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身陷鳄鱼潭

谁曾想风和日丽的一场郊游会变成惊心动魄的险境?

那是去年四月,我去美国参加公司会议。组织者为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特意组织了一次air blow trip。Google上查了下,仍不明就里,不过,似乎是当地挺有名挺特色的一个游玩项目。

Air Blow在离迈阿密一小时车程的荒郊野外。坐上船,等船突然风驰电掣般启动起来,才知道所谓Air Blow真的是靠船尾一个巨大的气轮转动空气制造的动力而推动船前行的。它不用汽油,不用电,最纯粹的环保。

船速极快。河道很窄,两旁长长的水草几乎鞭打到了我们身上。当然,水草软软的,不疼。所行实为一片巨大的湿地。蓝天,白云,水草,沼泽,在我们飞一般穿行时变换着光线和色彩,不时有水鸟被惊起,飞过,远处还能看到更多的水鸟镇定地踱步。船上的人开始兴奋起来了。尽管飞轮巨大的噪音里实在很难交谈,但仍有人按耐不住兴奋扯足了嗓门试图表达自己的感受。

还没飞十分钟,我们前面的那艘船突然慢了下来。我们的“船伕”是一位典型的美国人,很胖,坐在船尾高高的驾驶座上,嗓门洪亮,乐哈哈地开始取笑那艘慢下来的船,说他们不小心被卡住了。那我们呢?有人问。大嗓门自信地回答,我们不会,他们一定是没开好。他的话音未落,我们的船猛然速度放慢了,挣扎着再前行了几米,就在离第一艘船大约二十米处搁浅了。

胖驾驶员还很乐观。胸有成竹地解释说,枯水期,水太浅了,我们等一下。此刻,第三艘船也在我们后面几十米处搁浅了。

我们也以为这大概是常事,公园派艘船过来拖我们走到水深处就可以了,就像汽车抛锚了来辆拖车拖走。

不过,美国永远给人“惊喜”。

过了有一会,旁边河道飞驶来一艘船。救星来了!可是这拖船怎么这么小?

船停在第一艘船边上,跳下来两个人。哦,天哪,貌似他们在用肉身推船?!一艘船上坐了十来个人,都是欧美的人高马大,总重量有一千公斤了吧,靠推能行吗?

两人十分努力地推着,船只轻微地晃了晃,无济于事。

一刻钟后,来了另一艘船,将第一艘船里的一半人匀到了另一艘船上,这才将卡住的船推进了水里,两艘船离开。离开的人们得意洋洋向我们挥手,开着类似明天见之类的玩笑。

刚才去推第一艘船的两位走向我们。水确实很浅,只到他们大腿。我注意到他们穿的就是普通的衣裤,而不是什么水中作业的工作服。

两人开始推我们的船了。这场面远不像我们刚才远观时那样轻松。两个人块头并不大。一个穿着红色的体恤,红头发,脸晒得通红,脸上的毛发很多,也是红色,像个孙悟空。另一位戴着眼镜,看着像未成年人。他们看着我们这一船的人,大概无奈极了,却又不得不推。他们埋头使劲推了几下,船纹丝不动。大概船上的人都恨不得自己体重忽然减轻成羽毛。没有人说话。

他们换了个位置,继续推,船还是没有动。那个像孙悟空的红色人捂着胸口咳嗽,说我太累了,砰一下往后直挺挺地倒下去,倒进了头高的水草。我们几位女士差点惊呼,想问他有没有事。他又站了起来,换了个地方继续推。然后又倒下去一次。又站起来,推,再倒下去。

这人一天要做多少次这样的工作?他又得到多少报酬?他难道找不到任何其他的工作吗?他大概是非法移民,要么就是有智力障碍之类的,否则,谁会愿意做这份工作?这看着像是要命的工作啊。

船上的气氛有点沉重了。一船坐的算是各国的精英了,可能第一次看到在美国这个四处是阳光的地方有这样的工作存在,有这样的生存方式。

女士们受不了,开始叫了,不要再推了,去像刚才那样另外叫一艘船过来吧。

胖驾驶员幽默感不再了。他不得不也跳下来,胖胖的身体倾斜,气喘吁吁地推了起来。

然后,他们才接受这是推不动了,另叫了一艘船,把我们一半装走。

后面还有一艘卡住的船,希望他们不会再要重复这不人道的尝试,而聪明地直接叫船来分流。

我们还没开始来得及体会虎口脱险,就意识到这只是移花接木?船拐了一个弯,前方一片水潭里停着刚才离开的两艘船,船上的人就朝满腹狐疑的我们哈哈大笑,拍照,吹口哨了。原来,我们被暂时转移到了这里。

为什么不走呢?驾驶员,说他也不知道,他在等待指令。

这指令却再也不来了。

这里的一大特色是看鳄鱼。也就是说我们所处的是鳄鱼潭。如果船不开,我们就只能困在这里,就算水只到大腿,我们也不敢跳进水里试图涉水前行。

然而,谁也不认为这是什么难题,不就是派几艘船来把人接走吗?这经历又这么难得,大家兴奋多过担心,于是心情仍好极,开着各种玩笑。

半小时过去,一小时过去。我们的第三艘船没过来,也没有其他的船来接我们。一个陪着我们的驾驶员只会一脸怒气地耸耸肩。

日头已西斜,夜的暗影慢慢爬上来,气温开始下降。

有人玩笑说,也许明天的报纸头条是某司全球高管尽丧鳄鱼潭,公司股价肯定狂跌;又有人开玩笑,Uber应开发新业务,直升飞机服务;有人提醒大家,大家手机电池节省使用,要保持通讯通畅(那里信号其实极差);又有人举起酒店里带来的小包果仁和水,说我还有一点点食物和水。

后来我们才明白了问题所在。这气轮船只能往前不能倒退。整段行程一个半小时,我们只开了十分钟。枯水期只有小船才不会有搁浅的问题。我们三十几个人需要六艘小船才能把我们接走。显然他们没有那么多船。若只有一艘小船,接完我们需要十二个小时,两艘船,需要六小时,三艘船,需要四小时。那么他们到底有几艘船呢?成小学生智力题了。

更关键的是,公园很少接待我们这么大的团,最多只遭遇过一艘船被搁浅,第一次碰到我们这样的情况,流程上就没准备好,压根乱了方寸,不知如何处理。

最后,真的有人要打911了,才终于刷刷地开来了几艘小船,把我们倒了过去。最后一段行程里我们看到了水里四处爬行的鳄鱼,终于在天全黑前安全到达了终点,上了岸。

说美国是效率高的社会,有了这次经历,我看真不竟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