉變,手段最好要溫和,順着舊有meme的特徵,慢慢去引導,例如同理心交流。

至於如何提升認知,改造自己的meme,首先是要選擇好環境:要想成長,一定一定一定要離開父母,離開那個溫室,在裏面只會永遠長不大!(例如我每次回家在父母面前都感覺瞬間變回了小孩子,什麼事都想着父母去做,什麼責任都不想承擔……);其次是和牛人聊天,看一些美劇也是不錯的辦法。看書之類的就不用說了。

但單單提升自己還不夠,還有最親的父母和弟弟。不然,認知不同的人在一起,很多情況下只會引發爭吵。如何影響他們呢?既然環境影響力巨大而且潛移默化,那就通過改變周圍的環境,例如多帶他們出去看世界,甚至在別的地方買房子讓他們可以在別的環境住下。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收入的提升。

【二】宏大

昨天下午我去看了《流浪地球》。對於這部電影,本來一開始沒什麼期待,後來看到很多的評論,搞到自己也十分想去一睹爲快。不過其實也沒有報什麼期望,只是想圖個痛快的視覺享受,接觸宏大,讓內心震撼一下。

整場電影下來,不出意料,視覺效果的確不錯。把我們的視野帶到了宇宙,也把我們的思維,從日常的瑣事中帶出來,帶到了更宏大的整個人類種族存亡的層面,讓我們不禁思考一些道德的合理性和矛盾,思考人類之於整個宇宙的意義,也敲醒了愛抱怨的的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是多麼的美好。

宏大事物的治癒力的確很強大,在大自然、在宇宙面前,我們什麼都算不上。我不斷想起了阿蘭·德波頓在他某本書中說到的猜想:要治療都市中人們各種壓力和情緒,可以嘗試在商業中心的大屏幕上播放宇宙的實時景象,時刻提醒人們自己的渺小。

是啊,很多時候,煩惱的產生,並就是因爲我們目光的狹隘嗎?

而視覺效果以外的情節部分,其實還是有點老套。我想,人類的愛和親情的確偉大,但這種偉大到足以戰勝一切外在力量的情節,多半也只會發生在電影和小說裏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