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值得投资吗?从安集微电子说起!


本文共1878字,预计5分钟读完!

每周学财报,学投资,这周的学习内容是——安集半导体招股书!

2019年6月5日,科创板第一次审议结果出炉,不出意外的,全过!算是千呼万唤始出来,都是科技型公司。先学习下安集微电子,看看是个神马样的公司。

1.做什么的?

安集微电子是做半导体化学材料的,产品包括化学机械抛光液(CMP)和光刻胶去除剂。目前主要收入来源于化学机械抛光液,2018年收入占比达到82.78%。首先不要小看这两款产品,安集是国内唯一能做这两款产品的公司,头顶还挂着打破国外垄断的光环,你说厉害不厉害!

说道安集的CMP抛光液,我们需要先了解芯片是怎么做出来的。

第一步,用光刻、腐蚀等方法在硅片上做出上亿个晶体管;

第二步,将这些晶体管连接起来,形成电路;那用什么连接呢?用铜!可是实际上,在晶体管上镀铜,真正起导线作用的是沟槽里的那部分铜,所以这个时候就要用CMP抛光液把沟槽外的铜给打磨掉,这就用到了我们本文说到的产品CMP抛光液;

第三步,循环往复,将不同层的的晶体管连接起来,每一层都要用到抛光液。

我们看一下图会更好理解些:

抛光前

抛光后

CMP抛光原理


所以,总结一下,CMP化学抛光液可以把晶体管上多余的铜打磨掉,使晶体管表面变得非常的光滑,同时又将晶体管连接在一起,形成电路,再者使晶圆形成3D结构。

2.做的怎么样?

我们看一下安集披露的财务数据,从营业收入来看,2016-2018分别是1.9亿,2.3亿和2.4亿,收入指标看起来并不是很漂亮;净利润分别为3700万,3970万和4490万,净利润也并不是特别的吸引人。

从毛利率看,安集的毛利率还是很不错的,且比同行业的公司毛利率高,从这个角度看,安集的产品是存在技术壁垒的。


从费用的角度出发,首先比较吸引我的是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连续三年都是20%以上的水平,这说明企业是非常注重研发的,对于一家高科技公司,这是保持持续技术领先的前提。同时,财务费用为负数,也对净利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其实可以从侧面反应目前产品的成长性并不是很好。

对于研发费用的“突出表现”,其实证监会也关注到了,研发费用中计入了很大一部分的折旧和摊销,目前并未看到相关的回复,所以这一点也是需要打一个疑问?

在招股书中,有一段关于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的描述,我们看下图。产能利用率其实揭示了一个现象,目前安集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压力的,不能满负荷生产,说明并没有那么多的订单需求,但是产销率还是不错的,说明生产出来卖出去不是大问题。


那么,是不是说安集就不行了,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半导体行业,安集作为上游供应商,并且还是后入者,面临开拓市场的困难是很正常的,更何况,半导体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企业也是不会轻易去更换供应商的,因为风险成本是相当的大的。

那么,我们看下安集的销售都是卖给了谁?

这一看也是吓一跳,前5大占比达到80%-90%,但是仔细一想,好像也正常,就是前面说的,一旦确定了供应商就不太会换,所以基本就是这几家,都是国内的。

3.股权结构

招股书显示,安集微电子最大的股东为Anji Cayman,占发行前股份比例为56.64%,而Anji Cayman是一家位于开曼群岛的投资公司,分别由RUYI、北极光、东方华尔等8名股东持股。

除了Anji Cayman外,还包括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张江科创、大辰科技、春生三号、信芯投资、安续投资、北京集成电路基金,它们分别持有安集微电子15.43%、8.91%、6.03%、5.81%、4.79%、1.48%和0.91%股份。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国家队的身影,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张江科创为国有股东。其中财政部、国开金融、中国烟草总公司分别持有国家集成电路基金36.47%、22.29%和11.14%股份,另外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也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的股东。而张江科创的股东为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在上市公司层面,中兴通讯则是春生三号的最大股东,持有春生三号25%股权。

所以,从股权结构上来看,足以看到国家队对安集微电子的扶持,也是对半导体产业的大力支持。

4.小结

安集微电子是从创业板转向科创板的,科创板的定位是带有“注册制”的理念,所以宽进宽出可能会成为常态。这其实我是举双手赞成的,这也意味着我们的资本市场也在越来越成熟,从目前A股暴雷不断,也可以看出管理层希望垃圾公司退市。

对于安集微电子来说,毫无疑问是处于一个很不错的赛道,但同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科创板企业非常非常的优秀。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企业上市初期会进行一定的财报包装,所以我对科创板投资的态度是,能不急就不急,先等等看,至少等他们先出完一次年报再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